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十大海外佳片:“为奴”登顶“阿黛尔”获赞
2014.01.17
来源:1905电影网
电影网专稿 又值年终岁末,电影网为您甄选出十部海外电影佳作。2013年的世界影坛风起云涌,科幻、特效大片占据主流市场,文艺佳作层出不穷。《地心引力》带来3D技术的新突破,《美国骗局》众影星齐飙演技,《为奴十二年》揭开美国黑奴制度废除前的黑暗一页,《阿黛尔的生活》则细腻刻画同性之爱,带来不一样的观影体验。这些电影用不一样的视角,讲述着令我们感动的故事。
电影网2013年度海外十大佳片:
1、《为奴十二年》
2、《醉乡民谣》
3、《阿黛尔的生活》
4、《华尔街之狼》
5、《地心引力》
6、《蓝色茉莉》
7、《美国骗局》
8、《起风了》
9、《疯狂原始人》
10、《7号房的礼物》 【——>遗珠看这里哟】
下一页 Top1 《为奴十二年》:黑奴版《肖申克的救赎》
Top1 《为奴十二年》:黑奴版《肖申克的救赎》
上榜理由:导演史蒂夫·麦奎因继《饥饿》之后的又一次高品质之作,用白描和诗性的语言再现美国奴隶制度覆灭前的黑暗一刻。从多伦多电影节拿下人民选择奖开始,该片就在好莱坞颁奖季上大放异彩,斩获多个奖项,更在近日结束的金球奖上夺得最佳剧情片。而在刚刚宣布的奥斯卡入选名单中,影片强势入围9大奖项,有望成为今年奥斯卡奖的大赢家。
票房成绩:5165万美元
推荐语:非裔英国导演史蒂夫·麦奎因带来的黑奴题材史诗作品,美国南方蓄奴州虐奴的历史在导演宛如手术刀般的犀利目光下层层剥离,历史污点呈现它的原始力量。这种力量强韧、生机勃勃,令人不忍直视。
影片节奏紧凑、快捷的叙事和旁白里缓缓流淌的民间歌谣构成了两种极端的情绪,这两股情绪在黑奴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交织推进,将人性经历的磨难用最温和的方式呈现。这种温柔的力量比赤裸裸的杀戮更加撼动人心。
《为奴十二年》和《被解救的姜戈》题材相似,如果说“姜戈”为黑人斗争题材开启一扇大门,那么,《为奴十二年》不但推门而入,更快速地通过这道窄门,扼住黑人族裔命运的喉咙。巧合的是,2013年正值《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签署150周年,从林肯到奥巴马,对于终结美国奴隶制度、开创平等权利诉求的希望之路而言,在这一年推出《为奴十二年》或许再合适不过。
影片还为2013年影坛贡献了最卓越的群戏表演。男主角切瓦特·埃加福特用精湛的演技展现了一个人为了获得自由和尊严而做出的抗争。而饰演大反派--恶毒奴隶主的迈克尔·法斯宾德,则以逼人目光和动辄咆哮的嘴脸尽情表现着他奴隶主的残酷本质。制片人布拉德·皮特和他名下的Plan B公司为《为奴十二年》的公关贡献很多。布拉德·皮特运用他在好莱坞圈子里的人脉,让更多影评人和从业者看到了这部几乎完美的黑奴史诗。
影评人评论:
肥内:虐人和自虐其实没有太大分野。(肥内:《看电影》专栏影评人,迷影网特约影评人,台湾电影资料馆活动主持人)
小编评论:
小果果:本片从一开拍就展现出导演史蒂夫·麦奎因的野心,种族冲突题材正合奥斯卡评委的胃口,真是鸡贼。
下一页 Top2 《醉乡民谣》:一曲民谣黄金时代的挽歌
Top2 《醉乡民谣》:一曲民谣黄金时代的挽歌
上榜理由:性格导演科恩兄弟力作,一曲美国民谣黄金年代的挽歌。讲述一个失意音乐家在浪潮中找到真我,找到真爱的励志故事。
票房成绩:948万美元
推荐语:科恩兄弟讲述小人物在大时代中寻找真我的励志故事。美国1960年代民谣运动汹涌,众多乐手你方唱罢我登场,浪潮褪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音乐人扛着民谣的大旗,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感悟。
“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浪潮的一份子”。为了追忆这段音乐史上的这段记忆,剧组辗转纽约多个地标性小酒馆进行实地拍摄。奥斯卡·伊萨克饰演的男主角身穿破旧的皮夹克,抱着一只猫咪,和他的音乐梦想一起流浪。科恩兄弟深知“极简”和“繁琐”之间的辩证关系,用简单的人物、忧郁的眼神来塑造了一个卑微而积极向上的小人物。
