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布莱特

John Bright

有片源
2006年
剧情:  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女士所写的儿童小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他们一直为波特女士作品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所痴迷不已。但是,对于她个人的生活,波特女士却一直谨慎地保持着低调,不肯轻易地让外人了解她的私生活。然而,如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获得者蕾妮·齐薇格将要把波特女士生活中的秘密,在影片《波特女士》中展现给观众。该片由克里斯·努安执导,这是他在1995年拍摄了广受好评的《小猪巴比》之后第一次执导电影。   影片的时间背景是维多利亚女王与爱德华七世时代末期的英格兰,一个酷热的夏天。此时,波特女士已经逐步地显示出了她在写作方面迥异的天赋,许多人都认为她有着当一名艺术家的潜质。当她的第一部作品《彼得兔的故事》正式出版之后,波特女士成为了倍受欢迎的著名作家。事业成功之后,爱情也向波特女士走来。她的第一段爱情便是同由伊万·麦克格雷格饰演的出版商诺曼·韦恩之间的,他们之间的恋情,以及诺曼·韦恩于1905年7月的求婚,永远地改变了比阿特丽克斯的生活。   对于这段恋情,波特女士却无法向公众宣布,甚至不能谈及有关的事情。在伦敦的上流社会中,波特的父母坚持她应该找一个同她的身份地位都相配的人做她的终生伴侣,并且他们认为波特同韦恩在一起就是一个错误。他们认为韦恩只不过是个生意人,他们要求波特重新考虑同韦恩在一起的这个决定。最终,比阿特丽克斯同意先离开她的未婚夫一段时间,看看之后两人是否仍有激情。没想到,在离开不久,未婚夫却染病而离开了人世。在这段时间中,波特经历了痛苦和孤独,变得十分的沉寂。但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精神磨练,彻底的改变了波特的观念,她又以新的态度来勇敢地面对生活。她搬到了坎布里亚郡的湖区,这里拥有险峻的山峰和16个波光粼粼的湖泊,举世无双的美景激发了波特的灵感,她在这里生活、创作,一直到1930年。波特创作了多部优秀的童话作品,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女性。即便是波特成为了世界上最成功的儿童作品创作者和富有的农场主,她也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她的第一段爱情。
2005年
2003年
剧情:    故事发生在传说中海盗最活跃的加勒比海。这片神秘的海域位于北美洲东南部,那里碧海蓝天,阳光明媚,海面水晶般清澈。17世纪的时候,这里更是欧洲大陆的商旅舰队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所以,当时的海盗活动非常猖獗,不仅攻击过往商人,甚至包括英国皇家舰队。   英俊迷人的杰克·斯伯洛是活跃在加勒比海上的年轻海盗,拥有属于自己的"黑珍珠号"海盗船。对他来说,最惬意的生活就是驾驶着“黑珍珠”在加勒比海上游荡,自由自在地打劫过往船只。但不幸的是,这悠闲洒脱的日子到底还是结束了--他遭到了海盗头目巴伯萨的欺骗,连自己珍爱的“黑珍珠号”海盗船也被巴伯萨偷走。   统领着一群海盗的巴伯萨是一个无恶不做的坏蛋,他不但打劫财物,还把船上的所有人都斩尽杀绝,不留活口。过往船只经过加勒比海时都胆战心惊,最怕遇上巴伯萨一伙。抢劫了杰克的“黑珍珠号”海盗船后,巴伯萨更加猖狂,在加勒比海上横行霸道,一时成为整个加勒比海的霸主。   随着自己的势力日渐强大,巴伯萨妄想长生不死的贪婪野心也在不断膨胀。他企图解开传说中魔咒金币的秘密使自己获得永生,却想不到反而遭到了邪恶的诅咒——每当月圆之夜,巴伯萨和其他“黑珍珠号”上的船员都会变成骷髅,不能正常地走路。   变成了不死骷髅的巴伯萨率领着“黑珍珠”号在加勒比海上更加肆无忌弹。一次,他们把船开进了皇家港并袭击了小镇,还绑架了总督的女儿伊莉莎白·斯万——因为这个女孩的脖子上佩带着一枚神秘金币。和伊莉莎白青梅竹马的铁匠学徒威尔·特纳眼看自己心爱的女孩被海盗抓走,悲愤不已。恰巧的是,曾经身为“黑珍珠号”海盗船船长的杰克·斯伯洛,也由于自己的海盗身份被关进了这个海边小城的监狱。   铁匠威尔想方设法救出了狱中的杰克,接着,两人偷来英国皇家舰队最快的“拦截号”军舰。威尔为了救回深爱的女孩伊莉莎白,杰克为了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黑珍珠”号,驾驶着“拦截号”军舰迅速向“黑珍珠”追去。   海盗们以为佩带着神秘金币的伊莉莎白可以帮助他们解开身上的神秘咒语,并想用她的鲜血来施用巫术。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铁匠威尔和海盗杰克驾驶着军舰赶了上来,在他们身后,还有因被偷走军舰而穷追不舍的皇家军官诺灵顿。于是,海盗们扯起“骷髅旗”,杰克拔出手枪和剑,威尔挥起一把大刀,诺灵顿指挥手下端起长枪,一场壮烈的人鬼大战就此拉开……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剧情:版本一:   文学大情人中,英国有唐璜,俄国则有奥涅金。「他很早学会虚情假意,把心事藏掩。能叫人信赖,再叫人失望。他写的情书一泻如注,找到挚爱时连自己也不放在心上。」普希金的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写活了一个「急于生活、又忙于感受」的贵族青年,和一位可爱的理想少女。当年他拒绝她的爱,再遇才知真情谁属,奈何心上人已嫁予表亲。这段十九世纪爱的错位,由伟夫费恩斯(《别问我是谁》)暨妮芙泰勒精心演绎(后者在结局剖白感情一场尤为突出)。伟夫之妹玛花对摄影、服装、道具均仔细经营。