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电影蜜月期(下):未来合作的着力点在哪?
1905电影网专稿 今年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电影方面的合作热度也明显攀升。这边《别惹我》、《超体》、《夜莺》激起的讨论热潮刚消停不久,那边让·雅克·阿诺导演的《狼图腾》又将在大年初一跟观众见面。近日又传出消息称,刘亦菲、刘烨主演的另一部中法合拍片《夜孔雀》将于明年1月开机,并准备参与明年戛纳电影节。
针对2014年这股中法电影合作热潮,1905电影网分别独家专访了《夜莺》中国制片人宁宁、基美影业董事长高敬东、《狼图腾》导演让·雅克·阿诺、法国电影联盟大中华区代表伊莎贝尔·格兰切特4位致力中法电影合作的电影业内权威人士,深度解剖中法电影的多方位合作。
中法电影蜜月期上篇着眼合拍片项目,详解中法合拍中的条条框框、文化摩擦和合作窍门【点击查看】;中篇就中法合作对世界电影格局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分享在好莱坞文化霸权下法国维持自身海外影响力的经验【点击查看】。这次最终篇重点呈现的是中法两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和差异,并对未来的合作方向做出探讨。
【谈中国市场】
票房底气:法国6600万VS中国13亿 人口基数就摆在那!
中国电影在2011年突破百亿票房纪录之后短短三年时间就迈过了200亿关口,今年更是势头凶猛直奔300亿。作为全球增幅最大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观众的观影规模和观影频次都在急速提升,所有人都说,中国电影现在正处于最好的时代。
宁宁:中国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个非常庞大的,而且未来发展前景很好的大市场。一方面从人口基数上看,法国才六千多万人,中国得12亿、13亿了,相当于20倍。那像弥勒导演拍《蝴蝶》是2002年,那时在法国就已经是1个亿人民币左右票房,如果按照这种人口配比来讲,那么在中国就应该是12亿,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就在这。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票房增长飞快。比如到现在马上就要接近300万了。我们现在还在不断拓展,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也越来越多,这种市场潜力是法国没有的。
2010年签了这个中法合拍协议以后,(法国)也有很多专业的影视公司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但是真正能迈出步伐跟中国合作的不太多,都是在观望的。所以像《夜莺》这种电影的出现实际上也是在为推动中法未来电影更多的合作,在做一些尝试,让大家看到这是有前景的,有希望的,也在做一个探索。
票房猛涨34部引进片配额并未增加 新兴网络提供更多可能
虽然近年来中国电影的类型明显多样化,类型元素更稳定合拍片项目也不断增多。但是伊莎贝尔还是认为每年34部引进片份额很大程度限制了中国观众的观影选择。在她看来,中国观众更多的选择是在网络上,网络视频作为电影的后院线市场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电影院的观影人次最高在4000万左右,但是同样的电影网络点击通常会突破5000万次(盗版的点击量更难以估计)。互联网市场逐渐形成电影版权价值实现的的新渠道,照目前发展趋势看,预计到2017年中国在线视频市场规模将会达到366亿人民币。
伊莎贝尔:因为中国市场越来越大,世界的制片人和代理公司都会想和中国合作,不管是合拍片还是希望他们的片子有机会在中国上映。可是虽然中国市场很大,但是进口片的数量并没有相应增长。原来我们法国电影可能每年能在中国发行6部电影,今年可能多一点有11部电影。可是这个数量还是比较少,因为我们法国大概每年有200-250部电影的生产量,只有几部可以在中国发行。发行的片子很多也是法国跟其他国家的合拍片,更多是英语片,而不是我们做最多的影片。现在还有很多法国公司在找更多可能性。
