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el Berbert

有片源
1994年
1992年
1986年
剧情:  故事开始于上世纪20年代的法国南方。服满兵役的于果林.苏倍朗回到家乡普罗旺斯省的山村。他的家族因世代近亲结婚,已趋没落,如今只剩下他的叔父二人。叔父塞萨.苏倍朗年轻时曾赴非洲当兵,终身未娶。于果林怀着重振家业的梦想,准备回乡同叔父一起种植花卉,然后娶妻生子,延续苏倍朗家族昔日的兴旺。   苏倍朗家族虽有几处山地,可惜缺少灌溉田地的水源。他们的邻居老倔头是个老光棍,倒有一大片土肥水美的向阳坡地。塞萨早就有心把老倔头的地买下来,偏偏老倔头不识抬举,拒绝卖地。两家于是结了怨。塞萨叔侄一心盼望老倔头早死,他们好向镇政府购买那片无人继承的肥田。叔侄俩暗中使绊,使老倔头终于摔下山崖,不治身亡。   但是,出乎塞萨叔侄意料之外,老倔头竟然有继承人,那就是住在城里的一个远亲,名叫若望。若望的母亲弗洛莱特早年曾是塞萨的情人,但是她在塞萨服兵役期间,却嫁给了别人。终身未娶的塞萨对薄情的弗洛莱特一直怀恨在心,如今弗洛莱特虽早已过世,但是她的儿子若望居然又成为塞萨发财致富的障碍。   若望是个有残疾的知识分子,他天生就是驼背,但他的心地十分善良,对生活充满理想。当他得知自己继承了山村地产之后,便携带妻子和独生女儿搬到乡下来住。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在灯下读书,若望认为这种田园生活远比喧嚣的城市生活要美得多。他对塞萨叔侄毫无戒备,相反,由于是近邻,他对他们分外热情。   塞萨叔侄却心怀鬼胎,想方设法逼若望一家搬回城里去。若望的妻子艾梅是歌剧演员,在这偏僻的山村里,她对舞台艺术的怀念非常强烈,尤其在生活遇到不便时,她更有离去之心。但是她深爱着若望和女儿玛侬,为了他们,她甘愿牺牲。   生活的艰辛不仅没有吓退若望一家,他们反而因战胜了艰辛而获得从未有过的快乐。塞萨叔侄于是想出更毒辣的计策,那就是堵塞若望家的水源。   一夜的狂风暴雨,迎来了清晨的明丽晴朗。但是,流向若望家的汩汩清泉却干涸了。若望是个书呆子,对于水文一窍不通。他求救水文专家,水文专家因受塞萨叔侄的收买而拒绝给予帮助。身有残疾的若望意志却很坚强,他每天驱赶驴车,到很远的泉边去运水灌溉田地。   塞萨叔侄又一再在夜间破坏他们的庄稼,然后谎称是野兽践踏了田园。若望一家的日子越过越艰苦。若望的妻子一再劝若望回城,但若望就是不认输。他扶直七歪八倒的禾苗,每天运水不止。他的妻子,甚至他年幼的女儿玛侬,也帮助他种植田地。   但是,若望毕竟是个残疾人,由于积劳成疾,他终于累得一病不起,最后怀着没有找到水源的遗恨而离开人世。   若望死后,他的妻子不愿再留在这个虽然风光美丽但只给她留下痛苦回忆的山村。于是,塞萨叔侄廉价买下了若望家的地产。若望的妻子整理行装,准备离去。   十几年过去了,花圃主人塞萨正在把一支支娇艳的康乃馨花采摘下来,准备送到集市上出售。由于有了这片水源充足的园地,再加上经营得法,他已经成为这一带数得着的富户了。只可惜他的侄儿于果林至今未娶,他不免为苏倍朗家族后继无人而担忧。   从城里来的小学教员到山村采集标本,不期邂逅牧羊女玛侬。如今,她已经长大成人,成了亭亭玉立的姑娘。