获东京国际影展最佳导演奖。 版本二:   圣彼得堡贵族青年奥涅金(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饰)本过着纸醉金迷的奢靡贵族生活。可当时颂扬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时代氛围,加上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启蒙思想,深深触动了奥涅金。他开始厌倦空虚无聊的上流社会生活,渴望在乡村进行农事改革。当他来到乡下庄园时,与连斯基(托比·斯蒂芬斯 Toby Stephens饰)和奥尔伽(琳娜·海蒂 Lena Headey饰)成为好友。但是周围地主的非难和反对,加之奥涅金自身贵族习气的烙印,让他陷入深深的彷徨和苦闷中。然而当纯朴热烈的奥尔伽的姐姐达吉亚娜(丽芙·泰勒 Liv Tyler饰)向他示爱时,他居然断然拒绝。这段十九世纪的爱情错位凄美上演。   由英国女导演玛莎·费因斯执导,根据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改编的影片《奥涅金》,荣获2000年第53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英国电影提名,导演玛莎·费因斯凭借此片荣获1999年第1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1996年
1995年
导赏:李安执导的电影《理智与情感》是对简·奥斯汀同名小说的精彩改编,也是电影史上经典文学改编的成功典范。这部电影不仅在视觉上重现了19世纪英国乡村的优雅与宁静,更在叙事、人物塑造和文化内涵上实现了对原著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性表达。自1995年上映以来,它凭借精湛的演技、细腻的情感刻画和独特的文化融合,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并斩获多项国际大奖。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其通过对姐妹二人埃莉诺和玛丽安的爱情与生活经历的描写,展现了19世纪末英国社会的婚姻观念、女性地位以及阶层差异。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更是女性文学的重要里程碑。在改编过程中,编剧艾玛·汤普森巧妙地保留了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和反讽风格,同时通过电影语言赋予了故事新的生命力。电影采用了他者叙事和呈现式叙事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冲突。《理智与情感》在女性主义表达上呈现出复杂的多面性。一方面,它延续了原著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洞察,展现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的无奈与挣扎。另一方面,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原著中对父权社会的批判力度。编剧艾玛·汤普森为了迎合商业需求,对原著中一些男性角色进行了美化,使得电影的情感表达更加温和,但也相对淡化了原著的女性主义锋芒。然而,电影在情感表达上却达到了新的高度。李安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演员的精彩表演,将姐妹二人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埃莉诺的理智与克制、玛丽安的激情与冲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观众对理智与情感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电影中多次出现的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交织,更是对生态女性主义的深刻体现。例如,玛丽安在雨中奔跑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也通过自然的力量暗示了情感的脆弱与无常。李安在电影中巧妙地运用了视觉艺术,将英国乡村的自然风光与人物情感完美融合。电影中的风景不仅仅是背景,更是情感的载体。例如,在埃莉诺与爱德华的初次相遇中,晴朗的天空、整齐的草地和远处的羊群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这不仅衬托了两人的情感,也体现了李安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这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既借鉴了中国古典美学,又与西方的风景画传统相呼应,展现了李安在文化融合上的独特造诣。尽管《理智与情感》讲述的是19世纪的故事,但它所探讨的情感、现实与婚姻的关系仍然具有强烈的现代意义。电影中姐妹二人对爱情与婚姻的不同选择,反映了女性在追求幸福过程中所面临的理智与情感的抉择。这种抉择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女性地位逐渐提升但性别不平等仍未完全消除的背景下,电影所传达的女性主义精神仍然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关于爱情与婚姻的浪漫史诗,更是一部关于女性、情感与社会的深刻寓言。(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