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霖

Berlin

有片源
2024年
2022年
2021年
2017年
2016年
剧情:该片由凭借处女作《爸妈不在家》揽获30多个奖项的新晋导演陈哲艺担任监制,同时力邀中国、新加坡、泰国三地导演联合打造,被业内认为是年度情感大片。   陈柏霖挑大梁一人分饰三角   “能和三个不同国家的导演合作,我感觉会是一首美丽的交响乐,感谢电影使我们相聚。一个人分饰三个故事的主角,有种平行时空的感觉。我会准备好让自己与自己保持距离,希望观众能在电影里面看不见陈柏霖。”   从导演的角度而言,这又是“三个男人一台戏”了——中国导演忻钰坤、新加坡导演陈世杰和泰国导演 Sivaroj Kongsakul联合打造该片。陈柏霖表示尤其喜欢忻钰坤导演的《殡棺》。   据了解,电影《距离》分 为 “亲情”、“友情”、“爱情”三段故事,着重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地理、心灵和感情距离。此次在新片《距离》中,陈柏霖将上演“一个男人三台戏”,一人分饰三个性格迥异的角色,深刻演绎“抛弃妻子”、“同性情谊”、“忘年师生恋”等多种情感纠葛。据相关人士透露,电影里陈柏霖一人串连起三段故事,并在多个角色间转换,每个角色都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对于陈柏霖的演技绝对是一大挑战。然后每个故事之间看似独立成章,却又存在着某种关联,也比较考验观众的理解力。   陈哲艺说,他看过陈柏霖主演的《观音山》,还有今年的《后会无期》,很喜欢陈柏霖的身上自然流露的文艺气质,与片中男主角十分相符,《距离》故事复杂曲折,情感细腻饱满,十分考验演员的演技,不过陈哲艺相信,陈柏霖能够驾驭。   陈哲艺将《距离》定义为对亚洲文艺电影的全新探索和颠覆,希望能发掘和培养亚洲新导演。《距离》以“人文关怀”为命题,不狗血、不煽情、不催泪,只希望能带给观众真正的情感共鸣,引发人与人关系的重新思考。   而执导影片的三位都是近年表现不俗的新锐导演,三位风格各异的导演分别拍摄,影片将如何实现整体风格上的统一?陈哲艺表示,电影可以跨越文化、语言,价值观的相近、人类共通的情感是创作基础。
2015年
导赏:电影《重返20岁》融合奇幻与现实、幽默中不乏情感化的表达,以独特的方式讲述了步入老年之人重获青春的故事。现代人的情感危机与代际矛盾巧妙地融入了其中,本土化的改造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成绩颇佳,有口皆碑。作为中韩合作模式下的“一本两拍”作品,《重返20岁》成功地将韩国原版进行了本土化改造。改编在叙事结构和人物设定上更符合中国观众的文化习惯,还融入了大量本土化元素:主角的衣着风格、孙子乐队的曲风、麻将、广场舞等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这些改动增强了影片的幽默感,情感共鸣性也有所加强,符号化表达还增强了影片的社会意义。《重返20岁》在视听语言上的表现也颇具亮点,对音乐的巧妙运用为影片增色许多。影片致敬了邓丽君等经典音乐偶像,还用多首原创流行歌曲吸引年轻观众,形成了老少咸宜的多元化观影体验。音乐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更是成为了人物情感的重要载体,承载主人公对青春和梦想的追求。主题上,《重返20岁》以家庭伦理为核心,探讨了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及其与年轻一代的矛盾。沈梦君的经历折射出当今社会中许多家庭面临的赡养与代际沟通问题。她在影片开头的形象是一个尖酸刻薄的老奶奶,对儿媳妇和孙女指手画脚,显得咄咄逼人,但这些行为背后反映出的却是老年人在家庭中的无力感和被忽视的情感需求。她长期以来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在照顾家庭上,但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和独立,她逐渐被家庭边缘化,失去了存在感和情感上的支持。这种情感需求的忽视,正是很多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共同困境。《重返20岁》通过一段奇幻的青春再临之旅,让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重新审视亲情与梦想。影片以其创新的视听语言、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本土化改造,打破了传统家庭伦理题材的局限,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编辑:颜诗雨)
赌命去爱
赌命去爱

演员/

导演:宋旻圭/
类型:爱情/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