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雄

Paul Cheung

1997年
1994年
导赏:本片通过一家名为“丽花皇宫”的夜总会,展现了姚小蝶、蓝凤萍、金露露、洪莲茜四名歌女之间深厚的姐妹情谊以及她们各自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导演高志森起用该剧原班人马刘雅丽、罗冠兰、冯蔚衡、苏玉华及电影小生吴大维主演,成功地营造了香港娱乐文化的时代记忆。四个女主角的个性塑造和演出均佳,其中姚小蝶的扮演者刘雅丽还凭此片夺得第1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奖。倒叙的时间结构为影片增添了一种独特的叙事魅力。观众在已知结局的情况下,回溯歌女们的过去,感受他们曾经的欢笑与泪水,理解他们当前状态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同时,《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巧妙地使用电影蒙太奇,使得剧情转换紧凑且有艺术性。现实与回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时空交错的叙事效果,得观众在跟随主角们的脚步穿梭于不同时空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细腻的布景和服装设计,营造出浓厚的怀旧氛围,让观众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歌舞与梦想的时代。片中对白的风趣幽默亦展现出编剧杜国威的才能。此外,剧中有多首动听插曲为舞台剧的原创歌曲(如《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亦选用了几首轰动一时的流行曲,如苏玉华演唱的《不了情》、罗冠兰演唱的《情人的眼泪》和冯蔚衡演唱的《AsTimeGoesBy》。影片上映时正值香港电影市场的低迷期,《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以独特的时代背景、精湛的演技、深刻的角色塑造、精致的制作和浓郁的怀旧氛围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从而能够脱颖而出并创立票房奇迹。由此不但标志着话剧跨媒介、跨文化的趋势,掀起华语电影改编舞台剧的热潮,也开启了杜国威式怀旧通俗文艺片的路线。(编辑:明慧)
导赏:《白发魔女传》是1993年由于仁泰执导,张国荣和林青霞主演的一部动作片,改编自梁羽生的同名武侠小说,讲述了明末年间武当派大弟子卓一航与妖女练霓裳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白发魔女传》在鲍德熹的摄影下尤显唯美迷幻,画面时而绚烂华美,时而阴郁黑暗,逆光拍摄下的人物剪影既有名门正派的坚毅心志,又描摹了卓一航陷入两难之间的举棋不定;倾斜构图符合岌岌可危的明末乱世图景,又保留适当的画面留白留以遐想;低角度的人物仰拍将卓一航的放荡不羁、练霓裳的霸气妩媚等角色性格展示地淋漓尽致;手持长镜头记录下卓一航手持随意弯折的苇杆大战魔教教徒,极尽风流肆意、武艺高强;挥剑时一招一式的潇洒剪影,配以花瓣飘落的慢速镜头,缥缈的烟雾、风与密林等元素的适时运用,为影片增添几分神秘而朦胧色彩,迤逦华美的东方影像风格令人过目难忘,给人以别样的江湖体验。影片以倒叙手法娓娓道来,以卓一航与练霓裳之间情深义重却阻碍重重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插叙补充细节,同时配以卓一航的内心独白袒露心声,叙事上手法多样,却使影片短小精悍、情感描摹深刻有力。练霓裳为爱逃离魔教遭受百般折磨,却因爱生恨一夜白头,背后折射了爱情的自我牺牲和爱恨本为一体的两面性;卓一航与她身份截然对立,身在名门正派却渴望争破传统礼教的枷锁和匡扶乱世责任的束缚,虽行侠仗义嫉恶如仇,但难以解决江湖规矩与保有善心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深刻探讨了是非曲直的界限和非黑即白的善恶观,展现个体在传统礼教、内心道义、江湖风云与乱世责任等多重因素之下的压迫与挣扎,最后练霓裳选择出走、卓一航选择等待的结局则让人叹服与爱情的坚守与永恒,为影片赋予别样的悲情色彩,令人深思命运的无情、人性的复杂、善恶的边界,向观众传递了别样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编辑:刘若能)
1991年
1989年
剧情:  荷兰阿姆斯特丹上演的华人黑帮与意大利黑社会为控制毒品交易而展开的血腥火拚。   Russell Wong 最好的一部电影,也是香港所有黑帮电影中最出色一部,非常遗憾,没有DVD,所以几乎没有人看过.影片充满了暴力,但是华人黑社会在国外为了自身利益的不屈不挠,也深深地让人感到国不强则民弱的道理.Russell Wong 演绎的主角Bobby Chow, 魅力十足,面对意大利黑社会的残暴,外族的歧视,可以用正气凛然来形容,实在是值得一看的电影。   钟池(谷峰饰)带领烧鸡(刘德华饰)与大烂才(万梓良饰)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唐人街最大势力集团。歌星燕虹(刘嘉玲饰)随团走埠登台,有黑道中人企图劫财劫色,幸钟池及其手下在场,为燕虹解围,不过,却因而爆发一场腥风血雨恶斗。事件平息后,钟池与燕虹结了婚,一直暗恋燕虹的烧鸡黯然神伤。敌对帮会乘机发动攻击,一场枪战中,烧鸡,大烂才及燕虹等人为了掩护钟池逃脱而被杀,司机陈钊亦被打跛钟池得二位从大陆来的波比及丹尼的帮助,再度在唐人街恢复昔日势力,同时亦将互相倾轧、混战的堂口统一起来,订下和平、互利条约,大家亦推举钟池为教父,称他为“池叔”,唐人街呈现一片祥和气份。新崛起的黑手党领史加利早已想插手唐人街,于是暗中利用土耳其毒品拆家阿密作探子,勾结不满池叔的越南华侨范大同,怂恿他们伏击池叔,结果池叔被杀,波比及丹尼幸侥逃脱,酝酿另一场腥风血雨的大厮杀。  
1987年
导赏:改编自李碧华同名小说,《胭脂扣》讲述了一段跨越五十年的爱恋与找寻,是一部探讨爱情、历史与时代变迁的经典香港影片。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十二少送给如花的对联揭示了他们爱情的本质。如梦似幻般美好,但短暂难以捉摸终成泡影。即便此刻相伴左右,确若即若离如镜中月、水中花。同时影片将现实与回忆交织,明灭间以交叉叙事的方式带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这种叙事手法不仅能够加深观众对爱情无常的理解,也能展开对对完美爱情的追求与现实矛盾的思考。李碧华长于以爱情故事,文风诡魅奇绝,关锦鹏更是将电影其演绎出一个新的高度。不只是满足于奇魅的爱情叙事模式,而是加之时代关照。电影开场便呈现了三十年代时期风情万种的香港,热闹的街景、艳丽的旗袍、暖光下的倚红楼极尽奢华。夜景铺开油画般的色彩和浮华。而现代生活质感冰冷、风格简约,光线明亮和空间分隔反映出现代社会的变迁。曾经的繁华场所现如今也被现代建筑所取代,三十年代的热闹与八十年代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影片突显出社会变迁带来的冲击,也反映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代生活的焦虑。梅艳芳和张国荣两位主演的默契合作成功塑造了如花与十二少这一对跨越阴阳的爱侣,不仅爱情故事令人动容,也通过角色的命运探讨了爱情的永恒与时代的无情,为影片增添了极大的情感张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两位主演的精湛表演为《胭脂扣》成为香港影坛上的经典之作贡献良多。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影迷通过这部作品纪念已逝的两位演员。(编辑:颜诗雨)
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