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恩

Huai-en Chen

2017年
曼菲
曼菲

导演/

导演:陈怀恩/
主演:罗曼菲/
预告播放
2010年
逍遥游
逍遥游

导演/

导演:陈怀恩/
类型:纪录/
2006年
剧情: 大学就要毕业的明相骑上自行车,独自一人展开七天六夜的单车环岛旅程。逆时针的环岛路线,东岸到西岸的逆风行,一路所遇见的人与景,交织相扣,谱出生命的和弦。 他遇到了藉由影像制造梦想的工作者,专心一意的,想将太平洋的风捕捉入镜;在花莲海边遇见来自立陶宛的年轻女孩,她说她的国家没有山……;旅程中寂寞的时候,他在海边弹着吉他,伴着月色和海潮声,以大地为床,就地而眠;肚子饿的时候,和租游览车一边抗议工厂倒闭一边旅游的工厂女工分享便当;疲累的时候,他停驻外公外婆家,一声“阿公阿嬷”唤起许多人的童年往事和遗忘已久的血肉亲情…… 回到高雄,旅程结束,回忆却正要开始。12段精彩的偶遇,是明相难以忘怀的生命滋味。停好一路相随的单车,打开电脑,拿起吉他,明相轻轻地弹奏起属于他的生命练习曲。 从第一天晚上说起,明相在太麻里的海边扎营,练习弹吉他,虽然他是个听障者,但依旧对声音有着无比的兴趣。 次日清晨,他沿着台11线走,遇到来东海岸拍摄MV的一群人,他们记录下明相骑车的片段。而后,明相在北回归线地标处休息时,认识一名要去花莲看母亲的单车骑士,当晚明相住在骑士母亲家,他感受到这是个拆散的家庭,骑士母亲有着淡淡的哀愁。 次日明相挑战以艰困著名的苏花公路,吃尽苦头,在中途汉本车站,遇到一名立陶宛女孩,独自旅行,女孩错过了去花莲的普通车,在明相的协助下,先北走再南下。也许因为语言不通,两人用笔谈,对于听障者而言,反而轻松自在。 第四天的北海岸之旅,投宿位于海边的国小,感受到即将退休刘老师的照顾与鼓励。想弹吉他给老师听时,弦却断了。 第五天,他沿着西岸,由北往南走,这儿上演着社会的变迁,一群失业女工在无奈中的喘息,藉着抗争租来的游览车,顺便旅游。同理喷画的少年的心情,交换各自工具,喷画、弹吉他,宣泄年轻的狂放。 顺道去看看阿公阿妈,用过往不同的方式回到老家,明相读到过去家人的遭遇,那段因明相听障,全家陷入苦闷的历史。 而当下街坊邻居谈论最重要的话题,就是年度大事,白沙屯妈祖绕境。 次日清晨,祖孙二人骑着铁马,参加庙会盛事。 最后一天的旅程,不如想像中的顺利,他的老捷安特,在荒芜的飞沙,爆胎了。也许承蒙妈祖的庇荫,适时出现一名也在骑车环岛的中年男人,因着他的帮助,让明相得以完成旅行。而两人短暂的同行,也令男子忆起:与已故同窗相偕骑车的美好时光。 候鸟返家,台西落日,预告了旅行终将结束。回到宿舍,收到MV拍摄小组,记录明相的片段。修好吉他,弹着练习曲,回忆这七天的旅行。 第一天,他踩着南台湾沿岸美景到了台东,在太麻里,明相悄悄地发现,一位老人一生情感的纪录。胡德夫海边演唱《太平洋的风》,奏起这个故事旅行的开场。
2005年
经过
经过

