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ja Buric

2007年
剧情:  格巴维察在萨拉热窝城郊,1990年代围困萨城的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军队在此建立战俘营。除了男人,还有大量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被关押在这里,屠杀与强奸交替染红了记忆。   战后,一个单亲家庭生活在这里,母女两人,母亲Esma无法靠微薄的政府补助支撑家庭生活。过去暴力事件的影响还在像冤魂一样纠缠着Esma,每周她都要参加当地妇女中心的集体治疗。她告诉女儿,她的父亲在战争中牺牲了。   12岁的女儿Sara有些叛逆有些男孩子气,她对父亲的经历知之甚少。未来的学费问题让“父亲”第一次作为一个真实的存在进入Sara的生活中,她必须出具一份证明,证明自己的父亲是一位“烈士”,否则,她必须支付昂贵的全额学杂费。母亲告诉Sara出具证明是困难的,因为父亲的遗体一直没被找到。同学开始嘲笑Sara并不在烈士子女名单上,本就困惑的Sara变得更加易怒,她知道是母亲背地里支付了自己的学费。一场母女大战爆发了,Sara逼问母亲全部的真相,在女儿咄咄逼人的吵闹下,Esma再也无法克制下去,她残酷地向女儿和盘托出了真相,Sara是自己作为塞尔维亚人的穆斯林“战俘”被强奸后生下的,她的父亲并不是英雄。Esma在对女儿说出真相后反而有种轻松,她第一次真正面对自己这一至今流血的创口。尽管,女儿Sara受到了伤害,可是,母女之间那扇封闭、躲闪的心灵之窗被打开了,一种敞开心扉的新关系在母亲和女儿间建立起来。
2005年
2004年
2002年
1997年
剧情:    英国新闻通讯员麦克韩德森(史蒂芬迪蓝饰)从事新闻工作许多年,一直报导全球最瞩目的新闻,但是纵使他之前在战地採访的经验再老练,塞拉耶佛的战争经验仍旧使他心惊胆颤,终生难忘,那是发生在1992年的战争。   除了报导战地最新消息的记者外,在塞拉耶佛没有任何人是安全的,麦韩德森和他同行的採访小组每日穿梭在枪林弹雨、急驶车阵中,为的是取得最具爆发力的新闻题材,抢登头条新闻。同时这项壮举也使得全球持续收悉发生在塞拉耶佛史无前例的、惨无人道的事件。   到了晚上,麦克他们全都聚集在一家旅馆酒吧裡,这裡的照明设备是以发电机临时充电的,生活品质十分简陋,还得忍受突如其来的炸弹、轰炸机的夜袭。在这家旅馆裡,他们交换彼此目睹的新闻事件,同时也要和同业竞争对手抢新闻。美国星报外派的记者费林(伍 迪哈里逊饰)採访风格大胆,可是行事浮燥,他和麦克共同潜入集中营,採访这件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然而两人处世风格的差异,导致极大的争议,双方报社内也引起轩然大波。   有一天,麦克为了孤儿院的头条新闻而到场採访,在瞭解了孤儿的数量与日俱增时,麦克逐渐投入,并且热心地协助孤儿院的院童们撤离烽火战区。其中一名叫做艾蜜拉的 9岁孤女(艾蜜拉努塞维克饰),面对永无止境的战火所带来的压力,已经快撑不下去了,她极 渴望逃离战争,所以她视麦克为她唯一的救星。   妮娜(玛莉莎托梅饰)是国际援救协会的义工,她前往塞拉耶佛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救援战区中已被领养的孤儿与双亲皆丧生的婴儿,而艾蜜拉并不在名单之列,只因麦克之前曾口头答应艾蜜拉带她前往英国,于是妮娜与麦克协议,若带艾蜜拉出境,实数非法而且必需冒生命危险。   通过游击队的层层关卡,麦克和妮娜终于将孤儿们与艾蜜拉救出沦陷的塞拉耶佛,并安全抵达英国。不料就在麦克打算正式领养艾蜜拉之际,艾蜜拉的母亲在遗弃女儿 9年之后的今天,竟奇迹似地出现在塞拉耶佛,要求麦克将艾蜜拉还给她。这促使麦克必需重返塞拉耶佛。在那儿,他意外发现原本蛮不在乎的费林竟还谨守岗位,但是麦克和费林要如何冲破烽火线,回到自由地区呢?     本片是根据国际新闻网(ITN)记者迈克尔.理查德森1992年在南斯拉夫的亲身经历编拍而成,和《尤利西斯的凝视》、《地下》一样都是反映南斯拉夫内战的影片。故事描述一个美国记者弗莱恩和英国记者汉德森在战地的经历和他们对战争的不同看法,从而着意揭示了西方对南斯拉夫的这场战争漠不关心的态度,也阐明了西方国家应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影片中有宏观的战争场面和细腻的人物内心描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战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