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

专访马浴柯 | 这次终于轮到“尖沙咀段坤”了!

青果 2023.12.23 来源:1905电影网
时长:03:21      建议WIFI下打开

1905对话|他是《扫毒》的段坤,更是《怒潮》的导演马浴柯

1905电影网专稿 电影《怒潮》上映至今,票房破亿,平台对此票房的预估也随之上涨,对于一部新人导演的作品而言,已属不易。

导演马浴柯从2013底开始筹备这个故事,彼时的他刚凭借电影《扫毒》一角,成为大家心中独一无二的“段坤”。在执导的新作《怒潮》中,他找来《扫毒》中的搭档“张子伟”张家辉,毕竟对方那句,“段坤我吃定了”一度成为流行语。

时隔多年的再合作,外界看来是“和解”,但更多也是巧合,适合。

“挺紧张的。”马浴柯在接受1905电影网的采访恰是电影首映次日,前一天的首映活动,跑厅、扫楼……虽然各种宣传方法过往都经历过,但此次以导演身份参与,尤其是在上台前,自己站在影厅前看着最后滚动的片尾字母,“那个感觉又幸福又忐忑,很微妙。”

《怒潮》是马浴柯作为导演的起点,为此筹备多年,他找了不少编剧参与,也找过《扫毒》导演陈木胜请教。甚至在电影上映前,他第二部导演作品《重生》,已经杀青完成,几乎延续了《怒潮》的原班人马。

《怒潮》背后创作艰辛难以言表,只是对于导演马浴柯而言,这部成片完成了他的预期吗?

「创作」

熟悉马浴柯的观众可能知道,他是《扫毒》里的段坤。

事实上,他的表演经历可以追溯到他9岁时出演的《非法持枪者》——其父亲马洪恩是甘肃省话剧团演员,也是那部电影的演员之一。

不管是家庭环境,还是童年经历,马浴柯心中始终有股气,“对电影的敬畏之心。”在整个成长过程里,他在剧组当过场记,慢慢成为群演,再到后来各种电影中的配角,但在他心中,始终有个缺口。

做导演,将被动变成主动,成为马浴柯填补这个缺口的点。于是,2013年,他开始尝试自己做剧本,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虽然当年因为《扫毒》让他小有名气,但放到大市场上,自身商业价值并未得到肯定。

这个过程中,他用自己的片酬找编剧写剧本,期间也找过《扫毒》的编剧谭惠贞,以及其他合作过的编剧来帮忙,“但大家始终没有达到一个契合点”。这也导致整个创作过程断断续续,没有真正成行。

直到2018年,马浴柯在拍摄《云南虫谷》时,遇见了编剧顾浩然。两人在聊天过程中提到了这个项目,发现彼此想法一致,于是一拍即可,“几乎重新推翻,重新架构。”

之后,马浴柯几乎全身心投入整个创作。就连后续不少爆火港片的出演机会,他都为此放弃了。

在马浴柯看来,自己并不是运气好的人。中间因为影片的投资等问题,三年中六次开机,六次关机,“我每次都觉得可以了,但结果出现问题。那个经历让我觉得我不怕绝望,就怕永远有一丝希望。”

直到2021年,《怒潮》的剧组才最终确定,正式开机。

「张家辉」

张家辉和马浴柯的再次合体,对外界而言实打实是波“情怀杀”,只是在他看来,自己并不是奔着这波情怀而去的。

电影《怒潮》聚焦海外暗黑犯罪产业链,讲述陈安在妹妹被害后化身复仇杀手,引发多方势力混战厮杀的故事。马浴柯从环境考虑,希望能根据文本需求,找到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以及中国台湾在内的各地演员加盟。

“他是非常纯粹的演员。”在找张家辉之前,马浴柯犹豫再三,“虽然我们合作过,但他们都是很爱惜自己羽毛的创作者,我该怎么拿到他们的信任呢?”后来,资方将剧本发给了张家辉。他一直知道,这个当时在片场“疯”一般的演员为了这个剧本努力很久,也为此找了不少导演指点。

张家辉看完剧本之后,非常喜欢,但并没因此允诺,而是和马浴柯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谈话,问他为什么要做导演,准备怎么做导演。诚然,彼时的张家辉已经以导演身份创作了三部电影作品,非常懂得一名新人导演的心境。

这番谈话之后,张家辉便跟经纪人说,“小马可以信任,可以合作。”那一允诺,给了马浴柯足够的信心,“那一瞬间对我这样,无论是在戏里,还是生活里,常年都是做配角的人来说,得到了特别大的信心和鼓励。”

电影真正开机之后,张家辉给足了马浴柯作为导演的空间,“我们之间的配合都是真正做到了百分之百的信任,我们在现场创作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其他杂碎,也不在乎其他细节,只想努力把这部电影拍好。”虽然两人再次合作,但并没有去想着创作的时候要加入展现《扫毒》情怀的剧情,甚至在电影最后,两人都鲜有真正的对手戏。

其实在筹备前,马浴柯为自己预留的角色实际上是后来王大陆饰演的马文康。但原定饰演乌戈的演员因为档期问题而退出,为此,马浴柯自己上阵,并邀请早前在活动上认识的王大陆,“我还为了他,将这个角色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风格」

虽然从题材和演员阵容上看,《怒潮》像一部港产片,但实则是一部纯正的“内地制作”。

只是不能忽略的,在香港拍片多年,陈木胜邱礼涛在内的很多导演的创作,都或多或少影响着马浴柯的创作,而且在他的体系中,犯罪片绝对是第一要选,往日这些表达都或多或少影响了他的审美,“现在抒发的,乃至一些想法,都是和我曾经的经历有关,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影响了我的审美。”

马浴柯也想着去打破常规,在筹备前,他就很明确自己要拍一个犯罪悬疑片,但是世界各种犯罪片的讨论反反复复用了很久,“我想能反类型一下,大家也都我要创新。”

最终的剧本,他非常大胆的做了两段式表达,观众看到前面以为会是一种传统的犯罪电影,但是中间的起承转后之后,又有一些惊喜,将整个偏重的情感放在黎明,“我觉得作为纯粹热爱创作的人,我是不是可以不要脸一点,有勇气去尝试一下。”

这种尝试被张家辉看在眼里,拍摄到一半的时候,他拉着马浴柯谈,“你是怎么做到像港片,又不像;有韩国电影的影子,但又不是。真的很有你自己的感觉。”

好像这个问题至今马浴柯都没有答案,“我就是看画面是我喜欢的构图,喜欢的运镜,以及喜欢的光影。”幕后的每个工作人员都给足了他支持,“我并没有想要致敬哪个,出发点只是纯粹的‘我喜欢’。”

如今,影片已经正式上片,原班人马创作的第二部导演作品《重生》进入后期阶段,再回看《怒潮》,马浴柯的答案是什么呢?

“我的预期就是努力拍一部我希望完成的电影,我认为已经完成了。”

短视频/言寺、青果 文/青果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