影片中戏剧冲突极少,像一首散文诗记录着那个时期的困惑、迷茫、无奈与悲伤。摄影机静静地伴随着主角,在一段又一段美妙地演唱中,呈现他心理状态的微妙起伏。出色的摄影提升了整部电影的水准。《天使爱美丽》摄影师布鲁诺·德尔邦内尔用光影塑造了一个如梦境般诗意的时空。在落魄人生与辉煌时代的光影交错中,科恩兄弟为不可追回的黄金时代献上一曲悠扬挽歌。
下一页 Top3 《阿黛尔的生活》:影展订制爱情片 社会思潮的幸运儿
Top3 《阿黛尔的生活》:影展订制爱情片 社会思潮的幸运儿
上榜理由:2013年度最出挑的影片,导演用两个女孩的禁忌之爱揭示人与人之间身份、社会地位不平等的现实。影片令人心跳的情色场面也也成为争论焦点。无论从猎奇还是拓展电影表现题材的角度,《阿黛尔的生活》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票房成绩:729万美元
推荐语:作为2013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的获奖片,讲述同性之爱的《阿黛尔的生活》获得了全球媒体和奖项的特别关注。影片借用一对少女的相恋故事讽刺西方社会中的身份、地位的不平等。导演涉猎此类题材的勇气固然可嘉,但专为电影节订制的野心和满足世人猎奇心态的动机却依稀可见。
影片用三个小时的长度描述了两个少女之间青涩朦胧的恋情,无论是对阿黛尔面部表情的频繁特写,还是夸张大胆的性爱场面展示,都彰显了导演为影展“订制电影”的野心。影片中几段肌肤相亲的内容,根据两个女孩的关系亲疏,呈现或亲密或脚力的姿态,令观众清晰地看到爱情的发展、高潮和谢幕。
导演阿布戴·柯西胥作品不多,却部部获奖。《谷子和鲻鱼》和《黑色维纳斯》同样关注的是少数族裔社会身份的不平等。《阿黛尔的生活》在这一话题上进行深挖,轰动了法国电影界。恰好2013年,全法国上下为是否通过“同性婚姻法”而争论不休,影片的上映和获奖赶上了这次史无前例的社会思潮,应该说,《阿黛尔的生活》是历史车轮前进中的幸运儿。
影评人评论:
肥内:导演这回不仅迷失在形式之中,也迷失在窥淫的快感中。
何小沁:其实还是更喜欢《谷子和鲻鱼》,但两片有共同特征:社会问题,手持摄影,细腻真实冗长的生活场景,以及若干如坐针毡的长镜头。两名主演非常棒,从神态到躯体,极大满足了视觉好奇。
小编评论:
Coie:就是随心、感性、真实、热烈、纯粹的生活和爱情,柯西胥镜头里的情感非常锐利细腻。
Top4 《华尔街之狼》:“小李”贡献"神演技"
Top4 《华尔街之狼》:“小李”贡献"神演技"
上榜理由:“小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贡献“神演技”,马丁·斯科塞斯重回《无间行者》巅峰。影片是二人第五次强强联手,虽然影片揭露华尔街黑幕,在上映时饱受争议,但“小李”狂飙式的演技、马丁·斯科塞斯对人物的细腻刻画还是得到肯定。
票房成绩:1.18亿美元
推荐语:“小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为影片贡献了自《泰坦尼克号》以来的最佳演技。他小李用狂飙式的演技和狂轰滥炸般的语速塑造了一位华尔街最具争议性的人物,马丁·斯科塞斯通过这一人物侧面描绘了那个时代的荒诞和疯狂。
《华尔街之狼》卖力描写股票经纪人炒股上瘾之后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马丁·斯科塞斯无意从道德高度对这些行为做判断,用冷静而节制的镜头记录股票经纪人从“人上人”跌落成“阶下囚”的过程。
马丁·斯科塞斯用赛车电影般的节奏、精致的细节表现的依旧是普通人对生活本质的质疑。《华尔街之狼》中,小李饰演的股票分析师的罪是贪婪;《好家伙》中亨利害怕平庸,至于《愤怒的公牛》,则表达的是欲望膨胀对人性的摧残。《华尔街之狼》延续了这一命题,并将小李带到了离奥斯卡小金人最近的地方。
Top5 《地心引力》:3D技术新标杆 关照人类生存困境传递正能量
Top5: 《地心引力》:3D技术新标杆 关照人类生存困境传递正能量
上榜理由:极简太空片,对电影语言和3D技术的带来突破性贡献,拓宽电影艺术的可能性。
