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

任性的安吉丽娜·朱莉:当导演的心永远坚不可摧

云猫猫 2015.01.27 来源:1905电影网

1905电影网专稿 《坚不可摧》将于1月30日登陆内地电影市场,该片讲述奥运会运动员赞佩里尼在二战中的传奇故事,是安吉丽娜·朱莉的第二部导演作品。影片口碑一般,但是票房表现抢眼。虽说在颁奖季里没表现出雄霸天下的气质,但这部内容丰腴的影片,还是把从幕前转到幕后的导演朱莉推到了风口浪尖。而最近一段时间,朱莉又惹上了新话题。在索尼遭遇黑客袭击的事件中,她被《乔布斯》制片人斯科特·鲁丁骂成“才艺平平却被宠坏的碧池(bitch)”,原因是她希望大卫·芬奇放弃《乔布斯》,执导她主演的最后一部影片《埃及艳后》。

其实,朱莉的真实性格是什么样的,我们很难说清楚——她广受全世界观众爱戴,曾获奥斯卡提名,担任过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收养了很多孩子,割了自己的乳腺。不过,她愿意在自己演艺事业最辉煌、家庭生活最美满、个人气质最稳定的时候选择急流勇退,来到幕后专心导演,绝对是一个很任性的选择。加之她的前两部电影口碑一般,更是为她的这种选择增加了一层“视死如归”、“背水一战”的雄壮色彩。那么,作为导演的朱莉,到底有有多任性,她要当导演的心,又是多么“坚不可摧”呢?

朱莉在自己演艺事业正巅峰的时候选择进入幕后做一名导演

任性地转行:在演艺事业最高峰选择进入幕后

安吉丽娜·朱莉,好莱坞著名女演员,片酬曾经一度高达2000万美元。在自己事业正巅峰的时候,她选择来到幕后。演而优则导,并不罕见,但是像朱莉这样,在演艺事业顺风顺水的当下,几乎完全放弃自己的演艺生涯,绝无仅有。

拍摄自己的剧情片处女作《血与蜜之地》之前,朱莉对导演这个行当一无所知。在联合作难民署做亲善大使的经历让她下定了当导演的决心。在那段时间里,她走访了很多难民营,见到了很多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难民,这改变了她的生活和心态。这些经历让她知道了很多发生在战争中的故事,并逐渐理解了被战争改变的人性和人生。沉静下来之后,她决定要梳理出一个战争中的爱情故事,并将其拍成电影。

朱莉说:“我走访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战争留下来的创伤。这些人和事给了我极大的震动。我看到了人性和人生的转折和改变,看到了战争在这些普通人身上留下的深刻的印记。然后我开始设想人物和情节,想从中找到一些可以谈论、涉及以及阐述的内容。”

朱莉凭借着内心的创作激情,走上了导演之路

于是,朱莉只凭借着自己以前片场的工作经验、内心的情感和一种创作激情,便走上了导演之路。虽然《血与蜜之地》只在18家影院上映,票房也只有30万美元,但是做导演的那种单纯表达自己的快感,却让朱莉无法舍弃。随后,她和她的经纪人找到了一本尘封已久的传记作品——劳拉·希伦布兰德撰写的《坚不可摧:一个关于生存、韧性和救赎的二战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路易斯·赞佩里尼的美国人在二战期间的传奇经历。朱莉觉得这个故事很符合她的口味,因为其中既有人性的光辉,又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虽然书中的原型人物在日本的受虐遭遇备受争议,而且日本很多军国主义的遗老遗少对本书发出了抗议,但是朱莉还是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搬上银幕。

其实,路易斯·赞佩里尼的故事很早就进入了电影公司的视线。1975年,环球公司准备将其拍摄成传记片,并由托尼·柯蒂斯主演。不过影片没有进入拍摄环节。后来,和赞佩里尼一样是意大利后裔的尼古拉斯·凯奇也曾考虑过要出演这个角色,同样未能成行。最后,这部传记片的拍摄权被朱莉拿下,并在2013年开拍。

下一页:任性的班底

摄影师罗杰·狄金斯拍摄的画面美轮美奂

任性的班底:编剧、摄影、剪辑一个比一个牛

《血与蜜之地》是一部小成本的独立电影,而《坚不可摧》的投资高达6500万美元,算得上是一部中等投资的影片了。和第一次拍电影时自编自导不同,朱莉这次启用了大量的业内著名人士来为自己工作。

影片的编剧是大名鼎鼎的科恩兄弟。摄影师则是已拿到九个奥斯卡提名的罗杰·狄金斯,为该片掌镜又让他拿到了第十个提名。而剪辑师蒂姆·史奎尔是李安的御用剪辑,曾剪辑了李安的“父亲三部曲”、《理智与情感》《冰风暴》以及《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著名电影。至于影片的主题曲《奇迹》,更是由著名的酷玩乐队所特意创作。