虽然她的母亲常来信,叙说演出歌剧的成功,并期望母女早日团聚,但是玛侬并不羡慕城里的舒适生活,父仇未报,她决不离村。   玛侬在放羊时,总在草丛和树下安放诱捕猎物的铁夹。每当她驱赶羊群回家时,又总能捡到被铁夹夹住的猎物。她把猎物送到集市出售,收入也不少。她哪里知道,这些猎物并不是自己落入陷阱的,而是有人猎得之后放进夹子中的,这个人就是她的仇人于果林。   当年,于果林同他的叔叔塞萨合谋堵塞若望家的水源,逼死善良的若望。如今,于果林却疯狂地爱上了若望的女儿玛侬。他爱得如此强烈,以至于不敢正面看她。他每天悄悄地尾随玛侬放羊,又悄悄地把他猎得的飞禽走兽放进她布下的铁夹中。有一次,他偷看到玛侬在池塘里洗澡,待玛侬走后,他在池边捡到玛侬遗留下的一截丝带。回到家中,他用针线把那截丝带缝在他胸口的皮肉上,钻心的疼痛使他亢奋到极点。   塞萨发现于果林情绪反常,便问他是否爱上了哪位姑娘。于果林供认他爱上了玛侬。想到自己与玛侬的祖母弗洛莱特的那段爱恨情缘,塞萨不禁为命运之不可捉摸而感叹,但为了苏倍朗家早日有下一代的继承人,塞萨同意于果林追求玛侬,并劝他到城里去买身新衣服,好好打扮打扮,向玛侬正式求爱。   但玛侬已经爱上了新来的小学教员,她在放羊的路上遇见一身新装的于果林。于果林羞怯地向她求爱,玛侬不仅不为所动,反而更加讨厌他、恨他。那天晚上,风雨大作,玛侬潜入苏倍朗家,放火焚烧叔侄俩经营的花圃……
1980年
剧情:  1942年冬天,德军占领下的巴黎,法国人的生活陷入前所未有艰难与混乱之中,从占领区到自由区只有地铁可以通行,因此赶上最后一班地铁成了法国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不过,法国人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剧院看戏,而且虽然是战时,剧院的生意倒依旧很好,甚至有很多因为官方预订票位太多而被挡在门外的人。当然,占领方和法奸对戏剧内容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们更希望上演反对犹太人的戏剧。   领导蒙玛特剧院的犹太艺术家吕卡斯·斯达奈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谎称自己已经逃出法国,其实藏身于剧院地窖,准备偷渡到自由区再逃到西班牙去。剧院由他的妻子,原来是法国著名电影演员的后从夫进入戏剧界的玛丽恩主持,晚上,她偷偷的到地窖里和丈夫厮守。为了把戏演下去,剧院正在排演一部叫做《失踪》(据说是北欧艺术家的作品)的戏剧,原来在“大闺阁”剧院演出的演员贝尔纳·格朗热应聘成为了戏中的男主角。他身材高大,为人正直,幽默、好冲动,并很多情。其实,他还与地下抵抗组织有联系,甚至他将剧院的录音机改装后“借”给他在地下抵抗组织的同伴,装上炸药去进行刺杀。   这个时候,德军向自由区推进的消息使吕卡斯的逃亡计划化为了泡影。无奈之下他们将地窖改装成卧室,准备迎接漫长的甚至可能是无希望的等待。不过,吕卡斯也终于找到了一种解脱方式,他通过在通往舞台的暖气管道上开一个孔,可以在地下听到排练的情况并在晚上将改进的意见交给妻子。而她的妻子玛丽恩除了排练之外,还要通过才能平平但外界关系复杂的副导演杰恩鲁应付当局的戏剧检查,特别是有一个投靠德军的法奸艺评家达西先生,总是针对蒙玛特剧院的“犹太气息”进行挑衅。   