票房成绩:6.75亿美元
推荐语: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执迷于讲述人类挑战生存极限的故事。前作《人类之子》探讨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地心引力》则把这一命题扔上外太空。《地心引力》在极度简洁的叙事和繁冗绚烂的太空场景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用绚丽梦幻的光影打造一场绝境冒险之旅。具有开创性的3D特效超越了《阿凡达》,成为电影史上的新标杆。
《地心引力》在电影技术上无懈可击,堪称继《2001:太空漫游》之后最具质感的太空片。影片突破了将人物主观镜头与场景展示镜头整合的惯例,用大量的主观镜头将观众代入角色情景中,体验“失重”的眩晕感、感受太空的静谧和美轮美奂。
影片上映后,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情节遭到质疑。导演则认为,他的重点并不是在讲故事,《地心引力》展现人类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无边。导演用最华美的画面告诉人们,勇气和自信是绝境生存的力量源泉。
影评人评论:
何小沁:从故事层面上说真没啥,太简单,太商业。不过摄影和特效确实叹为观止,行云流水的开场长镜头,令人窒息的太空美景,扑通的心跳声,失重的小物件,坠落的燃烧物……都十分动人,大银幕体验绝佳。
大奇特:故事很通俗,但第一场19分钟长镜头酣畅淋漓。布洛克脱去太空服的一场戏,让我想到了《太空英雄芭芭丽娜》里简。方达的脱衣戏,从笨重的外壳到肉体的原生态,两部影片都是一种女性美的展示。《地心引力》中褪去太空服的布洛克,像熟睡的婴儿一般。(大奇特:迷影网特约影评人)
基督山伯爵:纯技术的胜利,所谓的内涵完全是文艺青年们想多了。
小编评论:
LUKE:剧情有硬伤,但好久没有手心出汗的感觉了。
Top6 《蓝色茉莉》:“女王”凯特·布兰切特的独角戏
上榜理由:凯特·布兰切特饰演虚荣而脆弱,精神濒临崩溃的中产阶层女性角色支撑起整部影片,伍迪·艾伦重返严肃正剧。
票房成绩:9468万美元
伍迪·艾伦多年搭档--老戏骨黛安·基顿在金球奖颁奖礼上说,伍迪·艾伦为美国电影贡献了很多出色的女性角色。《蓝色茉莉》也不例外,女主角的饰演者凯特·布兰切特用演技和个人魅力撑起了影片。
从叙述方式上来说,《蓝色茉莉》是部朴素的、感性的作品。影片的叙述完用女主人公的思路作线索,她不断地强迫自己接受惨淡的当下,徒劳地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这些回忆碎片像呼吸一样起伏,而她的幻想与幻想的破灭也都顺着这股韵律起起伏伏,带着自己逐渐陷入生活的深渊。伍迪·艾伦很久没有拍摄严肃的正剧,《蓝色茉莉》无疑是一部女性命运的独角戏。
也许是女主角的戏份过重,影片的剪辑略显突兀。虽然细节考究,但总体乏善可陈。伍迪·艾伦三十年前就揶揄、讽刺中产阶层价值观,《蓝色茉莉》在这一点上依旧是老调重弹。三角恋、中产阶层的失落、劳工阶层的知足常乐…这些元素对于伍迪·艾伦来说,已经驾轻就熟。大概因为年岁已高,导演对演员的掌控力衰退,依靠凯特·布兰切特的演技和对情节剧的烂熟于心奉献了这部讽喻佳作。
小编评论:
砂糖白:伍迪·艾伦的碎叨加上女神布兰切特就足够美好。
下一页 Top7: 《美国骗局》:一场华丽的复古秀
Top7 《美国骗局》:一场华丽的复古秀
上榜理由:精彩的群戏,性格丰满的人物和充满黑色幽默的的台词令影片成为最不能错过的佳作。
票房成绩:1.29亿美元
推荐语:自从《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获得好莱坞颁奖季亲睐之后,导演大卫·欧·拉塞尔找准了评委们的口味:豪华演员阵容、优雅的对白、情绪微妙的群戏以及精致的复古服装、弥漫着上层社会忧伤气息的爵士乐…《美国骗局》将这些元素精心包装,为颁奖季上了一道令人无法抗拒的主菜。
