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她
秋木凉
Mok Leung Chau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1987年
书剑恩仇录
剪辑
/
导演:
许鞍华
/
主演:
艾依诺
/
达式常
/
邓婕
/
丁翠华
/
郭碧川
/
Hachier
/
刘佳
/
吕永泉
/
孙晨曦
/
王洪涛
/
类型:
武侠
/
动作
/
古装
/
剧情
/
剧情:
清乾隆年间,红花会舵主于万亭与四当家文泰来趁乾隆皇帝狩猎之际,面呈载有乾隆卑微身世的陈夫人遗书抄本,要挟乾隆与红花会结盟、反清复明。乾隆暗遣张召重杀死于万亭,将文泰来捕获。于万亭义子陈家洛继任舵主,率众前往营救文泰来。途中杀退清军,为来自维疆的木卓伦部队解了围。木卓伦长女霍青桐与陈家洛一见钟情,随陈家洛同往劫持囚车,但因清军援兵赶到,未获成功。陈家洛随即赶赴杭州,偶于飞来峰上与东方耳相遇,二人抚琴论诗,一见如故。后陈家洛得知乾隆在杭州提审文泰来,夜伏屋顶探视,发现东方耳正是乾隆。不久,陈家洛返回阔别的故乡,从奶妈处得到亡母陈夫人遗书真迹,方知当朝皇帝乃是在襁褓中被其父用调包计送进王府的胞兄。在父母坟旁,陈家洛又与乾隆巧遇。乾隆矢口否认自己为陈家后裔,并答应释放文泰来。陈家洛信以为真,便将亡母遗书投入钱塘江中。岂料乾隆即派重兵围剿红花会。陈家洛巧施美人计,将乾隆劫持于六和塔上。肃亲王欲借机置乾隆于死地,率八旗炮队猛轰高塔。乾隆万般无奈之下,接受了与红花会结盟反清的协议。
1983年
半边人
剪辑
/
导演:
方育平
/
主演:
许素莹
/
王正方
/
许培
/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导赏:
方育平的整个导演生涯仅拍摄了五部电影作品,其中凭借《父子情》《半边人》《美国心》三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凭借《半边人》他成为香港电影史上首位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导演。他的电影作品极富实验性及创新意味,在影像风格和导演技法上自成一体,坚决不与市场妥协,极具“作者”气质。方育平的电影取材于现实生活,虽有虚构成分,但始终围绕着生活本身展开。他的电影延续之前拍摄电视单元剧《狮子山下》时对于现实生活题材的敏锐性,“因为我始终是读新闻与传播出身,多少受了新闻工作是社会的良心,要公正客观地揭露社会黑暗面等理想的影响。”相比于同期香港电影新浪潮导演的电影,他的电影故事比许鞍华、严浩电影中的故事戏剧性要弱,不像徐克沉浸在武侠世界的刀光剑影中,也没有章国明电影中的警匪血拼。在柴米油盐的基础上,聚焦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议题,诸如住房问题、移民问题、就业问题、堕胎问题、教育问题等。《半边人》被评为1983年度十大华语片之首,导演采用了非职业演员和实景拍摄的方式,使得电影具有了一种粗糙而真实的质感。这种拍摄手法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方式,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变化。影片中的镜头语言简洁而有力,通过长镜头和深焦距的运用,展现了香港平民区的拥挤和喧嚣,以及主人公阿莹在这个环境中的孤独和挣扎。影评人林木认为《半边人》“这部电影接近自己的‘女性电影’的构想。”片中的阿莹已经初具女性的独立意识,她一边为家庭付出,一边又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崇尚自由恋爱,虽然被前男友抛弃,最后能否进入电视台也不得而知,但却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获得了救赎,尽管经济上依然要依附于家里,但她的人格已经完全独立。此外,影片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不仅记录了1980年代香港的社会风貌,还反映了当时香港电影的新浪潮运动。这场运动强调电影的现实主义和本土化,推动了香港电影的创新和发展。《半边人》作为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香港电影开始关注本土文化和社会问题,对后来的香港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编辑:赵敏)
自古英雄出少年
剪辑
/
导演:
牟敦芾
/
主演:
郝勇
/
张小燕
/
徐美玲
/
李殿芳
/
张勇
/
叶道清
/
胡益林
/
吕立
/
任刚
/
熊长贵
/
播放正片
导赏:
《自古英雄出少年》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国产古装儿童动作影片,在“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大背景下,故事兼具了故事性和娱乐性,清廷派出的大内高手和会武功的孩子们的对决极具看点,一个绰号“大丈夫”的顽劣富家少年与自己武艺高强的“小媳妇”之间的相处趣事构成了许多笑点。影片中“天地会”的英雄们,用精湛的武艺与大内高手们对决。不仅刀剑棍棒多种武器轮番上演,不同派别的拳法也让人大开眼界。其中,由张小燕出演的“小媳妇”更是精彩表演了一段模拟蛇的各种动作形象的蛇拳,展现出极为精湛的武术技艺。作为反派的清廷鹰犬们,由来自武术界的非专业演员饰演,其中几个人酒后的醉拳表演和片尾的群戏十分精彩。少年英雄们四处躲避以及反派为了诱捕孩子们换装、藏族同胞驱逐牦牛群掩护孩子们等戏份则为电影增添不少有趣的细节。《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大量武打戏份的长镜头早已成为很多影迷记忆中的经典,外景地中九寨沟等地的跨越多个季节的美景也成为大家美好的回忆,最终获得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好成绩。(编辑:刘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