现在中国有新的市场是网络市场,所以有些公司开始在跟中国各种视频网站在谈,看有什么新的可能性。因为电影院可能性不太大,网络和电视的可能性会大点。他们每年也是买了不少的法国电影。网络是一个新的市场,也是一个国际的市场。中国那么大有那么多的观众,有些人要不没有时间去电影院要不时间不合适,所以也是一个好的办法去跟观众交流,就也是蛮重要的。
热钱急切涌入真的是好事?让·雅克·阿诺提醒要看到危险
让·雅克·阿诺:当我6年前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中国影院数量大概是法国的一半,现在中国的影院数量是法国的5 倍以上,这个增幅是非常大的,是现象级的。这个现象有他好的一面也有他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中国的观众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电影院,中国电影人有更多的资金。但危险在于太多的电影都是赶时间拍出来的,质量就不是那么好,这也会影响到中国(电影)整体的印象。你知道钱是珍贵的,当你为电影投了钱,就要尽可能拍出最好的电影,至少要去尝试。我现在看到的危险是,人们对钱感到满意而不是对电影感到满意,导致消费者最终并不喜欢这个电影。
今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50年前法国是欧洲第一个跟中国建交的国家。在法国的教育系统里,中国一直是很特别的,我们一直对中国有强烈的兴趣。当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学校的教育就是中国是个很棒的国家,有很强大的文化根基有非常绚烂的历史,我们也看到今年中法合作有特别多的进步,《狼图腾》算是今年年终的一个“庆典”。但是一切都还是要持续下去的,中国现在还没被特别好的理解,电影院是个让国外的人更了解中国的很重要的地方。现在我在法国聊中国,他们会觉得我像在为中国宣传,其实并没有,我只是在如实描述我在中国的见闻,但他们的印象还停留在60年代。
【谈法国电影市场】
法国电影业现状:电视电影游戏融合 影迷偏老龄不爱3D
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的黑暗困境,21世纪的法国电影在政府的支持和法兰西电影人对各种新商业模式和策略的探索中走向复兴,他们的电影发展经验中有不少值得中国借鉴。这里要特别提到一点是“媒介融合”,因为中国目前也处于媒介融合的趋势之中。在法国电视台会参与到电影的投资和制作,电视和电影互帮互助,很多媒体公司会极力促成游戏与电影、电视的联姻以扩大收入。今年中国热门的游戏IP改编电影热潮【点击查看1905电影网独家解析】,其实在法国已经发展了很久了,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欧洲第三大独立游戏发行商法国育碧(Ubisoft),他们在2011年建立了育碧影业,专门制作自己的游戏改编电影。
伊莎贝尔:法国电影比较特别的地方在于我们有很多的新导演,有20%-30%的我们的影片是新导演拍摄的,我们也有很多女导演。当然我们有不少的商业电影,这个跟中国内地市场很像。我们有一些喜剧片就是偏向国内市场的,然后我们也有很多艺术电影,去了很多的国际电影节。可以说是法国最大的特色,最有名的是我们的艺术片,然后就是喜剧片。
法国电影票房一直在稳步增长,虽然没有中国上升得飞快。我们的观众和你们的观众不太一样,中国观众大部分是年轻人18-28岁之间,法国去电影院看片子的大多是40-60岁的观众,我们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去电影院。以前法国开始用的是月卡,就是你每个月付了费用,然后你想看多少个片子都可以,两个不同的卡有两个不同的公司在做,很多的人就去买这个卡看电影,这个方式也帮我们保留我们的市场。因为法国观众跟中国观众不一样,他们不太喜欢去看3D电影,IMAX也不是很多,因为我们的观众不是那么年轻,有时候你上了岁数要戴眼镜的,你去看3D要戴两个眼镜你会觉得很烦的。
政府强力扶植本土电影 每年近700部片进院线观众选择多样
法国是世界上极少数能以民族电影抗衡好莱坞的国家,这也得益于政府强力的扶持和保护措施。从剧本创作到拍摄融资到后期制作,从合拍到发行放映、融媒支持到海外推广,各个不同环节都有完整的扶植体系,提供津贴、补贴、税收等多样优惠。法国国家电影中心还会对电影票征收特别的附加税(TSA),从每张电影票中抽取11%的税金,总额全部汇入电影产业资助的账户中。所以外国影片在法国表现越好,意味着他们要缴纳越多的钱去扶持法国本土电影发展。