从故事情节的角度说,《美国骗局》并没有太多新意,“骗局”只是幌子,人物之间的智斗和情感角力才是导演表达的重点所在。这一点令人想到马丁·斯科塞斯的经典作品《好家伙》或是《赌场风云》。对于质疑之声,导演毫不避讳。《美国骗局》从画面风格到配乐品位,都有马丁给他的灵感。
虽然影片的原创力不足,但是其鲜明的人物刻画、充满黑色幽默、针砭时弊的犀利台词和几位实力派明星--克里斯蒂安·贝尔、艾米·亚当斯、布莱德利·库珀、詹妮弗·劳伦斯、杰瑞米·雷纳、罗伯特·德尼罗的卖力演出,都让《美国骗局》成为2013颁奖季不能错过的光影大餐。
小编评论:
砂糖白:喜欢大卫·欧·拉塞尔的风格,看似是小事情却很真实,在无奈、痛苦中又带有一丝希望和温暖。整个影片的故事背景、复古造型、几大演员人选都十分讨巧。
下一页 Top8 《疯狂原始人》:古老家族图腾带来的感动
Top8 《疯狂原始人》:古老家族图腾带来的感动
上榜理由:福斯公司年度力作,将当代生活细节带入远古人的生活情境,想象力和原创力值得鼓励。
票房成绩:5.87亿美元
推荐语:工整的好莱坞流水线动画片。将美国人最信仰的家庭制度放置在远古的新奇背景中。导演用“家庭图腾”来比喻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应该说,导演找到一种新颖的方式包装家庭这个古老的主题,并获得了商业成功。
《疯狂原始人》将当代美国人的生活细节“移植”到远古时代。比如将原始人一家的捕食活动变成一场橄榄球大赛。这些鲜活有趣的情节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至于两代人的隔阂,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略显平凡的笑料和庸常的场景中间,让一个父亲渐渐发现自己的缺失,找到自己的定位,重新回归家庭。影片贡献了一个彪悍的“女汉子”形象,她身壮如牛,对自己的信念坚信不疑。这一角色也成为2013年度好莱坞最时髦的角色。
《疯狂原始人》是一部平凡但给人感动的电影,它唤起了人们内心对家人的思念,对家庭生活的渴望和热情。导演召唤了古老的家庭图腾,感动了背井离乡的现代人。
影评人评论:
基督山伯爵:没有坏人照样可以有精彩的故事。
大奇特:工整的好莱坞动画片。以旅程为背景,维护家庭圆满为己任来探讨两代人的隔阂。胜在合家欢的人物,和温暖人心的家庭主题。
小编评论:
Henry:好看的动画片,节奏控制的很好。全程无尿点。
熊小白:用一个复杂、有趣、有情调的故事讲述家庭的重要意义,惊险而感人。
下一页 Top9 《起风了》:宫崎骏的“乡愁”小情歌
Top9 《起风了》:宫崎骏的“乡愁”小情歌
上榜理由:日本电影大师宫崎骏的“收官之作”,讲述个人回忆的“私电影”遭遇外媒过度解读。
票房成绩:1.12亿美元
推荐语:宫崎骏使用了一个他并不熟悉的题材--历史现实题材。如果说,他以往的作品用童趣的方式讽刺人性丑陋一面的话,《起风了》将视角从“关照世人”缩小为“个体记忆”,影片描摹的是大师自己的乡愁。
影片上映之后,由于片中涉及战争问题引发了日本媒体的两极评价,电影不断被误读。其实影片表达的,是一个小人物在大时代巨变前的无力感。宫崎骏成长在战后的日本,物质生活的匮乏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美好的梦想似乎只能停留在梦中。影片中的主人公二郎俨然是宫崎骏自己的化身:一个想远离世俗、制造完美飞机的工程师。影片中的主人公品尝着事业失败的苦涩,导演宫崎骏近期也饱受媒体争议的困扰。
如果说,动画片再现的是被提纯、抽空的善良世界,那么宫崎骏用他的梦想和乡愁填满了这部简单的电影。《起风了》是宫崎骏抒发自己“乡愁”的小情歌,再无其他。
小编评论:
暖晴:小清新风格,融爱情与大环境,价值观有争议。
二花:宫老爷子从未让人失望,之前不会,今后也不会。
下一页 Top10 《7号房的礼物》:一桩关于父爱的“社会童话剧”
上榜理由:2013年度韩国最催泪电影,讲述一桩关于父爱的“社会童话剧”。
票房成绩:9140万美元
推荐语:影片在韩国上映时,在赢得票房的同时更赚足了观众的眼泪。韩国电影利用好莱坞类型片的起承转合的套路之余,不忘加入催泪戏码,这些元素加上片中女孩对“爸爸去哪儿”的声声控诉,融汇成2013年度韩国的头号催泪大片。
