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了不起的《长空之王》 了不起的中国空军试飞员!

杨卓 2024.02.25 来源:电影频道

1905电影网专稿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们明知危险却又要以身犯险,用性命试出飞机性能的极限,这一群人便是试飞员。

在中国空军成立的74年里,180余型、22000余架国产飞机的试飞背后,有500多次重大险情和32名试飞员献出的生命。

刘晓世执导,王一博胡军于适领衔主演的电影《长空之王》中,影片首次聚焦中国空军试飞员不被世人所知的故事。

图片《长空之王》 海报

能完成这部庞大的军事题材作品,得益于导演刘晓世与航空的不解之缘。

刘晓世在航空工业工作过15年,他见证了许多新型空军装备、海军航空兵装备、陆航机型的诞生,这些经验和经历,构成了《长空之王》的诞生基础。

在这个行业里,试飞员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那么,什么是试飞员? 

试飞要做的是挑战极限。需要模拟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飞行员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他们在极限的环境里,面临极限的身体条件,要保持清醒的思考和敏锐的操作,用肉身的极限探索钢铁的极限,用智慧、勇气甚至生命去划定和拓展战机性能的边界。

“想要试出新飞机的极限,首先要突破自己的极限。”

电影《长空之王》纪实性的、全过程揭秘合格的试飞员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试飞员需要高超的飞行技术、深造航空理论与试飞理论知识,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需要克服生理极限。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试飞员们必须接受大量突破生理及心理极限的训练。

例如转椅、过载、盲操作,甚至酷热极寒等测试,探索自身的极限边界。

试飞员的伟大不仅是一个人的“向死而生”,更是一代代试飞员用生命铸造出空军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胡军饰演的王挺说:“以前第一代试飞员那是勇气型的,拿命来换数据,咱们这一代呢,是技术型的,拼的是操作技能,新一代试飞员,是专家型的,不仅是飞得好,还有扎实的航空理论功底,能够参与飞机的研发设计。”

影片中三代试飞员的不同形象都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我是试飞局082号试飞员,雷宇!代号,舒克!”

王一博饰演的雷宇青涩、倔强、热血、坚韧、勇敢,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逐渐真正成长为新一代试飞员战士。

王一博饰演的雷宇、于适饰演的邓放等队员,浓缩了众多新一代试飞员的影子。他们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精湛的实操技能,有忠诚果敢、能打必胜、视野开阔、认真钻研等诸多优点。

胡军扮演的张挺代表了第二代资深试飞员。

他们操作精湛,临危不惧,无论是多恶劣的环境,多危险的状况,张挺都可以成功起飞降落,数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在试飞员烈士公墓里英勇牺牲的试飞英雄是最为艰辛的第一代试飞员。

用自己的命和勇气,在外国专家从中国撤走之后,仍然飞出了中国几代战机,用生命浇筑生命堡垒。

虽然三代试飞员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形象,但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着热血和理想,他们不惧死亡,无愧于自己的职业与身份,以血肉之躯铸梦蓝天。

除此之外,电影还展现了无数幕后团队的研发人员,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着青春与热血。 

飞机设计师、工程师、捆伞师、军医甚至家属,无数幕后团队的研发人员,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说起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影片核心,刘晓世说:“我想拍一个故事,让观众知道中国航空装备的进步有多么不容易,也让大家了解到背后有这样一群伟大且无私的人。”

从歼-5到歼-10,从空警-2000到歼-15,从歼-20隐身列阵再到轰-20蓄势待发,空军装备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试飞员们及幕后研发团队强军报国的卓绝奋斗。

2月25日17:50,电影频道播出电影《长空之王》,一起了解新时代空军试飞员,揭秘最先进战斗机诞生背后的故事,为这群空中英雄而振奋与动容。

文/杨卓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