另外,朴实的剧院值守西蒙爱上了法奸玛尔亭,虽然他可以通过她搞到战时紧缺的肉。扮演女仆的娜婷对自己的未来颇有野心,期待着一次薪水更高,更能够迅速功成名就的机会。而剧院聘用的化妆师阿丽斯被发觉和娜亭有同性恋倾向。   玛丽恩想尽了办法在各方面的压力下使剧院能够生存下去,在排练中,玛丽恩与格朗热饰演一对恋人,玛丽恩的坚韧能干吸引着格朗热,而格朗热的正直、才华、热情与活力也在马丽恩的心中激起了波澜。然而他虽然多情,似乎对化妆师、娜亭、甚至玛尔亭都充满了兴趣,却对自己真正所爱的人玛丽恩不敢表白。藏在地下的吕卡斯因为对戏剧的兴趣似乎忘却了自己深处窘境,通过倾听,他不但一步步引导戏剧走向成功,而且也发现了格朗热的艺术才华。玛丽恩则在应付外面世界的困难的同时,同时应付着内心对情人的爱和对戏剧过分认真甚至有些挑剔的丈夫。   格朗热不断与反抗组织的人接头,同时他总是毫不避讳的展现他心里的爱国热情。达西终于从一个被捕的蛇头那里找到了吕卡斯的护照,他知道吕卡斯没有离开法国,在不断追捕这个犹太人的同时,他还渐渐收买副导演杰恩鲁,企图彻底搞垮剧院。   戏剧终于演出成功了,玛丽恩激动的吻了格朗热,而当她冒险离开众人到地窖告诉他这个喜讯的时候,得到的却是迷失在艺术中,认为演出仍有很多不足的丈夫挑剔的批评,他甚至作了笔记,要求她留下来和他共同探讨。玛丽恩知道这不可能,她回到地上的世界,继续周旋在各色人群之中。达西写出了评论,用恶意的语言抨击这部戏剧,在剧院同仁在小酒馆聚会的晚上,达西准备用另一家薪水优厚的剧院的邀请来拉拢格朗热,却被格朗热拖着要求他向玛丽恩道歉,最后扔到了街上。玛丽恩知道格朗热的做法会毁掉剧院,她生气的向格朗热声明,除了演戏,他们再没有任何关系。演出在继续进行,格朗热又一次去教堂与伙伴接头,他的伙伴却被盖世太保逮捕了。   《失踪》再一次上演,幕间却有两个盖世太保闯进来要搜查地窖。玛丽恩得到格朗热的帮助,将吕卡斯藏了起来,险险避过检查。事情过去后,在地窖里,吕卡斯问格朗热:“你爱他,她也爱你,是吗?”格朗热觉得是该离开的时候了,他向玛丽恩说要加入主战派。玛丽恩怀着复杂的心情在情急之下打了格朗热一巴掌。然而在他收拾行装准备离开的那一天,她来到化妆室,两个人久久隐藏在心底的激情终于爆发出来……   战争结束了,达西被迫流亡、杰恩鲁因为关系网太复杂而被捕、娜亭声名大盛,化妆师阿丽继续在她身边工作。法国人仍然蜂拥向剧院观看戏剧表演……玛丽恩来到医院,看望受伤的格朗热,两个人激动的谈着话,似乎格朗热要永远的和她决裂,而玛丽恩则依依不舍……帷幕拉开,原来这是一场戏剧,蒙玛特剧院继续上演着戏剧,而在舞台上,玛丽恩一手拉着曾在地窖里困了800多天的丈夫,一手拉着情人,向观众谢幕。
1979年
剧情:版本一 Doinel在他三十岁的时候愉快地结束了婚姻,他热衷于作为一个还算成功的小说家,并且依靠他浪漫的幻想。最近单身的Doinel又在萨宾发现了新的爱情目标,那个女孩是录音带的售货员,他对她带着满腔的热情而穷追不舍,然而却对爱情自不量力,总觉得那是空空如也的东西,他在熟人面前用过去的爱情生活来装点自己并且对抗那混沌的过去。《爱情狂奔》Antoinel Doinel其实还在恋爱中,因为他还在恋爱,他仍然活着。 版本二   本片是“安托万系列”的最后一部,特吕弗有选择地插放了Antoine Doinel(Jean-Pierre Léaud 让-皮埃尔·李奥)一路成长的点滴。   