摄影/

导演:郑文堂/
类型:剧情/
剧情: 人生缺憾,一碗承受。资深作家李东横的缺憾,在他路过天桥,看到天桥底下一个拉琴卖艺的老人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因为恋人吴以思的离去,李东横的世界从此变得苍白无力,连参加老同学的聚会,李东横都提不起兴致,尽管李东横的到来给同学们带来不小的惊喜,但李东横还是黯然离开,独自踽踽于午夜的街头。台北故宫博物馆退休老人阿超伯一生的故事,是李东横笔下写作的题材。阿超伯是抗战时期押运宝物来到台湾的。提起半个世纪以前的往事,阿超伯的绵绵回忆,为李东横揭开了一段辛酸的往事,更为李东横走进历史、走进苏东坡的《寒食帖》开启引领之门。“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南方岛屿?只是因为战争?还是……”成了李东横写作的开头。阿超伯的故事除了是李东横创作的题材以外,还是阿静童年最深沉的记忆。在阿静的童年记忆里,阿超伯常常骑车带她去一个山洞、一个整齐摆放着抗战时期从大陆运到台湾的宝物的山洞。在那个神秘、幽深的山洞里,阿静喜欢上历史、文物研究、更为苏东坡的《寒食帖》而感慨、痴迷。阿静喜欢李东横,喜欢李东横的专注、稳重和成熟。因为李东横的世界仍然被吴以思占驻,阿静一时还难以被李东横所接受,尽管阿静不停地做着各种努力。然而,阿静的努力越强烈,带来的痛苦也就越难熬,直到故宫博物馆里来了一个日本朋友岛英一郎,阿静内心的痛苦才算有了排遣的地方。岛英一郎第二次出现在博物馆、留恋于苏东坡的《寒食帖》前时,引起了阿静的注意,注意的原因是岛英一郎手里信封上的邮票,和学姐吴以思寄给李东横的信所用的邮票一样,都是四分之一的《寒食帖》。因为《寒食帖》,因为苏东坡流放黄州时留下的苦涩诗意、以及颠沛流离的人生际遇,岛英一郎和阿静在午夜的街头大醉而归。岛英一郎从《寒食帖》中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岛英一郎带着对阿静和李东横的真挚感谢启程返回日本。在岛英一郎送给阿静的歌中,阿静明显感受到友善的表达、安静的向往。岛英一郎走了,阿静痛苦的心安静下来,李东横的创作趋于尾声。在李东横的创作中,用了这样一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这里有一个在山中的博物馆,她原来只是想暂时经过这个岛屿。可是,命运却让她留下来。
2002年
剧情:  蔡某是个艺术工作者,平日作词作曲、写小说拍纪录片,昼伏夜出。每个早上睡前,他会到街角的7-11买罐牛奶配御饭团当早餐,生活平稳规律。    生活的变化,从不经意打破扑满开始。成堆的硬币自行玩起了配对游戏。每个早餐32元,2个10元、2个5元、2个1元,每天早晨的7-11之行,他可以游戏5个礼拜。     和蔡某分享着早餐秘密的,是7-11的店员小凤。他的规律成了她的习惯,2个10元、2个5元、2个1元,每个早晨的10:30,2个人若有似无的亲密。     小凤刚结束一段感情,她的前男友小潘是个一无是处的小混混,他那快速致富的白日梦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在小潘蹲苦牢的日子,小凤离开了,她为自己在7-11找了工作,开始期待一个全新的开始。每天的生活是贩卖烟酒什货与电视偶像剧,蔡某的固定出现,让她平淡的日子有了可期待的事物。     红遍街头巷尾的「雨衣」,讲述着对日本没多大好感的阿智,发现自己爱上了和他做语言交换的日本女孩-雨子。雨子说:在她的家乡,当男孩爱上女孩,他会请女孩和他共穿一件雨衣。阿智迷上了雨衣的传说,也迷上了这个雨天出生的女孩。在爱情成熟前,雨子就带着她的秘密回日本了,留给阿智一件雨衣和传说的下文:     当女孩答应了男孩的心意,她将回送男孩一件雨衣。     但依循着宿命回乡继承茶馆的雨子,已不知何时会再回南国。     几个月来,蔡某持续拍摄他的纪录片,关于一个艺妓的故事。她叫菊柳,有着对舞艺的热爱,她在心理系毕业后,全心投入作为艺妓的工作。在她厚重的脂粉下,在对艺妓工作的终生承诺外,暗涌着绵密的情思。她回家乡的路上,蔡某一直送她到消失在视线之外;对卸了妆的自己不熟悉,对自己的爱情无法明言,她只能用眼神诉说一切。     此时,小潘找到了小凤的下落,又一次,小凤再陷入纷乱的关系中。她亟欲挣脱,留下了自己的电话给蔡某,然后不知去向。     阿智、小凤、雨子、菊柳,还有那些活在寂寞、错过爱情的男男女女,经过春雨的灌溉,他们期望着让心中的爱情萌芽,期望一切将会雨过天青。 
扣板机
扣板机

摄影/

导演:杨顺清/
主演:Su-Yun Ko/倪敏然/
类型:犯罪/
1996年
忠仔
忠仔

造型/

导演:张作骥/
类型:剧情/
1995年
剧情: 蒋碧玉认识钟浩东的时候才十六七岁,那时落是个少女护士,钟则因为用功过度而犯了轻微的神经质住院,他们常常在一起说话,那时的钟港东便有强烈的国家意识,他还说他是要革命的人,不能结婚。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中国的内战也如火似地延烧着,终于钟下定决心要赴中国大陆。于是他问蒋碧玉,活泼天真的蒋碧玉其实心里早已有了执著,坚定地要跟他回国。1941年,蒋碧玉和同行的萧太太为了继续艰苦的抗战,不得不忍痛将生下的孩子送走。1944年,蒋碧玉又怀孕,当时钟浩东只身前往更险恶的前方,忍受着不能相守相顾的日子。抗战胜利,钟浩东和蒋碧玉结束了五年的颠簸岁月回到台湾。钟浩东担任基隆中学校长,因为思想开明,尊重人权,倍受好评,蒋碧玉则在电台工作。1946年,第三个儿子出世,那是一段仅有的安定日子。次年“二·二八事件”爆发,1948年动员堪乱时期临时条款公布,钟浩东在此之创立了《光明报》,又常与基隆中学的老师揭发贪官,批评不公平的贫富制度,终于被捕。当时国民政府担心“二·二八事件’重演,一切都是秘密进行政治迫害,制造了白色恐怖。钟浩东被拷打得伤痕累累,却昂首坚定地走向刑场,曾经为国抗日的他,被冠上了共产思想的罪名,被判死刑。蒋碧玉意外被释放,现年已80多岁高龄,目前因腺癌住院昏迷,拍戏时,工作人员曾多次探访她,说她依然天真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