小英雄雨来
赵崇邦
Sung Pong Choo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16年
大闹天竺
美术
/
导演:
王宝强
/
主演:
王宝强
/
白客
/
柳岩
/
岳云鹏
/
黄渤
/
林永健
/
马浴柯
/
陈佩斯
/
朱时茂
/
王祖蓝
/
播放正片
导赏:
《大闹天竺》是王宝强首部自导自演的电影作品,由白客、柳岩、黄渤等群星出演,本片糅合了喜剧片、公路片、功夫动作片、印度歌舞片等类型元素,呈现了一段笑料百出、节奏轻快、色彩明艳的冒险旅途。由于上映于2017年春节档,本片在践行“文化外交”的同时也充满了浓郁的本土年味儿与经典情怀:老牌“春晚”笑星陈佩斯、朱时茂轮番亮相,剪辑穿插了春晚拜年的喜庆画面,以及六小龄童的客串和《西游记》主题曲配乐,为观众带来丰富的影片视听感受,取得7.56亿元票房的好成绩。《大闹天竺》延续了“囧途”系列的公路喜剧套路,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别出心裁的创新,片中处处可见对于《西游记》的戏仿致敬。通过挪用这些在亚洲文化圈影响深远的故事符号,让观众在熟悉与新奇中获得观影乐趣,例如以谐音相对应的唐森、武空、朱天鹏和吴静师徒四人在外形和性格上与原型各有一些相似之处,而新的混搭引发又妙趣横生的化学反应。“九九八十一难”般的重重障碍也为公路叙事带来看点,印度婚礼、街头大战牛魔王等精彩场景令人目不暇接。在主题上,四位主角的贪嗔痴让他们同样被过去所困扰,但都在冒险中渐渐领悟亲情、爱情、友情的真谛,到达目的地佛教圣城难陀伽耶时,都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学会放下我执,获得新生。优秀的电影作品往往能够抓住具备文化共鸣性的主题,体现真情实感,从而克服文化差异,引起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体系下的受众思想上的共鸣。中印合拍电影《大闹天竺》在影片内容创作上实现了文明互鉴,其印证了中印文化融合的魅力之强大,同时也鼓舞了相关题材电影创作的持续深入探索。(编辑:曾奕琦)
2010年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美术
/
导演:
徐克
/
主演:
刘德华
/
李冰冰
/
刘嘉玲
/
梁家辉
/
邓超
/
刘金山
/
吴耀汉
/
陈晓
/
赵家林
/
秦焰
/
播放正片
导赏: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是一部由徐克执导,融合了武侠、侦探、悬疑、灾难及古装等多重类型元素的华语电影。这部电影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在艺术探索和文化传承上展现了其独到之处,成为华语电影中的一个独特存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打破了传统武侠片的模式,将武术动作与悬疑推理、灾难片的紧张氛围以及古装片的历史背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复合类型的叙事结构,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历史警匪片”。徐克导演的这一尝试,不仅展现了其对电影类型的深刻理解和大胆创新,更是对华语电影类型片的一次重要拓展。电影以唐朝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离奇的案件,展现了狄仁杰的智慧与勇气。影片中的狄仁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仗剑天涯的侠客,而是以智取胜的侦探,这种角色转变,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这位古代名侦探。同时也展现了徐克对传统侠义精神的现代诠释。狄仁杰在电影中不仅是智勇双全的侠客,更是权力结构中的维护者,这种角色定位与徐克以往作品中的江湖豪杰有所不同,体现出导演在创作中视野的不断开阔。徐克运用先进的特效技术和精湛的武打设计,将武术动作转化为一种视觉奇观,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观影体验。电影中的通天浮屠、鬼市等场景,不仅再现了盛唐的辉煌,更通过数字化的手法,展现了一个超越现实的想象世界。尽管电影在追求视觉冲击和类型融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但《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作为华语电影的一次大胆尝试,展现了徐克电影一贯的空间想象力和影像冲击力。《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不仅丰富了华语电影的类型,也为观众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机会,同时也为华语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方向。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武侠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审美和国际化视野。(编辑:赵敏)
