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从《寻龙诀》展望《三体》:大IP影像化该怎么玩

獠牙牙 2015.12.24 来源:1905电影网

《寻龙诀》似乎为大IP改编电影找回信心

1905电影网专稿 在经历了网剧《盗墓笔记》和电影鬼吹灯之《九层妖塔》的两次毁灭性改(打)编(击)后,饱受争议和质疑的文学大IP们终于依靠着《寻龙诀》的票房、口碑双丰收找回了些许昔日的辉煌。2016年,围绕《鬼吹灯》、《盗墓笔记》、《三体》这几个中国最具价值文学大IP进行影视化改编的作品又将扎堆而来。它们会收获怎样的结果?就让我们立足于眼下的成败经验,来思考和展望文学大IP未来的影像化之路。

《九层妖塔》让原著粉失望透顶

作品困境:原著粉抱怨情怀缺失 观众吐槽视效5毛

在《寻龙诀》之前,《鬼吹灯》、《盗墓笔记》这两个超级神作文学IP在影视化改编过程中都曾有过令人不忍回首的“血泪史”。今年国庆档,根据《鬼吹灯》前四部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九层妖塔》上映。书中的文字首度被呈现在大银幕之上,可想而知“灯迷”和喜爱这一题材的观众心中会对这部作品有几分期待。然而,这部号称被“粉碎性改编”的《鬼吹灯》把大家走进影院之前怀揣的美好愿景也一并粉碎了:除了胡八一、Shirley杨和王凯旋的名字与书中一致之外,无论是主角的人物性格,还是疯狂打怪这样的故事情节,都和原著本来的味道差了十万八千里。

  如果说《九层妖塔》的硬伤更多存在于故事改编层面,至少还有一定数量的观众愿意肯定其在怪兽特效方面做出的努力(多么宽容的观众朋友们)。那么此前由杨洋等主演的《盗墓笔记》就是一部彻底的360度全槽点集大成之烂作了。当然,完全以大电影的标准来衡量一部网络剧未免有失偏颇,但演员们浮夸的演出,凌乱敷衍的剧情,五毛钱的粗糙特效以及严重背离原著的风格,绝不是一味推脱给成本和审查制度就可以掩盖。对于广大网友来说,“《护宝笔记》”的播出可能只是为他们茶余饭后添加谈资笑料,但对于“稻米”来说,《盗墓笔记》的首次影像化尝试竟以这样的结局收场,换做是谁也难以接受。总之,无论哪一方怀有哪种情绪,大家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想要拍好《鬼吹灯》和《盗墓笔记》,中国电影人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创作难度:客观因素VS主观影响 体系不同难取平衡

我们在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时常说,有了好故事,才有好电影。可《鬼吹灯》和《盗墓笔记》都已经有了成功的内容基础,想要拍出令观众满意的影视作品怎么又会如此艰难?这当中,既存在客观因素造成的障碍,也有主观想法带来的影响。

客观角度来说,电影与文学虽同属于艺术范畴,却在特性上有着本质区别。文学是读者通过文字产生联想形成的一个世界,而电影中所有东西都是直观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乌尔善就坚信,如果只是把小说按照一章一章的内容复制出来,一定不会是一个好作品,电影需要有自己处理信息的方式和结构。而就目前最炙手可热的这批大IP来说,即使只是想要“复制”都绝非易事,无论是已开先河的《鬼吹灯》、《盗墓笔记》,还是仍未露出庐山真面目的《三体》,书中短短几行天马行空的文字,在转化成影视作品时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制作特效。这一点,就不是仅凭创作者的把控力就可以做好,还需要整个行业达到配套的生产水准。(审查规定造成的约束就不在此赘述了。)

除了上述硬件方面的限制,电影人在创作过程中更要承受书迷、影迷主观想法带来的压力。优质文学大IP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本身自备的庞大读者群和巨大影响力,但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原作越是经典,作为改编者所要面对的评价标准也就越苛刻,而任何一点不足和失误,也将被无限量的放大。更不用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字描述的世界,每个读者都有独一无二的想象,但另一方面,电影人作为同样的单独个体,对于自己的作品也有坚持和考量。譬如陆川在《九层妖塔》中融入了很多自己青春时期的记忆;乌尔善的《寻龙诀》采用了大量原创剧情,并深化了主角之间的感情线索;准备开拍刘慈欣科幻小说《乡村教师》的宁浩则坦言,从原著作者手中拿到小说进行影视化改编,后续再创作的内容就属于是导演作品的范畴了。看书是看书,看电影又是看电影,评价的出发点需要分清楚。

解决思路:理智开发大IP内容 产业与市场需共同成长

那么眼下我们针对改编文学大IP有没有稳妥的操作方案?当然有,《寻龙诀》就在目前的国产电影行业、市场能力范围之内,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面对《鬼吹灯》原著本身早已拥有的市场价值,团队保持住了理智的创作心态,花费时间与原著作者进行探讨交流,投入重金制作。不像网剧《盗墓笔记》那样,只是肤浅的利用了IP影响力去换取单一项目的关注度,将原本的一手好牌打成了一锤子的圈钱买卖。

不借大IP的名头胡乱作为,自然也无需被名号束缚,没有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判断能力。《寻龙诀》在内容上几乎已经完全脱离了(拥有版权的)后四本《鬼吹灯》小说,重新原创出了新的故事,留下的只有几位主角的名字和大致的人物性格、关系和天下霸唱笔下的那份中国式独有的文化环境。而这两点元素,在乌尔善眼中便已足够支撑起《寻龙诀》,影片上映后的反响,也验证了他的观点。不偏离原著的风格,不偏离原著设定的世界观,这是“灯迷”最看重的,也是《寻龙诀》最尊重的价值所在。只要紧紧扣住作品最核心的东西,留给电影人改编、开发IP内容的空间反而可以无限被拓展。

毫无疑问,成功的大IP影视化开发不只要依靠电影人,更要依靠产业、市场的共同成长和发展,来匹配更高层次内容生产的需求。目前,距离完全达成这一目标,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积淀和努力。但随着更多优秀项目的启动、探索、完成,中国电影行业势必将形成有技术、资金等多方资源链条带动的良性循环。

文/獠牙牙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