另一方面,法国观众整体较高的观影素质是有原因的,著名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曾自豪地说过:“现在还有哪个国家可以像法国人这样看到世界各国的影片?”每年在法国院线上映的影片数量是中国的两倍有多,每周大概有10-15部新片上映,观众的观影选择是丰富多彩的。
伊莎贝尔:法国从二战之后出现了非常多的美国电影,导致法国本土电影消沉,就需要一段时间让法国电影重新振作。法国的电影局叫CNC,他们找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每张电影票中有一部分的钱是要给到国家的,再由国家给到制片人。这样如果美国电影票房越好,那么他们所要缴付的税收比例就越高,我们就有更多的钱给本土制片人,帮他们拍法国电影。
这样的制度下,不管美国电影每年在法国的票房比例是多少,国家和制片人都可以有钱去拍本土电影,同时也能实现市场的开放性:每年在法国上映的电影是在600-700部之间,也就是每周大概有10-15部新片上映,而且每个电影院放映的片子不一样,这样我们有更多的可能性让观众去选择。比如在巴黎我们有个影业叫UGC公司,他们有个电影院有30个厅,这30个厅同一天里没有任何两个厅是播同部片子的,也就是说,观众到电影院可以有30个电影可以选择,有商业的、艺术的、国内的、国外的,各种各样。而且这些电影什么时候上映是影院自己决定,国家都是不管的。
整体比例上,法国电影占了大概40%。每年在法国发行的美国电影有200-300部,面对那么多的外国影片,还能让自己国家的观众去看自己的片子,这是我觉得法国电影最成功的地方。这样的保护措施,让制片人有安全感。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电影、其他所有外国的电影都可以进入我们的市场,观众也有更多样的选择。
做电影,方式也要浪漫:奥斯卡外语片14部有法国参与
法国向来重视艺术电影,而且这种重视不仅限于对本国艺术电影的扶持,他们会通过支持全世界艺术电影的方法来获取法国在全世界的文化影响力,推广法国的文化价值观。法国电视集团每年会从400部故事片选题中精选60部进行合拍。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与其他国家电影合作政策中,会对合作国提供相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中国像王家卫、娄烨等导演都曾从中获益。
伊莎贝尔:你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今年有83部电影报名参加奥斯卡,其中有14部是法国和法国合拍的。在这14部中有两部是100%的法国电影,可是法国只送了一部,有个非洲国家毛里塔尼亚送了《延巴克图》,这部片虽然导演是毛里塔尼亚人,故事也发生在毛里塔尼亚。今年参加了戛纳电影节,是法国投资法国制作,可这部影片是走了我们法国电影局先期的立项规定的,算法国电影。因为毛里塔尼亚没有特别多的电影,而这部片子是特别好的电影,也代表了他们的文化,导演是他们国家的人,所以他们就选择这部影片。
今年你看中国选择了《夜莺》,故事发生在中国可是是跟法国合拍的,是法国导演执导的。所以在美国做宣传就是法国导演在代表中国,这在法国是很特别的事情,因为我们特别支持合拍。我们也不管是拍在哪里,是怎样的故事。这是法国电影很特别,也是很强的。因为我们不只在拍自己的文化,也在拍对方的文化,因为我们是在做一个好电影,是种特别浪漫的方法。
【谈未来发展】
喜剧电影是主力:投资收益风险低 市场易接受
法国人几乎是在发明电影的同时就开始拍喜剧片,《当代电影》里曾阐述过:“笑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第七艺术问世的时期,卢米埃尔在电影史第一个星期里拍的《水浇园丁》就是第一部试图从观众那里获得笑声的电影。”
21世纪以来,法国电影的票房主力基本都是喜剧片,2009年的年度票房冠军《小淘气尼古拉》、2011年的年度票房冠军《触不可及》、2012年进入年度前五的《追踪长尾豹马修》和《真的不骗你3》、2013年进入年度票房前十的《老师们》都是典型的法式喜剧。
宁宁:大家都知道法国是一个喜剧大国,不光是在中国,可以说是那一代人老少都喜欢的片子,在法国也是票房热度非常高的成功的影片。所以未来我们在项目上可能也会更多的吸取法国喜剧上的优势,然后会做一些喜剧方面的项目。无论从目前的市场需求,还是说目前国际上各种项目的投资收益来讲,喜剧都是投资收益风险性比较低的类型片。
