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尼·卡森

Johnny Carson

2011年
2008年
剧情:北京时间2月25日上午9:30,第80届奥斯卡(80th Academy Awards®)颁奖典礼在好莱坞柯达剧院隆重举行,今年虽然也爆出了几个冷门,但最佳影片仍然毫无悬念的被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捧得,该片导演科恩兄弟也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另外《老无所依》还获得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配角共4项大奖,堪称今年的赢家。而一直与之“较劲”的《血色黑金》也获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两项大奖。 个人方面,最佳女主角爆出了个大冷门,事前被看好的老牌女星朱莉·克里斯蒂(《柳暗花明》)和新生代的艾伦·佩姬(《朱诺》)竟都败给了来自法国的玛丽昂·歌迪亚,后者凭借《玫瑰人生》塑造的“小鸟歌后”一举捧得最佳女主角大奖,着实让人意外。《玫瑰人生》还获得最佳化装共2项奖。 不过最佳男主角就没什么悬念了,《血色黑金》的男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不负众望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他上一次获得影帝还是1990年的《我的左脚》(My Left Foot)。最佳配角方面,《老无所依》里塑造了一个冷血杀手的贾维尔·巴丹和《迈克尔·克莱顿》里所造了一个大律师的蒂尔达·斯温顿双双胜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获得最佳男、女主角和男、女配角的演员全部来自欧洲:丹尼尔·戴·刘易斯和蒂尔达·斯温顿都来自英国,贾维尔·巴丹来自西班牙,玛丽昂·歌迪亚来自法国。 在技术类奖项方面也爆出了冷门,首先是《黄金罗盘》意外获得视觉效果奖,之后《谍影重重3》更是包揽了最佳电影剪辑和两个音响奖,在这两部影片的夹击下《变形金刚》颗粒无收。 最佳歌曲奖再次上演了去年的一幕,《魔法奇缘》虽然占据了3首歌曲的提名但最终空手而归,败给了《曾经》的插曲“Falling Slowly” ;最佳配乐给了《赎罪》的达里奥·马利安那利,也算是让喜欢这部影片和新版《傲慢与偏见》的影迷心里有了些安慰。 今年的纪录短片请到了驻巴格达的美军士兵来宣读提名,很有意义,该奖最终颁给了女同性恋题材的《同志争平权》,而最佳纪录正片则颁给了讲述一个阿富汗出租车司机之死的《开往暗处的的士》。 动画片方面,《美食总动员》毫无悬念的夺冠,动画短片类《彼得与狼》(观看)的获奖也属实至名归(我第一选的《春之觉醒》,第二选的就是它)。最佳外语片方面,讲述一段鲜为人知的二战历史故事的奥地利影片《伪钞制造者》(Die Faelscher/The Counterfeiters)击败了《蒙古王》等劲敌,成为了今年的最佳。该片由德国、奥地利合拍,讲述德国纳粹纠集了一批艺术家、金融家和诈骗犯,让他们在集中营中制造大量英镑和美元的假钞,以支持德军的战争进程。
2007年
剧情:  让我们回到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中末期,华盛顿特区,震憾的灵魂音乐与具有爆发性的社会意识正在相互作用、结合,为美国黑人群体带来了一个具有非同一般意义的革新时代--对于“皮蒂”小拉尔夫·瓦尔多·格林来说,正好是一个天时地利的好时机,让他以电台DJ的身份“实话实说”,充分表达自己的愤慨,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黑人社区带来了勇气和鼓舞。   在他那难以控制外加脾气火爆的女友弗奈尔·沃特森的鼎力支持下,当时被认为是“反面素材”的谈话内容大量涌进由他主持的电台节目中--如果没有在监狱结识的室友麦洛的弟弟杜威·休斯作为工作伙伴在背后给予他帮助的话,他早就因为自己“嚼舌根”而被赶出电台了。   皮蒂最初主持的是电台每天早上第一个直播的谈话节目,“灵魂歌曲”是这档节目的中心内容,而杜威则是策划导演……皮蒂很快就用他犀利的主持风格,以及参杂了独特个性的嗓音和热情,赢得了听众的喜爱,受欢迎的程度甚至超越了电台中的王牌音乐节目主持人“夜鹰”和“快乐的吉姆”。皮蒂总是喜欢在正常的社会新闻播报或评论中加进一些尖锐的幽默感,甚至敢于公然地与电台的所有者E·G·桑德林进行激烈地争论。   皮蒂希望他所在的黑人社区,都能够像自己一样,知晓美国正在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站在一个与白人同等的视角去见证这个时代风起云涌的变化。当皮蒂的声音、幽默感和勇气在电波中澎湃出时代的活力和生命力时,听众的注意力就不仅仅集中在美妙的音乐上了,因为这里还有一个说起话来铿锵有力的男人,以一种以前没有人能够做到的方式,直接告诉他们有关美国的种族和政治问题。在整整几年的时间跨度里,皮蒂那“实话实说”的主持风格,不但成就了一个经典的回忆,还让他和杜威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受喜爱的黑人偶像。
2006年
2005年
剧情:最佳影片 《百万美元宝贝》《Million Dollar Baby》    最佳导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Clint Eastwood 《百万美元宝贝》  最佳男主角 杰米·福克斯 Jamie foxx《雷》《Ray》  最佳女主角 希拉里·斯万克 Hilary Swank《百万美元宝贝》    最佳男配角 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百万美元宝贝》  最佳女配角 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飞行者》《The Aviator》  最佳原创剧本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最佳改编剧本 《杯酒人生》《Sideways》  最佳摄影《飞行者》  最佳剪辑 《飞行者》  最佳艺术指导 《飞行者》  最佳服装设计 《飞行者》  最佳配乐 《寻找梦幻岛》《Finding Neverland》  最佳音响效果 《雷》  最佳化妆 《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Lemony Snicket's A Series of Unfortunate Events》  最佳音效剪辑 《超人总动员》《The Incredibles》  最佳动画长片 《超人总动员》  最佳视觉效果 《蜘蛛侠2》《Spider-Man 2》  最佳歌曲 《摩托日记》《The Motorcycle Diaries》  最佳外语片 《深海长眠》 西班牙 《The Sea Inside》  最佳动画短片 《瑞恩》《RYAN》  最佳纪录片 《生于妓院》《BORN INTO BROTHELS》  最佳真人短片 《美国异教徒》《WASP》  最佳纪录短片 《奇迹时分:孩子们的进步》《MIGHTY TIMES: THE CHILDREN'S MARCH》  终身成就奖 悉尼·卢曼特 Sidney Lumet  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 罗杰·梅耶 Roger M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