扮演日本军官的石原贵雅是一个摇滚明星

不过,本身就是大明星的朱莉,却并不喜欢在影片中用大明星做主演。纵观她的两部导演作品,其主角都是由不知名的年轻演员甚至是非职业演员来扮演的。赞佩里尼的扮演者是英国人杰克·奥康奈尔,此前没有多少银幕经验。而扮演日本军官的石原贵雅,干脆就是一个摇滚明星,根本没有出演过电影。

这样任性的演员阵容为朱莉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麻烦。好处是,新鲜的面孔总是会引起电影圈的好奇和震动,而相对青涩、原始、质朴的表演,很容易能打动观众。坏处则在于,演员太稚嫩,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人物和情感,只是一个劲地用蛮力去扮演角色,最终会毁掉整部电影的质感。在片场,石原贵雅为了演出日本军人的冷酷无情和那种恨意,有意不和杰克·奥康奈尔说话,以便在两个人之间制造出一种疏离感和陌生感。只可惜,这些努力所带来的结果,却有些差强人意。

影片于北美上映后,在评论圈里遭遇了频频的冷遇。在北美两个最重要的影片评分类网站烂番茄和metacritic上,影片的得分均不及格。这种结果,与朱莉对故事的简单化处理不无关系。她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最后眉毛胡子一把抓,反而使影片变成了大杂烩,什么都没有表现好。

朱莉的任性,在这里体现得一览无遗。她想要表现战争、表现人性,于是便有了战争场面和虐待战俘的情节;她又想表现战争的创伤,所以便有了创伤后压力症侯群;她还想表现人性的坚韧和宗教的作用,于是有了人们的宁死不屈以及传递上帝和信仰的福音传道者。和朱莉住在一个小区,作为邻居的赞佩里尼很赞赏这些内容的堆叠,但是站在观赏的角度来看,面面俱到,未必能成为一部好电影。

下一页:任性的致敬和发行

nEO_IMG_p2214538632.jpg

海上漂流戏或许是在致敬《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任性的致敬:导演手法奉行“拿来主义”

热爱电影、非科班出身的朱莉,在自己执导电影时,有意或无意地奉行了“拿来主义”。于是致敬便成了《坚不可摧》在情节之外的关键词。影片中的长跑情节与英国经典影片《火的战车》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运动的桥段,又与《胜利大逃亡》有相似之处。

至于片中赞佩里尼在海上漂流47天终于被日本人救起的段落,又和约翰·纽曼执导的《决斗太平洋》有一些类似。有人认为,这一在海上漂流、对抗自然和内心的桥段,其整体灵感实际上是来自李安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或许正因如此,朱莉才会找到蒂姆·史奎尔来担任本片的剪辑师。

整部影片的叙事手法,情节节奏,都与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执导、肖洛霍夫编剧的《一个人的遭遇》非常类似。两部电影所表述的,都是身处战争和逆境中的人是如何坚强面对命运和时运的。

而在影片的整体氛围和质感上——尤其是摄影技法和语汇上,朱莉和罗杰·狄金斯则坦承他们受到了西德尼·吕美特及其影片《山丘》的影响。《坚不可摧》的部分情节和《山丘》一样,讲述的都是发生在战俘营和虐俘的故事。狄金斯表示,自己在拍摄《坚不可摧》之前,曾经观看了数遍《山丘》,学习其中的镜头语法。值得一提的是,《山丘》的摄影师是大名鼎鼎的奥斯华·莫里斯,他和狄金斯一样来自英国。

《坚不可摧》在北美选择于圣诞当天上映


任性的发行:圣诞当天登陆北美“独孤求败”

与致敬一样任性的,是朱莉对影片上映时间的选择。虽说北美秋冬档里一般都会上映很多讲述战争和创伤的影片,然而在圣诞档的一周内却很少如此。这时候市场主要都被合家欢影片和喜剧类影片占领了。可是朱莉偏偏要将影片放在圣诞节当天上映,这令人颇为诧异。

不过,就在很多人认为这是朱莉在票房上“独孤求败”的举动时,影片却获得了很好的票房。影片上映当天拿到了日冠军,而在圣诞节的那个周末,该片在票房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到目前为止,影片已获得了1.1亿美元票房,并且仍然在北美院线上映。对于一部评分不高的传记片来说,这个票房成绩,显然已经超过了预期。

而在所有的二战题材的战争片中,《坚不可摧》排名第五,前面的四位依次是《拯救大兵雷恩》(2.16亿)、《珍珠港》(1.98亿)、《美国队长》(1.76亿)和《无耻混蛋》(1.20亿)。除了《拯救大兵雷恩》是一部写实的影片之外,其他三部电影分别是偶像剧、超级英雄电影和臆想历史剧,它们明显没有《坚不可摧》这么文艺,这么沉重,这么真实。另一方面,影片在今年奥斯卡上获得了摄影、音响和音效提名,也说明它在技术层面上的实力。

1月30日,《坚不可摧》将登陆内地电影市场。虽然身处一片搞笑的贺岁档,虽然在贺岁档里战争片有失败的前科,但是朱莉依旧选择在这个档期里“虎口拔牙”。接下来,我们就要等待影片的最终表现了——看一看它是不是真的“坚不可摧”。

策划/砂糖白 文/云猫猫 制作/小甜甜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