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电影资讯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试映 专家:主旋律新突破

靖宇 2013.06.14 来源:1905电影网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导演陈力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主演孙维民
电影网讯 6月13日,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举行试映研讨会,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电影评论家路海波、高尔纯、李梦学等人莅临现场,与影片导演陈力和主演孙维民就影片的意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几位专家一致认为,《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塑造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情的总理形象,拉近了领袖和群众的距离,是主旋律影片的一个新突破。


研讨会现场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为调查三年自然灾害来到河北革命老区,与那里的老乡之间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当天,经历过那个困难时期的老专家们在评论影片之前,纷纷回忆起了当时的历史。导演陈力也透露,为了让影片更加真实,剧组也来到河北革命老区,从群众那里获得了第一手资料。“那里的老乡谈论起周总理都泪如泉涌。”陈力说。
 
    评论家路海波表示,在看影片的时候曾经多次流泪,他盛赞影片“传统、扎实、感人”。“这部影片能够引起老一辈人的共鸣,让他们感觉自己离周总理又近了一步。影片同时也能让年轻人领略到伟人的风采及其灵魂发出的光彩。”李梦学认为,影片采用摄影师第一人称的拍摄方式,更能拉近观众与角色的距离,用平实的影像塑造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情的领袖想象。
 
    专家高尔纯表示,现代主旋律影片的故事大多已经被写过,剧本也越来越难写。《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则因为“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拉近了领袖与群众的距离,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而达到了主旋律影片的一种创新。“本片讲的是群众‘讲真话’的故事,而讲真话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东西,影片达到了用历史关照现实的目的。”
 
    在片中出演周恩来的特型演员孙维民在谈到角色的塑造时表示,每一次扮演伟人都应该认真准备,而不是因有外型优势自由发挥。“一个演员应该是演什么像什么,而不是像什么演什么。每次演伟人,我都会认真的做准备,尽一切努力缩短自己与角色之间的距离。”

电影评论家路海波
 
中国电影出版社副总编辑李梦学


著名摄影师梁明
 
    6月13日,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举行试映研讨会,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电影评论家路海波、高尔纯、李梦学等人莅临现场,与影片导演陈力和主演孙维民就影片的意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几位专家一致认为,《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塑造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情的总理形象,拉近了领袖和群众的距离,是主旋律影片的一个新突破。



学生代表前来参加研讨会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6月13日,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举行试映研讨会,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电影评论家路海波、高尔纯、李梦学等人莅临现场,与影片导演陈力和主演孙维民就影片的意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几位专家一致认为,《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塑造了一个充满人性和人情的总理形象,拉近了领袖和群众的距离,是主旋律影片的一个新突破。

图/钱佳忆 文/靖宇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