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绝命海拔》背后的珠峰故事
1905电影网独家专稿 在还没来暖气的11月3日,一部讲述珠峰山难的故事片《绝命海拔》“攀上”内地院线,一股“雪上加霜”的高冷气息迎面而来,人们也终于能在大银幕上体验一把“冰峰探险”的滋味……
一直以来,珠穆朗玛峰都是不少文艺青年们心目中的圣地——空明澄澈的天空、仙云缭绕的雪山给人带来无限遐想的空间。而近一个世纪以来,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登山爱好者们征服这座世界最高峰的欲望也从未停止。
然而为了把这只最高大的猛兽踩在脚下,人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1996年5月10日,12名登山者罹难,是当时珠峰攀登史上最惨烈的一次山难。这部《绝命海拔》正是改编自这次真实事件并以极为冷静克制的姿态讲述了山难的前因后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探究这部电影背后的故事:
为啥是“Everest”:珠穆朗玛峰到底该叫啥?
见过影片国际版海报的观众可能会注意到,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是“Everest”(艾佛勒斯峰)而不是“Chomolungma”(珠穆朗玛峰),而台湾版则是“圣母峰”,那么这几个名字到底都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埃佛勒斯”,目前比较可靠的说法是这个名字源自1852年印度大三角测量局某测绘站。彼时测绘员惊讶地测量出这座山峰的高度已是世界之最并将消息通报给当时的局长。1865年,当这一测量结果得到证实9年后,当时的局长便以前局长乔治·埃佛勒斯爵士的姓氏擅自将这座当时编号“第15号山峰”命名为“埃佛勒斯峰”。在西方国家这个名字依然根深蒂固,本片片名便是明证。
由于珠峰北坡在西藏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所以两地对此峰的叫法也不同。“珠穆朗玛”这个古老而优雅的名字来自藏语音译,其含义有“大地之母”、“”圣母之水、“第三女神”等多种解释。在1771年清政府的《乾隆内府与图》中,正式敲定“珠穆朗玛”这四个字作为汉语译名并沿用至今。而自1960年开始,尼泊尔人称其为“萨加玛塔”,意为“天空女神”。台湾人则综合了藏人和尼泊尔人的叫法,得出了“圣母峰”这个有点儿让人误以为会和基督教产生联系的名字。
上山容易下山难:登珠峰是个啥体验?
不了解珠峰的人可能以为向上攀登的过程是最为惊险刺激的,而事实上在这部《绝命海拔》全片只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片中几位主人公就几乎都已登顶。影片花费了巨大的篇幅描绘的是主要是登山队下山时候的紧张与惨烈,以及在这场残酷的生死较量中暴露的人的道德底线、家庭观念等问题。
根据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结果,珠峰岩面高为8844.43米,相当于一架波音747的航行高度。正如电影中所言,理论上人在这样的高度“已经死了”。因此影片中大部分时间里,登山队员们都是在和渐渐丧失的体力、因严重失温缺氧产生的幻觉以及强迫症似的好胜心作斗争。即使勉强到达峰顶却因为没有氧气或是没有体力下山,意外一样可能发生。影片中这起山难表现的正是这种情况。
此外,电影没有着力强调的是,攀登珠峰并非凭心血来潮一日两日就能完成的“壮举”,而更像是一项巨大、漫长又乏味的建筑工程。登山队员往往需要提前一两个月就来到位于珠峰脚下的海拔5367米的大本营提前适应高海拔地区呼吸加速、pH值的改变、红细胞数量激增等状况,同时还要在营地之间做适应性攀登。同时,由于珠峰气候多变、居住条件恶劣,腹泻、呕吐、晕眩这些症状往往是家常便饭。对于攀登经验较少的登山者而言,冰爪、冰镐、梯子、安全绳的使用同样需要时间学习。
登峰探险严重商业化:珠峰成“猪圈”
据统计,自1953年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夏尔巴登山家丹增·诺盖首次征服珠峰以来,已有近300人因攀登珠峰而丧命,这还不包括在攀登珠峰以后因为严重的身体问题很快离世的人数。从1921到1996年,几乎每四个到达顶峰的人中就有一个死亡,但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商业探险的推动,这一死亡率已大大下降,迄今已有3000人左右成功登顶珠峰,而这其中不仅有13岁小女孩,甚至也有80多岁的老人,人们对攀珠峰的狂热可见一斑。
而由于日渐增多的登山者聚集在珠峰,使得如今的登山体验早已不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那样神圣而孤绝。据珠峰登山史学家埃伯哈德统计,2000年以前,一天内登顶珠峰的人数最多不超过50人,而2012年5月19日就有234人成功登顶。影片中“96山难”的发生与此也不无关系——在声名狼藉的“希拉里阶梯”前,由于没有准备好登山绳索,多位登山者只能等待向导重新布绳,白白浪费了珍贵的氧气。难怪瑞典职业登山家格拉哈姆曾吐槽:“这就不是珠峰般的体验,这是猪圈般的体验。”
与此同时,参加商业探险队意味着你不仅有超过两个的富有经验的领队当保姆,还有专属的夏尔巴人帮助你驮运物资上山,但这也意味着这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在影片中的1996年,一位顾客需要向“冒险顾问”登山公司支付6.5万美元才能进入团队,这还不包括去尼泊尔和的机票钱和个人的装备费用。这就是为什么影片中的“邮递员”道格·汉森为何要日夜兼工才能攒够钱参加登山队。而在我国,登珠峰也主要是一个富人圈的游戏,装备、管理费、培训费、交通费、服务费加起来动辄花掉人民币30余万毫不夸张,所以如果你不够“土豪”又跃跃欲试的话,还是先攒攒钱再说吧!
