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杨皓宇|《流浪地球》吴京的宇航服被他收藏了
对话《宇宙探索编辑部》主演杨皓宇:一次脱胎换骨的表演
1905电影网专稿 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豆瓣开分8.7分,如今稳定在8.4分,仍是今年目前评分最高的院线电影。
影片在2年前的平遥国际影展上崭露头角,成为了不少影迷最想看的影片之一。它但凡参加影展,必然以最快的速度售罄。
《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导演孔大山是新人导演,但得到了《流浪地球》系列的全线支持。
导演郭帆担任监制,龚格尔做制片人。甚至因为这部电影的合作,孔大山成为《流浪地球2》的副导演,编剧王一通也在《流浪地球2》里客串了一个科学家助理。
就连电影里,编辑部收藏的那套宇航服,都是吴京穿过的那套服装。
影片的联动不止于此,男主角老唐,也是在《流浪地球》中饰演老何的杨皓宇。
事实上,孔大山写完第一稿剧本时,恰好赶上《流浪地球》首映,看见了影片里的这位戏骨。于是当郭帆问他男主角意向时,他直接说,杨皓宇。
当杨皓宇拿到剧本的时候,也没想到会是一个这样的电影故事。
虽然参与过《流浪地球》和《独行月球》两部大体量科幻电影的拍摄,《宇宙探索编辑部》反而显得有些“特别”。面对1905电影网镜头时,他坦言,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表演。
01.
唐志军这个角色,延续了孔大山前一部短片《春天,老师们走了》里的形象,短片是由他父亲饰演。
在这个人物的内核里,“有一种尼采式的狂暴,一种酒神的气质,另一方面自身又存在一些很矛盾的东西,有所谓的理想主义者的感觉。”
种种因素下,正如前文提及的,孔大山在《流浪地球》中,一眼相中了演员杨皓宇。
在他看来,这位演员的形象是有些老派的知识分子,跟他想象中的唐志军非常接近,“我看过杨老师之前的很多表演,能看出来他的表演功力,表演的谱系是非常宽的,可以驾驭很多不同角色,从表演技术层面,他肯定可以胜任这个角色。”
于是通过郭帆,孔大山把剧本递给了杨皓宇。杨皓宇拿到剧本的第一时间,都懵了,“我以为是个话剧,竟然有那么多台词。”《宇宙探索编辑部》剧本的台词,甚至超过了杨皓宇过往一些电视剧的量级,“我《龙门镖局》才8页”。
除了剧本之外,孔大山给杨皓宇准备了很多关于哲学、关于科幻的书,“寄了厚厚一沓资料给我,还有各种各样的素材,让我反复感受。”这种精神世界的改造,整整维持了一年有余。
这个漫长的时间,一度让杨皓宇担心。在拿到剧本和导演给的资料之后,他就投入其中,开始了演员的感受之行,只是这段时间里,始终没有接到导演后续的联系,“我一度以为他们要把我换了。”
杨皓宇看过孔大山之前自导自演短片《法制未来时》,“他演的很好,我以为他自己上了。”他一度担心自己在其他影视作品里的表演方式,让导演觉得他无法适配这部电影。
02.
唐志军在很多人看来是神经病,但对于饰演他的杨皓宇而言,老唐是孤注一掷的勇士,他始终相信和追求自己的热爱,在寻找外星人的路上,他有着自己的坚持。
甚至杨皓宇和孔大山私下会聊起,宇宙中是否真的有外星人。这是属于每个人的天马行空,“我一直相信,我们的DNA是被外星人动过的。”很多科学尚未找到答案的事件,各种可能性的延续,也让这位演员从内心找到和角色的共情和理解,“它有可能是超出我们意识形态之外的一种存在方式。”
甚至为此,杨皓宇和导演有过一次深度的讨论,到底老唐是真的找到了外星人,还是因为蘑菇中毒的幻觉。
答案是无解的,这种角色和演员之间的同频,也让孔大山把所有交给杨皓宇自己,演员的理解诠释,或许更加迷人。
杨皓宇和科幻电影,有很强的关联。
他是《流浪地球》里的老何,也是《独行月球》里的面试官。这两部都是重工业的科幻,而《宇宙探索编辑部》则是一种更接地气,更生活流的“民间科幻”。
刚开始的时候,他同样带着演科幻电影的心态进入到这部电影里,但慢慢地,“我发现所有东西都很真实,非常生活。”
在杨皓宇看来,“《宇宙探索编辑部》是一个探索人与人之间情感,和相处模式的一个电影。电影里面所展现的东西,好像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只是他们所有人‘血缘’的联系,是靠着大家相信世界上有外星人这个纽带。”
03.
杨皓宇在《雪中悍刀行》里演过一个角色叫“剑九黄”,实打实的高手,但要把一身能力藏于大市之中。这好似杨皓宇在《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境况。
他有过各种预设,周遭的人也知道他的演技,但到了拍摄现场,似乎一切都无用了,“整个出演唐志军的过程,对我来说是脱胎换骨,和我遗忘的表演方法和经验都不一样。”
“第一次试拍的时候,就意识到导演要一种生活流的状态,他允许我在说话过程中,有思考、组织语言的过程。”整个过程对于杨皓宇来说,甚至是一种矛盾的存在,演员表演下意识的技巧,已然成为他的肌肉记忆,丢掉这一切的过程,“一度让自己觉得很灰心。”
但好在,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杨皓宇也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2022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最受注目男演员的荣誉,也是他从影以来,少有一座电影类的奖杯。
导演孔大山代领荣誉
“会觉得这是里程碑的角色吗?”我们在采访尾声,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他。
“没有没有。”他连忙否决,在整天的采访里,不少人会和他提及“大器晚成”等话术,只是在他的理念里,对这一切病没有很强的概念,“我只是做了一个工作。”
人都会因为荣誉而开心,“会偷着乐,会觉得自己的表现被大家认可了,有一个更激励自己的作用。我也不会因为拿奖了,更松懈了,反而要更小心翼翼去对待每一场戏,最起码自己得比原来好吧。”
从影至今,杨皓宇给观众始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看着他的脸,会不自觉想到很多角色,《龙门镖局》里的恭叔、《扬名立万》里的关静年、《安家》里的“老油条”……
恭叔有句经典台词,“我是一个镖师!血里有风!向往的生活是每天披星戴月,风尘仆仆!”这个放在演员杨皓宇身上,似乎也非常契合。
对于这位戏骨而言,很难说去解读表演,或者定义表演,只是对待表演,“我特别希望我的每场戏,或者某个瞬间,成为让观众记住的点,都不敢奢望经典,只要给观众不同感受就行。”
偶尔走在路上,或者生活其他时候,也会有路人认出他,但大家大多会在路上叫他角色里的名字。杨皓宇也乐于这种“藏”在角色背后的感觉。
“我反而希望大家不知道我是谁,只是记住角色,我觉得挺好的,大家都知道我是谁了,我以后演起来好难,藏起来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