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帼宝在澳门出生于粤剧世家因而跟随叔伯学唱粤曲,其歌宗于“红线女腔”,最初在澳门歌坛客串,已获得“濠江之莺”的美誉。后期来香港的“高升歌坛”亦受到听众欢迎,客串“大龙凤剧团”,并跟陈非侬学习粤剧花旦技巧。
1975年至1976年,郑帼宝曾经三次到台湾演出粤剧,与石燕子组成“燕新声剧团”。1979年7月11日与文武生羽佳飞到新加坡演出,先在新加坡国家剧场演出一天,然后在南洋各埠演出两个月。
自1980年11月11日起一连七晚,郑帼宝与文千岁组成“千宝剧团”,在启德游乐场的“珍宝剧院”演出红线女的首本粤剧《一代天娇》、《仙女牧羊》、《摇红烛化佛前灯》等,演员阵容有武生陈燕棠、文武生文千岁、花旦是郑帼宝及梁少心、小生潘有声、赛麒麟。
郑帼宝与文武生蒋艳红、二帮花旦蔡婉玲、武生卫青、小生叶文茄、丑生黄金堂等组成“红宝剧团”,在台北编剧家关子龙编撰的粤剧《王蔷曲》里,郑帼宝饰演王昭君,他们在1989年7月在台北国家剧院演出。
郑帼宝演出的部分电影
粤剧电影《赵飞燕》(1956年5月),饰演赵合德;
粤剧电影《沙三少与俏银姐》(1961年9月),饰演三少奶;
粤剧电影《神灯换太子》(1961年11月),饰演绿衣女:林飞莺;
粤剧电影《孝顺仔寻宝遇仙》(1962年4月),饰演吴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