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龙刘德华闫妮…电影角色不“发疯”不卖座?
电影不疯不卖座?!
1905电影网专稿 《无名》叶先生、《孤注一掷》陆秉坤和阿才、《坚如磐石》黎志田、《莫斯科行动》苗青山、《河边的错误》马哲、《拯救嫌疑人》纳吉、《涉过愤怒的海》李苗苗......
今年不少票房突出的国产院线片都出现了具有“疯批”人设的话题性角色,即将上映的《瞒天过海》尹正饰演的明浩,《爆裂点》陈伟霆饰演的江铭,《潜行》刘德华饰演的林阵安,也都是“疯批角色”。
尤其从今年开始,很多电影片方在宣传时喜欢强调演员饰演角色很“疯”,出现了“刘德华新片演冷静的疯批”、“瞒天过海全员杀疯局”、“涉过愤怒的海全员戏疯子”、“黄渤周迅新片演疯批父母”、“张译带孩子主打一个疯”、“河边的错误哪有不疯的”、#闫妮从疯批女人演到绝望母亲#、“黄晓明演的丁义峰怕是丁义疯”、“古天乐张智霖吴镇宇追捕疯批反派”、“王传君演疯批头子”等等类似的话题词。
同时,电影官方频频产出相关预告、特辑、短视频等物料,比如《拯救嫌疑人》自称定位“年度最疯女性反杀犯罪悬疑大片”,《第八个嫌疑人》有“疯批狠人”大鹏特辑,《爆裂点》有“港疯来袭”陈伟霆特辑,《瞒天过海》发布了“杀到疯瞒到底”预告。演员也会主动加入这波宣传,黄轩曾在线回应自己在《莫斯科行动》饰演的“疯批”苗青山,强调他在银幕内外的反差感。
从电影创作到营销策略,都在突显角色的“疯批”属性以及影片的“发疯”特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电影不“发疯”,就不卖座了吗?
01
“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拒绝精神内耗,有事直接发疯。”溯源电影“发疯”,可以从这句名言所代表的这两年网络流行起来的“发疯文学”说起。
“发疯文学”指的是用一种极度夸张、无序的文字句式来模拟人发疯时说的话,让对方感受到此刻强烈的情绪,而不是指向精神发生疾病。琼瑶剧里人物歇斯底里的状态,《红楼梦》林黛玉自怨自艾的语录,就是“发疯文学”的代表案例。
“发疯文学”在这场赛博狂欢里可以衍生成一句文案,一个表情包,通过不断传播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场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在当下的内卷时代,年轻人面对现实生活压力剧增,这样的话语方式既是释放负面压抑情绪的出口,也带有二度创作的娱乐趣味。
从“发疯文学”到“发疯电影”,电影角色的“疯批”人格和行为极端偏激,内心狂野做事疯狂,他们可以不顾社会秩序和现实常理,不管不顾宣泄个人情绪,电影世界里的他们让追求解压的年轻观众能够获得一种投射感和替代补偿感。
特别是反派类型角色,顺势贴合上了这股“发疯”的浪潮,他们身上往往具备两种特点,来吸引观众。
一是他们的行为举止很“疯”,比如《孤注一掷》诈骗团伙头子陆秉坤,下令杀人后立马祈祷拜佛;《坚如磐石》集团大佬黎志田以为女婿是暗杀他的凶手,便情绪失控疯狂砍杀;《莫斯科行动》苗青山在看音乐会时只是被观众提醒说话太大声,便一路追踪到对方家谋杀。
二是他们不止有“疯”,也有内心脆弱柔软的一面。电影角色不能扁平,比起纯反派,亦正亦邪的特质更能获得观众的怜悯与疼爱。
例如,起初看《最后的真相》金喜妹是杀人凶手,最后揭晓她是为了解救儿子才牺牲自我,展露无私的母爱。《孤注一掷》阿才是诈骗团队的金牌打手,因为“恋爱脑”放走了安娜,被网友戏称为“纯爱战神”,因此收获了一波怜爱粉。
另外,演员孙阳因为演阿才瞬间走红,张宥浩扮演的李苗苗是国产片少见的恶童,朱一龙为马哲一角增肥,文咏珊通过《消失的她》《莫斯科行动》两度展现了她和“疯批美人”角色的适配度......越来越多演员通过塑造“疯批角色”或突破了个人银幕表演形象、或被更多观众所认识,对电影本身的关注度和演员个人发展来说都是好事。
02
“发疯电影”为什么火,不只是现在国产片的创作和演员呈现的“疯批角色”魅力大,今年犯罪类型片火热也是原因之一。目前已正式上映的26部作品,累计总票房已经突破百亿元。其中,票房前三名的《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坚如磐石》都进入今年国产电影票房前十。
国产犯罪类型片表现突出,说明当前市场的主体观众还是爱看具有暴力元素的犯罪故事,表现尺度相比其他类型大,有极致的戏剧冲突,有狠角色,有激烈的动作戏,观感过瘾。当然观众的审美和观影需求也在提高,基于此类型特征,更有社会话题性和深度内容的犯罪片会更受到青睐。
犯罪片类型同时为“疯批角色”提供了发展成型的舞台和空间,二者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另外,也有把“疯”作为探讨的议题 ,或提取为表现形式和故事戏剧核心的反常规类型做法,《涉过愤怒的海》和《河边的错误》就是今年两部典型代表。
寻仇的父亲,疯笑的母亲,作恶的儿子,自残的女儿...《涉过愤怒的海》是用超越现实生活的“疯狂”逻辑来展现片中人物的极致状态。《河边的错误》警察马哲在一桩谜案中被身处那个年代的谜团所困扰,被疑似凶手的疯子所“逼疯”,影片表达的正是压抑环境下人性无法克制理性的异化和癫狂。
年轻人热衷的“发疯文学”通过这些电影的载体达到严肃式的思索。
在商业市场的语境里,院线电影是消费文化的产品,尤其现在要应对来自短视频、竖短剧等视听媒介的强烈冲击和挑战,因此许多院线电影把“疯”、“疯批”、“杀疯”等符合片中角色特质和故事内容的字眼提炼出来进行宣传,放大戏剧性的卖点,吸引观众买票观影,这一系列营销操作都能被理解。
但是,一定要警惕不能为了“疯”而“疯”。观众不会为一个“疯子”买单,而是要看更丰满立体的角色,不会因为演员演了“疯批”就为他的演技叫好。“发疯电影”的创作要有故事和人物本身扎实自洽的逻辑基础和发展根源,宣传更不能只搞噱头,不尊重内容存在事实,过度夸张渲染“疯”的属性。
对此现象,《坚如磐石》里“最疯”的于和伟在戏外接受采访时很清醒,他说:“要疯就疯一下,但不要跟风”。电影也应如此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