在喜剧方面,现在我们有计划做系列的设计,可能就一下子做三部曲。因为从电影营销上讲抓这样的项目是比较省力的,从投资回报上来讲是比较稳定的,而且系列题材市场接受度也比较高。我们也不想做完《夜莺》之后,别人把我们公司就定位成拍温馨的文艺类型的(笑),我们还是会更注重市场。当然也不是说市场就意味着没有品质,我们是希望把法国这种喜剧的驾驭能力和本身优秀电影品质、专业性结合在一起,做一个纯商业市场化的运作,这个也是我们做《夜莺》项目的一些收获吧。
伊莎贝尔:拍法国喜剧片比较困难的是你不知道这个片子有没有国际可能性,你看两年前的《触不可及》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是为国内观众拍的,那个黑人演员是我们特别有名的电视喜剧演员。他们做的时候也是按特别法国的方式做的,但是没想到大家都能接受。
正筹备反法西斯70周年合拍片 与法国基金有无限合作空间
目前中法合拍电影在规定的中法各占20%投资之外,大部分资金是由中方投入的。对此现象,《夜莺》制片人宁宁直言,其实很多法国基金也有投资外国电影的需求。
宁宁:从投资上也有很多合作可能。我们每一年在法国可以看到的影片当中,其中有17%的影片的投资是来自于合拍体系,它本土的影片是需要跟国外的资本去对接的。法国本身资金也有到别的国家的需求,我们之前做《夜莺》融资的时候,也跟法国的一些基金对接过,下面可能还会从资本、融资方面跟法国有合作,因为他们也有向境外影片投资的需求。比如说我们有一部国产影片,剧本非常好,明摆着在中国就能挣好几个亿的,那我们会巧妙地融入一些法国的因素。法国的资金他也愿意加进来,因为毕竟中国市场就在这摆着,它就6千万人,我们这儿12亿人,所以他资金是有这方面需求的,所以未来这可能是一个发展的方向。
现在我们是有一部和明年反法西斯70周年相关的题材,是讲中法爱情的中法合拍片,根据二战时候真实的历史故事改编,也是一个法国历史上的空缺,这在法国历史上讲也是不可忽视的大事件。这个片子也是在中国拍摄,要请法国导演。因为现在从整个项目的操作上来讲,法国导演的驾驭能力可能更加符合这个项目,那么我们可能会找一位法国相对偏商业方面的导演,这已经有基础的剧本了,还在修改中。
两国院线都需要更多对方电影 “好项目”必须优先于“容易钱”
谈到未来合作的关键,伊莎贝尔再次提到了院线电影,在她看来电影制造出来是为了在大银幕上放映的,但是目前中法两国各自院线上映的对方的影片都不多,作为负责法国电影电影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工作的法国电影联盟大中华区代表,伊莎贝尔非常希望有更多的法国电影可以出现在中国的银幕上。
伊莎贝尔:除了合拍还有发行方面,就是我们两个国家能够发越来越多对方的影片,你们有些蛮重要蛮有名的中国的影片,法国观众没有看过不了解不认识,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我们也有一些的特别有名的影片拿了很多的奖,可是在中国就是没有机会再电影院放的。虽然电视和网络传播也是很重要的,可是电影也是为了一个大银幕拍的,所以我真的希望是在我们两个国家的电影院能够放各种各样的,有多样可能性艺术和商业的。
专注电影本身制作的阿诺导演则进一步强调不要被“容易钱”迷惑。艺术追求与商业成功二者并不相悖,但是不能单纯为了钱去拍片。
让·雅克·阿诺:法国官方是非常开放的,他们会推动并促成各种合作。我跟法国大使馆的人非常熟所以很了解,他们对中国很感兴趣。但有一点很重要,合作还是要找到对的项目,而不是就单纯想说要赚“容易钱”,这是错误的。有好的项目自然会吸引到钱,而不是说为了要钱而去做项目,千万不要这么做。
基美影业董事长高敬东对未来中法合作的看法进一步补充了阿诺导演的观点,在他看来,真正可以成为经典的电影必定是能够触动人类共通情感的。
高敬东: 你如果看我们的合作伙伴就会知道,我们是非常崇尚独立电影艺术化,或者说艺术电影独立化的。我们希望电影里有些思考和关怀的东西在里面,因为人类的情感是相同的,你只有有了这种东西你才会真正的去打动观众,才有可能去变成经典电影,比如我的合作伙伴吕克·贝松,他是一个做经典电影的人,他的电影经常你可以看上十年。像我每一年都会看一遍《这个杀手不太冷》我每年看完感受都不一样。
基美影业其实一直在跟国内优秀导演交流,纯艺术电影上也看看怎么合作。我们希望把我们现在拥有的、在国际上的资源和平台跟中国优秀的创作者们对接起来。起一个桥梁作用,能够让更多年轻优秀的导演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借助我们的商业平台和我们对国际市场的理解去做出新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