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阿加莎推理,《威尼斯惊魂夜》改编成功吗?
《威尼斯惊魂夜》改编成功了吗?
1905电影网专稿 毫无疑问,《威尼斯惊魂夜》最大的卖点就是改编自“侦探女王”阿加莎的小说了,其实阿加莎已经去世50年了,她为什么还有能力去为现在新上映的电影背书呢?
阿加莎应该说是和柯南道尔并称为所谓英式推理小说的鼻祖。而且有人说她是仅次于莎士比亚的全球畅销排到第三的小说作家,可见阿加莎的确影响力非常大。
阿加莎的推理小说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特别关注于对心理动机的分析。
柯南道尔的主人公其实是有动作战斗力的,例如福尔摩斯在探案过程中间,是有追踪、打斗的。
但是在阿加莎的小说中,主角就是一个根本没有打斗能力的胖乎乎的人,基本上就是靠语言对话去探访,去抓细节,然后分析你的心理。所以阿加莎的小说,可以用一个词叫扑朔迷离。
电影《威尼斯惊魂夜》并不是小说的原名,这部小说的原名叫做《万圣节前的谋杀》,可能熟悉阿加莎的很多读者都很少听过。而这本冷门小说为何值得去改编创作呢?
原来影视界改编曾经有一个说法,就是说往往一个改编的影视剧非常伟大,那么它往往是从三流小说改编的,而非一流小说改编。
一个经典的文字,它已经在读者心目中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了。《尼罗河上的惨案》和《东方快车谋杀案》被翻拍过很多很多版本,再次翻拍难度会更大。
尤其是经典推理小说,它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他最后的吸引人的故事高潮实际上是“凶手是谁”,其次的一个点就是“如何杀人”。如果你是一个太经典的小说的话,这两个对于观众来说是十分熟知的。你再去看电影,它可能就会缺少悬念感。
之前上映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收获2.3亿票房,《尼罗河上的惨案》也是收获了700万左右的票房。太过于经典的推理电影,从数据上来说好像真的存在硬伤与困境。
如果对于并非是特别专业的推理观众来说,经典推理片它是存在的硬伤或者是缺陷的。纯推理的影片它其实是有一点缺乏一个事件正在进行时的紧张感,它实际上是一个案件已经发生过之后,我们听到非常智慧的侦探如何去发现蛛丝马迹。
包括阿加莎她特别重要的就是,角色会跟每一个嫌疑人去谈话,用电影表现来说,是会有一点缺乏吸引力。
对此,《威尼斯惊魂夜》相比原著加入了惊悚元素,说万圣节这个特定的时间,它一定就是有一些神秘主义的东西。
另外,原来小说中间是发生在英国,但电影的故事背景它是放在了威尼斯,威尼斯这座城市也不仅仅是一个异域奇观。
另外一个非常典型的元素电影中也有使用到,就是不同的人戴了面具,再披一个披风。这时候,角色身份变得模糊,神秘感油然而生。再加上影片中间放大了关于老寨子的神鬼传说故事。这些都是该片努力突破上述困境所作出的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杨紫琼的出现。杨紫琼这个角色代入的这种惊悚和神秘是非常有意思的。
她是最后一个因女巫而入狱的人,放出来以后她要到这个古堡里面做一个招魂仪式。不过也有一点遗憾,这个角色在影片中间就比较快地就“死”了,她如果这个角色在影片当中的时间更长一点的话,其实这个氛围感会更强。
面对这样一部新型的阿加莎的推理电影,《威尼斯惊魂夜》的确做出了一些有新意的尝试。
它增添了一些综合性的元素,案情设计得既合理,但又不令观众产生观影疲惫感。无论是推理迷观众,阿加莎的忠实粉丝,还是对于一般观众,相信看完以后一定会有所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