2006年
宝贝计划
艺术指导
/
美术
/
导演:
陈木胜
/
主演:
成龙
/
古天乐
/
许冠文
/
高圆圆
/
蔡卓妍
/
陈宝国
/
应采儿
/
谢霆锋
/
吴彦祖
/
杜丽莎
/
播放正片
导赏:
《宝贝计划》被影迷称赞为是已故导演陈木胜最成熟的作品,也是成龙参与编剧完成度最高的一部电影,是港片喜剧的经典之作。影片在弘扬人性和亲情方面着力颇多,在喜剧情节中融入对观众的教导,展现出成龙受早期默片影响在喜剧创作中的思考和天赋。在片中,成龙尝试小混混的角色,饰演的人字拖是一个不务正业、游戏人生,总想着不劳而获的人,就连父亲也对他失望至极,但这样一个角色却在象征自然纯美的婴儿感召下,演化为善良、真情的捍卫者,成为了成龙银幕形象中一次可贵的尝试。古天乐出演的百达通、许冠文饰演的包租公则与成龙的角色一样以盗窃为生,呈现出现代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亲情的疏离,印证了人性的贪婪、道德的缺失和金钱的吸引力。陈木胜巧妙的瞄准这类因钱而疯狂的人群,通过人物性格的变化,表现复杂的矛盾冲突,将故事推向一个个的高潮。喜剧元素的出现给《宝贝计划》带来不少亮点,尤其是成龙与古天乐一同抚养婴儿的段落,由于母亲的缺失,两个男人担负起了相应的职责,性别错位导致的笑料包袱通过超市选购各种商品和服务员的“误解”达到高潮,两人面对婴儿迸发出的幽默对话更是一种率性自然的人性流露,通过这种戏谑式的表达也消解了观众们对于小偷的仇恨。擅长动作戏份的成龙更是再次上演在狭小空间里一对多的打戏,各种家具用品也成为了顺手的工具。此外,成龙顺着排水管下楼、在车流穿梭的十字路口救下婴儿车中的婴儿更是令观众们捏了一把汗,从《A计划》等片中“演化”而来的动作招式更是兼具了观赏性和娱乐性。这部电影也是成龙与陈木胜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成为了两个人作品中的永恒经典。(编辑:方舟)
2004年
新警察故事
美术
/
导演:
陈木胜
/
主演:
成龙
/
谢霆锋
/
杨采妮
/
王杰
/
蔡卓妍
/
吴彦祖
/
安志杰
/
尹子维
/
叶山豪
/
蒋怡
/
播放正片
导赏:
陈木胜的《新警察故事》不仅是成龙电影生涯中的一个高峰,也是香港警匪片类型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特征、深刻的人物塑造和精湛的电影剪辑技巧,展现了香港警匪片的成熟与深度。《新警察故事》延续了成龙电影中的经典警察形象,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影片中,成龙饰演的陈国荣是一个事业有成的高级督察,但随后他遭遇了职业生涯中的失败,这一转变打破了传统英雄形象的完美性,为角色增添了更多的人性色彩。影片通过这种人物设定,展现了警察在面对挑战时的脆弱和挣扎,使得角色更加立体,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影片的叙事模式采用了二元对立和双序列的叙事结构,这在香港警匪片中十分常见。陈国荣与关祖之间的对抗,构成了影片的主线。这种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体现了影片的核心主题——正义的实现往往伴随着牺牲与挑战。同时,影片还通过陈国荣的个人经历,如他与女友的感情线,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得叙事更加丰富和多元。《新警察故事》展现了剪辑师邱志伟的高超技艺。影片通过精心的剪辑,使得动作场面更加流畅和紧凑,同时也加强了情感的渲染力。剪辑不仅连接了影片的各个场景,更是在叙事中起到了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例如,影片中陈国荣的失败和之后的自我救赎,都通过剪辑巧妙地展现了出来,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心理变化。此外,影片在视听风格上也展现了悲情倾向,这是陈木胜电影的一个显著特点。通过俯拍镜头和特写镜头的运用,影片传达了一种悲悯的情感。配乐上,小提琴的旋律和女声的吟唱,进一步强化了影片的悲剧感,使得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之外,也能感受到角色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新警察故事》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商业上的成功,更在于其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陈木胜通过这部电影,展现了香港警匪片在类型上的成熟,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影片不仅为观众提供了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更是引发了观众对于正义、牺牲和人性的反思。(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