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holas Blane

2019年
2008年
2006年
剧情: 1900年的维也纳,浮华绚丽得就像是一幅色彩生动的油画……   木匠之子艾森海姆与贵族小姐苏菲,不同的身份地位与生活背景让他们互相吸引继而相恋,却迫于世俗的压力而天各一方。15年之后,他以业内最知名的魔术师身份衣锦还乡;而她不但继承了家族的公爵头衔,还成为王储利奥波德即将公诸于世的未婚妻……   艾森海姆之所以成为最惊世骇俗的超级魔术师,是因为他将原本靠蒙蔽肉眼的小把戏直接与超现实接轨,人们甚至无法确定艾森海姆只是骗术一流的表演家、还是真的拥有某些无法解释的超能力。所以,只要艾森海姆出现在舞台上,剧院的观众席上永远都是座无虚席。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观众--探长乌尔,他从未漏掉过艾森海姆在维也纳的任何一场演出,这位自诩业余魔术师渴望着有一天可以洞悉艾森海姆“伟大的魔术”背后所隐藏的秘密……   这天,艾森海姆在表演过程中邀请一位“不怕死”的观众协助自己,然而令他想象不到的是,走上台的竟然自己的初恋情人苏菲……曾度过的美好时光像照片一样不断闪回,对视的一瞬间,两人都仿佛回到了从前。王储利奥波德对所谓的魔术不以为然,认为只是高明的骗术而已,所以他百般刁难艾森海姆,渴望着聪明的苏菲可以揭穿骗局背后的真相。然而事与愿违,苏菲重又爱上了这个曾让自己魂牵梦绕的青梅竹马,甚至计划离开利奥波德。乌尔最先发现了两人的情事,并通知了王储,致使恼羞成怒的利奥波德错手杀死了苏菲--这根本就是事情的全部真相,还是艾森海姆精心安排的另一个伟大的魔术?无论答案为何,可怜的苏菲都成了无辜的牺牲品。
剧情:  Pierrepoint从1933年起成为英国职业绞刑师,往来于各个监狱执行死刑。这个行当讲究身份的秘密、绝对的冷静以及精准的计算。临死前,犯人们最后听到的是Pierrepoint轻轻的一句“请跟我来”;看到的都是Pierrepoint不苟言笑的面孔。在为犯人蒙上头套后,他绝不迟疑一秒,马上走到一边推下机械杠杆打开死亡之门。职业性的果断、迅速,为他创造了7秒半完成行刑的纪录。   由于是公认的英国第一绞刑师,1945年二战结束时,他受盟军元帅蒙哥马利邀请,数次远赴德国,对纽伦堡审判后的纳粹战犯执行绞刑。蒙哥马利请他出马的原因很有趣:因为看不惯美国人总是半小时一小时都搞不定一次行刑,要让人看看英国方式“是世界上最有效率和最人性的”。   对Pierrepoint在德国执行死刑的描写相当生动:英国绞刑要求行刑师事先准确地估算出死囚的身高体重,然后算出需要绳索的长度,在行刑结束后要为犯人清洗、入殓。通常这一过程需要两天时间。但第一次去德国,他得在一周时间内结果13个纳粹,这显然是对“职业”的一次挑战。影片中,Pierrepoint和盟军为他提供的助手在远处观察囚犯,助手逐一向他介绍囚犯的姓名、职务、军衔、罪行……Pierrepoint打断他:乾这行,我们需要的只是高度、重量,别的什么都别告诉我。为了行刑效率,他安排先让体重较轻的女犯上绞架,后来又设计出一次可为两人行刑的绞架。当杀人成为职业,它就有了和其他行当一样的“职业美”,影片为他重复、迅速的行刑过程配上了圆舞曲。   何以Pierrepoint能够如此“冷酷”?他和助手说,“当我走进(行刑室),我把Pierrepoint(这个人)留在外面。”这真是现代化“单面人”的极好写照。作为职业,英国人自然也要讲究职业自身的“道德”,Pierrepoint每次清洗犯人尸体都一丝不苟,他认为死囚已经为他/她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在行刑后,他们则是清白的了。在德国时,他因为盟军少给了一副棺材而大为不满,这违反了他的职业道德。    令Pierrepoint不安的是,他本应是秘密的角色,却因为执行对纳粹的死刑,成了公众人物。一方面他受到国人英雄般的赞美,另一方面也成为反对死刑主义者们的标靶。Pierrepoint从前很少考虑这个行当的残酷性,对他而言,职业就是职业,他甚至从不和妻子讨论他的工作。直到1950年的一天,他亲手为他的朋友、妒杀前女友的James Corbitt“送行”,导致精神几乎崩溃。这成了Pierrepoint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在他眼里,囚犯们不再是工作对象,而是有表情、有感情的人。1955年,在为“女王陛下服务”了22年、处死了608名死囚后,他写信辞去了绞刑师的工作(电影中的数字和维基百科上的介绍有出入,维基说他在1932年到1956年处死过450人,包括200多纳粹)。
2002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