这部韩国的年度催泪大片在人物设定上和《我是山姆》颇有些类似,但是在故事走向上却大不相同。世俗的偏见、先入为主的偏执、无奈而麻木的人群以及权力的庇护制造出了一起冤案。不过,影片在反思法治社会的同时,导演并没有忽视人性的美好。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原本是恶贯满盈的牢房,成为了人人为善的天堂,而作为法治社会而存在的自由世界,则变成了黑暗肮脏的地界。美好的七号牢房,可爱的一群做了错事的成年人,以及有道德、有良知、有爱心的监狱的公务员们,一起成就了一桩令人潸然泪下的“社会童话剧”。
小编评论:
豆豆安:催泪大作感动的不行,能够细腻洞察到人性的特点和心理特点。
暖晴:韩式催泪大片,父女情感人至深。
Someone:表演的太好了,情节打动人心。
Henry:催人泪下的一部影片,演员演技了得,冤狱事件各国都一样,拍出来观众看了普遍比较糟心。
下一页 十大佳片外的遗珠:
十大佳片外的五部遗珠
(注:文中票房数据来自权威网站mojo,由于多数影片还在放映,文中数据并非最终票房成绩。)
十大佳片外的五部遗珠
以上为大家精选出十部佳片,但也有一些电影在故事、题材或表现方式上有突破,但整体水平尚未达到“年度佳作”的水准。于是,小编为大家挑选出五部“遗珠”作品,快来看看哪一部是你的心头好吧。
《白宫管家》:美式主旋律黑人电影
美式主旋律电影,讲述黑人视角下,美国黑人族群翻身的故事。奥斯卡影帝福利斯特·惠特克演技一流,塑造出一位性格隐忍的老管家的形象。故事情节中规中矩,对黑人题材的挖掘无过无功。
导演丹尼斯·李钟情于剖析底层人的生活,《珍爱》,《报童》以及这部《白宫管家》,以一个白宫管家服侍美国前后八位总统为主线,实则讲得还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史。也许因为电影太过匠气,并没有得到奥斯卡奖评委团的重视。
《招魂》:复古恐怖片夺人眼球
美国恐怖片近年来一直用压低成本的方式来赚取票房,有创造力的作品泛善可陈。《招魂》利用1970年代经典恐怖片的元素来包装简单的剧情,用室内剧般精巧的镜头设计来展现惊悚瞬间,大片质感的音效设计增强了惊悚氛围。
影片最厉害的一点,就是将黑暗的画面、恐怖的故事赋予了一个温馨的结局:亲情战胜恶灵。出人意料的结局将观众紧张的心灵放松下来,并获得难得的心灵抚慰,这是导演詹姆斯·温高人一筹之处。
《编舟记》:“职人精神”的完美呈现
一本最少需要十五年才能编好的字典,和一段需要维系一生的感情。残酷的人生和温柔的爱情,构成了这部影片专心刻画的两件事。爱情和事业貌似“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位主人公用真心和互相学习的心态走过一生。字典的编撰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过程,远离尘嚣,用恒心和细心搭建起心中最权威的字典。影片中的编辑部更像是“世外桃源”,一班专业人士用一辈子去钻研一本字典,人与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和利害冲突,有的只是文化的传承和对文字世界的坚守。《编舟记》堪称对”职人精神“的最佳阐释。
《囚徒》:“金刚狼”首演慈父
影片结尾阳光,并带给观众们思考的空间。面对事件的真相,更能让观众觉得震撼。在鼓吹个人英雄主义及暴力解决犯罪的好莱坞,本片带给人的思考也更加意味深长。可能由于题材过小,影片在好莱坞颁奖季未有重量级收获。
《弗鲁特维尔车站》:接地气的独立电影精品
奥斯卡影帝福里斯特·惠特克投资拍摄的独立剧情片,获得2013年度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黑人男青与警察的冲突中遭到误杀,由此引起社会不同族裔之间的矛盾。影片的视角而冷静,采用倒叙来让观众参与到叙事之中,对男主人公的悲剧有一个个人判断。
对一部处女作来说,导演对影片的掌控力令人佩服,不过,导演精心设计的一些细节过度描述了被害者的善良,引发观众对他的同情,因而有失偏颇。
策划/电影网新闻组 文/熊小白
[1905电影网]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