Antoine三十而立时,职业上,成功进入一家印刷厂,成为一名作家,出版了自传体小说;婚姻上,与Colette(Marie-France Pisier)的缘分走到尽头,但两人离婚后亦是朋友,在两人办完离婚手续,共同回忆过去一幕幕的甜蜜往事时,仍会心生美滋滋;爱情上,他与Colette都又遇到了令他们怦然心动的人,而两人为了留住缘分,也都花费了一番很大的心思。 版本三   作为安托万系列的终结篇,特吕弗把前面四个电影的片段以闪回的形式穿插在影片中,短片《17岁的初恋》、长篇《400击》、《偷吻》、《床第风云》,片中的人物悉数登场。与妻子离婚后,多情的安托万爱上了比他小很多的唱片行女孩,但与初恋情人在书店偶然相遇,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400击》中那个奔向海边的安托万,17岁时那个为追求女孩而挖空心思的安托万,在地窖里与克丽斯汀偷偷一吻的安托万,为克丽斯汀胸部定名为“劳莱与哈台”的安托万,他虽已为人父,但对于感情仍兜兜转转,一付永远也无法成长的样子。 版本四   30岁的安托万·多尼尔又成功地改换了他的职业,在一家印刷厂工作,并成为一名作家。安托万仍然生性风流,终于决定与克里斯蒂娜离婚,但在他们办理离婚手续的那天,他们对过去还是有些依恋,不时地回想起甜蜜往事。安托万现在喜欢的一个姑娘是某唱片店的销售员萨宾娜。   同时已经成为一个律师的克莱特对安托万又产生了兴趣,她去买了安托万写的小说,并在他送儿子阿方斯参加的音乐夏令营的车站上遇到了他。 在火车上煞有兴趣地阅读着安托万的自传小说,而影片也以插叙的形式重现了安托万以往的生活。而安托万也意外的与她同在一趟火车上,并邀请她一同就餐。 在安托万与克莱特聊天的时候,回忆到几年前,克里斯蒂娜的朋友莉莉安介入他们的家庭,因为克里斯蒂娜发现莉莉安身上有着自己缺少的东西,而与她相处得非常紧密,但这却打扰了安托万的生活。接着,在克莱特的私人车厢里,安托万想要跟她接吻,但被拒绝。失落的安托万走出了车厢,并拉响了火车警报迫使火车停了下来,他也因此而离开火车。   当回到巴黎,他才发现自己的一张重要的照片丢了,而萨宾娜也因为他轻浮的所为而生他的气,不愿见他。一天,他在工作时遇到了母亲以前的朋友兼情人卢西奥,并和他来到一家咖啡厅聊天,从他的口中安托万重新审视了母亲一番。另一方面克莱特回来后接下了一个官司,他在整理文件时发现安托万在火车上所掉的照片就是萨宾娜,并知道她是自己爱慕的人泽维尔的妹妹。于是,克莱特去找萨宾娜,但却在那儿遇见了克里斯蒂娜,并和她聊起了过去时光。   安托万收到了一封信,是克莱特寄给他的萨宾娜的照片。于是,他马上跑到了萨宾娜工作的唱片店,向她讲述了他认识萨宾娜的经历,这让她重新燃起了爱意。而克莱特也与泽维尔相爱了。 版本五 特吕弗《安托万自传系列》的最后一部。在本集中安托万已经是个34岁的中年作家,但对于爱情依然迷惘,他准备与妻子克里斯汀离婚,但初恋情人柯莱特又重新出现,当然他还有个新情人在等待着他。又是解不清理还乱的多角爱情,特吕弗通过代言的安托万描述了中年的窘境,他试图在急速流逝的时光中捕捉易走的爱情,但却又对爱情的冲击不知所措地逃避。
1977年
1976年
19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