冒险顾问VS疯狂山峰:亦敌亦友的两支登山队
从两支队伍的名字就能看出来,“冒险顾问”偏严谨保守,“疯狂山峰”则显得张牙舞爪。从电影中不难得知,这也是两队灵魂人物罗布·霍尔(杰森·克拉克 饰)斯科特·费希尔(杰克·吉伦哈尔)个人风格的真实写照。
在1996年山难时,霍尔年仅34岁却已经创造了不少奇迹:1990年他和创业伙伴创下了“7个月拿下7大洲最高峰”的纪录;1992年和1993年分别带领6名顾客成功登顶珠峰;九十年代最初的五年里,霍尔共将39名登山者送上珠峰顶,比1953到1973年间所有登顶者还多3人。因此在那个时代的整个珠峰大本营中,霍尔自然算得上德高望重,“冒险顾问”公司营地也有着珠峰大本营“指挥中心”一样的地位。
而费希尔可说是霍尔生意场上最强劲的对手:他在94年挑战无氧攀登(即不带氧气瓶登峰)珠峰成功,并从山上移走了重达2.3吨的垃圾因此名声大噪;96年1月的一次公益登山活动则几乎让他在西雅图地区家喻户晓。不过两人在生活中却互认为对方是朋友。正如电影中杰克·吉伦哈尔的演绎,费希尔带着浪荡不羁、不管不顾的嬉皮士作风,几乎是霍尔的一面镜子,然而也正是这种浪漫作风导致了他的死亡。不过讽刺的是,在96山难中,费希尔虽然赔上了自己的性命,顾客却都安然无恙;看起来更“靠谱”的霍尔队伍中则有包括自己在内的4人身亡。
弦外之音:《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原著惹争议
客观地讲,《绝命海拔》并不是一部追求观看快感和戏剧性的特效大片,影片制作过程中不仅尽量使用实拍镜头,剧情也近乎苛严地遵循着美国《户外》杂志专栏记者、96山难当事人乔恩·克拉考尔的原著《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虽然96年攀珠峰时的克拉考尔也是第一次登上海拔这么高的山峰,但在此之前他已经是富有登山经验的探险家。《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则是写于这次山难发生后不久,于1997年4月出版。至今该书英文版的销量超过百万,并已被译为25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然而,随着这本书广受追捧、甚至被誉为“登山者的圣经”,与之而来的争议也没有中断。
1997年11月,一本名为《攀登》的书上架。内容主要是讲述事件的另一亲历者阿纳托利·布克瑞夫对那场山难的看法,因为他是俄国人英语不是很灵光,因此这本书是一位美国记者执笔的。在那起山难事件中,作为向导的布克瑞夫由于坚持无氧攀登(因为这种方式失温更快,因此必须快速行动)早于所有顾客提前回到营地的做法遭到了克拉考尔的质疑。因此《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本《攀登》正是一次回击。不幸的是,就在《攀登》出版后一个半月,布克瑞夫在世界第十高峰安纳布尔纳峰上遭遇雪崩遇难。
不过,无论原著还是电影中都没有忽略他返回营救了两名顾客的事实。电影中也并未对这一角色有任何丑化,反倒是克拉考尔自己看起来有些自私懦弱的嫌疑。而在《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一书2013年版中,克拉考尔也将关于《攀登》一书引发的争议在附录部分进行了阐述。
而影片中出现的IMAX团队当年在得知山难发生后并未停止自己的脚步,继续上山拍摄与此片同名的纪录片《Everest》(旁白:连姆·尼森)并记录了这次山难的点点滴滴,而这部《绝命海拔》也借用了该片中的几个镜头。除此之外,关于这次山难的纪录片还包括1998年《NOVA珠穆朗玛死亡地带》(旁白:朱迪·福斯特)、2012年国家地理频道的《重返危机现场》第六季第九集、2008年《珠峰大山难》(Frontline: Storm Over Everes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