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指数:全球动画电影票房第一 魔童出圈又出海!
这个“魔童”,出圈又出海!
1905电影网专稿 据M大数据统计,截至目前,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总票房为201.32亿元,总出票4.22亿张,全国院线放映总场次达2063.3万场。
【一周M指数榜单】
M指数-市场指数TOP3
第一名:《哪吒之魔童闹海》
第二名:《唐探1900》
第三名:《熊出没·重启未来》
M指数-口碑指数TOP3
第一名:《哪吒之魔童闹海》
第二名:《花样年华》
第三名:《熊出没·重启未来》
M指数-传播指数TOP3
第一名:《哪吒之魔童闹海》
第二名:《唐探1900》
第三名:《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一周M数据观察】
本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市场指数、口碑指数、传播指数均位列第一,本周票房38.37亿,票房占比84.08%,进入全球影视票房第十。该片目前累计票房不断突破影史新纪录。
2月13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率先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上映,并于2月14日在北美市场开画。从上映影院的数量来看,澳新市场118家、北美市场超700家,刷新了国产电影近20年来海外影院的排片纪录,不少影院甚至一票难求。
据M数据统计,《哪吒之魔童闹海》迄今在北美、澳新两大市场的票房合计为1059.9万美元,电影总票房已于今日超过《头脑特工队2》,位列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榜首!
此外,M指数各数据系统榜单前三中唯一一部非春节档电影——《花样年华》,位列口碑指数第二。该片在周内上映,上海首映礼、北京映后交流等活动有多位影人到场宣传助力,拉高了影片网络传播热度。
同样作为本周的新片《美国队长4》口碑欠佳,上映首周票房仅7657万,M指数榜的各项指标均不在前列。曾经的超级IP,如今变成“无聊”的续作,让大家看到一个IP在续作开发中面临的困境——如何在延续经典的同时,注入新的活力与创意,无疑是《美国队长》系列乃至整个漫威宇宙需要深度思考的命题。
【一周M数据评析】
本周我们邀请到了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马若驰为我们评析一周大数据。观察本周的电影市场,呈现出以下两大特点:
续作IP电影发力
本周在元宵节和周末假期的双重加持下,电影票房持续走高,截至2月16日,年度票房突破200亿大关,刷新中国影史年度票房最快破200亿纪录,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以59.4%票房占比强势领跑。
值得关注的是,本周票房排名前五的电影均为系列续作,凸显IP化趋势。从产业视角看,续作电影具有“预存观众基础,降低宣发成本”、“复用世界观架构,节省创作资源”和“共享数字资产库,压缩制作周期”三重优势。
但IP续作也呈现两极特征:《哪吒之魔童闹海》凭借技术创新与文化内核实现情感共鸣;《唐探1900》依托成熟IP增强市场热度。但同档期《美国队长4》票房疲软,暴露出工业化生产带来的审美疲劳风险。这启示未来的IP续作创作需平衡内容创新、技术应用与产业协同,避免陷入“续作依赖症”。
国产动画电影发展
本周《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120亿,在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中位列第二,IMDB评分高达8.4分,爆米花指数达到99%,这标志着国产动画电影在制作成熟度和市场接受度上达到新高度,也给将在本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带来一些启示:
1
叙事革新
比如,动画电影《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借《西游记》背景从小妖视角展开,通过微观叙事引发共情。
2
文化深挖
电影《大鱼海棠2》在延续前作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情感表达,避免“为续而续”。
3
技术攻坚
电影《聊斋:兰若寺》作为一部追光动画的新作,在技术上的突破是保障其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春节档影片的长尾过后,如何确保高质量影片的持续供给,如何通过头部商业片带动各类型、题材、体量的影片多元发展,是未来产业更要关注的问题,期待从业者们能够乘势而上,助力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本周好片推荐】
本周推荐新片《诡才之道》:
电影《诡才之道》由徐汉强执导,是《周处除三害》监制的又一口碑力作。
《诡才之道》表面上是一部恐怖喜剧,但它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逗趣和惊吓之中。相反,影片通过一个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探讨了关于自我认同、人际关系等深层次的社会议题。电影中的“鬼后”凯萨琳为了不被时代淘汰,不得不拼业绩、刷KPI……最终却发现,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自我接受。这种温情的内核,使影片在轻松愉快的表象之下,蕴含了更加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