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伊·卡萨维泽

Zoe R. Cassavetes

有片源
2007年
剧情: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到了一定的年纪仍然没有稳定的爱情关系或家庭生活的话,既不是因为他们太过眷恋一个人的轻松与自在,也并非“曾经沧海难为水”,只能说这个人在感情的处理方面,还是太过稚嫩。诺拉·怀尔德今年35岁了,精练的装扮、淡定的微笑,都说明她是曼哈顿商业区一个成功的职业女性。作为一家豪华酒店的客服主管,诺拉一直都是VIP客户指定的酒店接待人。然而,只需一眼就能看出客人的要求的她,在挑选适合自己的伴侣方面,不但缺乏相应的判断力,简直就可以用“糟糕”两个字来形容了,就像她最近竟然和酒店的客人尼克·盖博发生了关系,对方是一个有名的电影明星,就当诺拉对这段恋爱关系充满了憧憬的时候,却发现人家只是在为下一个角色进行“排演”……也许你会觉得这个年纪的女人,爱情屡遭挫折,一定是因为她的敏感和神经质,其实不然,诺拉美丽、可爱,属于男人眼中的理想女性,只是她在感情上太过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而已。   诺拉满是羡慕地看着好友奥德丽的“完美婚姻”即将走过第5个年头,暗自神伤自己可能永远都不会拥有一个像样的爱情,而她那专横的母亲费雯丝毫帮不上什么忙,反而一直在提醒诺拉:她现在已经是一个30多岁、孤独的老女人了,和她年纪相当的好男人,早就被别人抢光了……诺拉开始徘徊犹豫,是不是自己真的应该像奥德丽说的那样,一咬牙一闭眼,不管感觉不要爱情,找个差不多的人把自己嫁了?然而在经历了一系列浪费时间、没有下文的“第一次约会”之后,诺拉却发现自己对爱情的渴望比任何时期都来得强烈。   寂寞无聊的诺拉接受了同事的邀请,在一个Party上遇到了让她一见倾心的朱利安,一个看似有那么点漫不经心的法国男人,其实他对生活,却有着比任何人都深刻的激情。朱利安连英语都说不利索,可是这并不能阻止他们之间迅速升级的化学反应……然而,在经过了短暂却激情四溢的相处之后,朱利安不得不回巴黎了,他冲动地请求诺拉和自己一起“逃跑”。诺拉没有安全感的老毛病又犯了,她害怕自己和朱利安之间的关系只能拥有昙花一现的美丽,所以尽量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可是当诺拉的生活回归往日的无趣之后,她却发现对朱利安的思念就快让她得抑郁症了,于是在奥德丽的陪伴下,诺拉鼓起勇气来到巴黎,她要寻找的,不只是朱利安,还有她自己。
2006年
剧情: 玛丽·安托瓦内特是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的女儿,14岁就入主法国凡尔赛宫,19岁成为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影片展现了法国大革命前凡尔赛宫内种种的颓废、奢靡与阴谋。挥霍无度、放荡不羁的玛丽王后,导致法国在18世纪七八十年代债台高筑,从而最终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和君主制的推翻,而玛丽王后本人也于1793年10月被送上了断头台。   凡尔赛宫水晶灯闪耀,衣香鬓影,上流社会的贵族们常在这里举行宴会。但是在今天则有所不同。它将决定玛丽·安托瓦内特的一生,今夜是法国太子迎娶玛丽·安托瓦内特为妻的大婚日子。     玛丽·安托瓦内特为奥地利公主。出生于1755年11月2日,拥有一头金色波浪卷秀发,嫣红的双唇,吹弹可破的雪肌,迷人的双眼,被誉为奥地利最美的公主。年仅14岁的她,美丽迷人的她,成了奥地利与法国险恶政治之间的牺牲品。1770年,嫁给了年仅16岁的法国波庞王室的太子,也就是将来的路易十六,成为了路易十六的太子妃。      14岁的她哪里能想到自己的未来将在这动荡不安的乱世和自己的感情之间浮浮沉沉。14岁就当了太子妃,19岁成了法国皇后,有着太重太重的责任和压力在玛丽的肩膀上面,这些责任都等着她去面对,要与比她年长的贵族夫人们应对,懂得在这奢华浮靡的凡尔赛宫生存,要适应奥地利与法国政治间的勾心斗角,的确对直率热情的她的确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路易十六是个木讷的男人,温文儒雅但是却不善语言,整天只关在铁匠房,冶铁是他的最大兴趣,温吞的他无法博得玛丽的欢心。玛丽未尝过恋爱的滋味,她知道自己不爱这男人,在玛丽心里,他只是自己的丈夫,这是她对路易十六唯一的感觉……      16岁那年,一个男人在玛丽的生命之间掀起了大波澜,这男人的名字叫做菲尔逊,一个瑞典的贵族。据说他们俩在扮装舞会中相识,依照规定,太子妃不可随便外出,但是就是在这场宴会让她认识了菲尔逊伯爵,菲尔逊有着幽默风趣的特性,机智迷人的又同时兼具政治长才,还可以带兵打仗,多才多艺又深具领导能力让玛丽深深着迷。对于整天面对不善于说话而且木讷的路易十六的玛丽而言,菲尔逊的出现在她的生命点燃一道光。于是,她终于知道恋爱的滋味是怎样,她喜欢菲尔逊,为他着迷,也和他之间发展出一段恋曲。   皇宫的苦闷让玛丽想找个宣泄的出口,除了与菲尔逊的恋曲之外,她积极寻找娱乐,所以她参加很多皇室外的宴会,乔装偷偷摸摸让她享乐其中;与生俱来的美貌和贵族优越感,让她对服装鞋子珠宝需索无度,因为从小生长在皇宫之内,不懂人间疾苦,国库都让她拿去做衣服,买珠宝,还有赌博,因此有了历史上著名的“项链事件”,法国人称这个奥地利籍的皇后为“赤字皇后”。虽然后来证明“项链事件”的玛丽皇后是无辜的,却让她声望下跌,而且这时候法国的民间正在酝酿一股反皇室的气氛,玛丽这时就成了众矢之的。     法国大革命的期间,一堆人说“把那个奥地利的女人赶出去”“杀死她,她是魔女”“都是她,害的我们这么穷”,皇室这时又不肯召开三级会议,民怨越来越高涨,这时路易十六与玛丽打算逃出法国境内去避风头,菲尔逊帮助逃亡,但是却在法国边境维洛那被逮个正着,被押回巴黎囚禁,在路易十六被处斩之后,她也被交付审判而且送上断头台。她在被处刑之前,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还因此跟刽子手说声抱歉。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