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电影资讯

《碟5》曝“新铁三角”特辑 2D良心大片好感UP

2015.09.24 来源:1905电影网
时长:01:26      建议WIFI下打开

《碟中谍5》特辑 丽贝卡“美女救英雄”挑战自我


阿汤哥通过微博亲自感谢中国粉丝

1905电影网讯 由派拉蒙出品,1905影业和阿里影业参与投资的《碟中谍5:神秘国度》在内地的票房累计已破8亿,用时13天就超越了《星际穿越》7.55亿的票房纪录,成为目前中国影史上票房最高的进口2D影片。该片自上映后票房就一直处于领跑地位,且口碑炸裂,影片男主角汤姆·克鲁斯也亲自在官方微博上对广大中国影迷的支持表示了感谢:

《碟中谍5》在中国创下了中国2D进口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这真让人自豪。这部电影我们是为影迷和粉丝而拍,因为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会更努力,持续不断地为大家奉献更好的作品!感谢中国!”

这部好莱坞超级特工电影虽然已经在国内上映了一段时间,但排片依旧坚挺,片方也于今日再次放出两款幕后特辑,堪称碟中谍新任“铁三角”的主演们:汤姆·克鲁斯、西蒙·佩吉丽贝卡·弗格森再次聚在一起,畅谈拍摄此片期间的心得和趣事。

丽贝卡、西蒙私下爱恶搞

另一方面,从系列第三部就开始出现的逗比队友“班吉”在这部作品中也有着大幅超越前作的表现——在《碟5》中,这位曾经只是坐办公室的技术宅终于如愿以偿冒险成为外勤特工。谈到班吉的扮演者西蒙·佩吉,阿汤哥就不小心袒露了“心声”:“我看过西蒙2004年主演的黑色喜剧《僵尸肖恩》,之后就成了他的头号粉丝!”而西蒙也认为戏里班吉仰慕伊森就像戏外自己仰慕阿汤哥一样:“我喜欢伊森和班吉之间的互动,他俩是奇妙的一对CP!”

《碟中谍5》诸多惊险场面都由阿汤哥亲自完成

《谍5》破8亿坚持2D上映 为什么不做3D版?

作为一部进口大片,《碟中谍5》中有很多紧张刺激的画面,但并没有上映3D版本,更没有为了赚高票价而转制3D特供中国,依旧坚持2D和IMAX 2D版本上映,为这8亿票房增加不少含金量,而该片更被众多观众称作“良心大片碟中谍5”,好感度持续提升。

2D票价又便宜、精彩打斗场面不是3D更能吸引人吗?《碟5》为何要自己吃亏?这让很多观众不解。简单来说,3D的效果更适合进入式的观影体验,适合小环境的故事叙述,但碟中谍的大场面背景更适合IMAX 2D的形式。很多电影3D的效果非常好,也有很多电影用3D拍就感觉浪费了。

其实一部电影要想做成3D效果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实现:一是直接使用3D摄影机拍摄;二是前期使用2D摄影机拍摄然后通过后期转制实现3D效果。无论是“转制3D”还是使用3D摄影机进行拍摄,本质上呈现的都是数字化影像。然而多年来,汤姆·克鲁斯始终强调电影的真实感——不仅坚持亲自完成电影特技减少对后期电脑特效的依赖,对数字摄影和数字影像的排斥也并不掩饰。因此,除了一个复杂的水下场景,《碟中谍5:神秘国度》几乎全部由胶片拍摄完成。也就是说该片从拍摄开始压根就没想过跟3D有半毛钱关系,更别提后期“3D转制”了。

另外从故事上讲,《碟中谍5:神秘国度》有着明显致敬老派特工片和系列首部曲的倾向,数字摄影过于锐利的画面很容易抹杀故事本身的复古韵味,因此影片并没有推出3D版本,其实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同时,要想感受《碟中谍5:神秘国度》宏大场景所带来的沉浸感,在普通2D版和IMAX 2D版之间显然更应该选择后者。影片中的很多镜头,如摩托骑行,潜入水中等动作戏都是为了IMAX大银幕所精心设置的。

外片3D“特供”太坑爹:总走入“3D等于大片”的误区

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拍摄一部3D电影和转一部3D电影的价格差其实非常惊人,“转一部3D电影最多花费600万元,但拍一部3D电影至少要花费6000万元的制作费,很多电影制片方为了降低成本都会选择对电影进行后期转换。”在国内影院里,同一个影片的3D版有时会比2D版贵出一倍还多,所以以“3D”为噱头圈钱的确是个性价比颇高的行为。

说到近年3D转制的国外大片比比皆是。比如2012年的《环形使者》,去年的《机械战警》《超体》《超验骇客》等几部电影都是2D转制3D后效果却不佳,有不少影迷大呼难过:拿下3D眼镜看电影也没什么影响,“连字幕都不3D”。

 

戏外有影坛大咖和阿汤哥一起坚持2D版本,戏中则有“好基友”班吉一起出生入死

其实,和《碟中谍5》一样坚持2D版本的也有几位影坛大咖,比如克里斯托弗·诺兰,他导演的《星际穿越》也是IMAX/2D的,当时也让国内观众大感困惑,更有不少人进了影院还在找3D眼镜。去年7月,诺兰甚至联手《星际迷航》、《星战7》的导演J·J·艾布拉姆斯、“痞子”昆汀·塔伦蒂诺纷纷表明立场支持胶片技术,并与各自合作紧密的大片厂进行谈判,要求片厂每年购入一定数量的电影胶片用于拍摄,以维系胶片技术的生命力。显然,阿汤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09年,《阿凡达》对于3D技术、乃至整个电影技术的推广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也正是由于该片,我们进入到了3D时代,好莱坞大片纷纷打着3D旗号上映,这些年来也逐渐给喜爱外片的中国观众带进了“大片=3D”的误区。而我国的进口片引进政策也多向3D电影倾斜。2012年之前,中国每年引进20部进口分账片。之后,因为WTO上的谈判,中国新出每年再多引进14部特种电影(3D或者IMAX格式)的政策。这就使得3D电影更容易流入中国市场,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本来以2D格式拍摄的电影会以转制3D的形式进入内地院线。但如果电影制作者没有把新技术当做诠释内容的手段,而只是为了迎合观众口味、为了市场利润而去拍摄,这样出来的作品就很难保证效果和质量,也无法做到真正对观众负责。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