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藉广东台山,生于香港。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得克萨斯州独立大学奥斯丁分校修英美文学和电影制作。1982年获电影硕士学位后返台。进入中央电影公司从事编导。1983年导演实验电影《生命线》,获第六届金穗奖优等剧情片奖。
台湾在历史上曾经先后被荷兰、西班牙、日本殖民者侵占,蒋介石逃到台湾后又依靠美国、日本,使得台湾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极为复杂,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崇美崇日的思想。台湾一批作家认识到唤醒民族意识的重要性,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创作出一批批判美日等外国经济和文化对台湾支配性影响的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影响较大的就是《儿子的大玩偶》。
《儿子的大玩偶》由侯孝贤、曾壮祥、万仁三人合拍而成,被认为是正式确立了“台湾新电影”一词的存在,它的写实风格为往后的新电影奠定了主题与方向。曾壮祥执导《儿子的大玩偶》中第二段《小琪的帽子》,描写日货倾销台湾造成的灾难。1985年执导《杀夫》(A Woman of Wrath),表现妇女在不平等的两性观念下,付出的巨大牺牲。以及《雾里的笛声》。被誉为80年代台湾新电影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