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版《三体》:本土科幻探索者的可贵尝试
动画版《三体》自12月10日播出以来,已经累积2亿播放量,引发热议。小说《三体》是现象级超级IP,其改编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制片规模也是极大挑战。作为最先面世的《三体》影视化作品,动画版《三体》必然会收到褒奖与批评。然而,我们也从中看到了积极的一面:本土科幻探索者持之以恒地默默耕耘、迎难而上,突破性地做出了中国制造的科幻作品;本土科幻文化正在走向成熟、形成气候,有大量受众期待并关注着中国优秀科幻作品的诞生。我们应该通过《三体》动画总结经验,探讨提升科幻作品质量的策略,探索这类作品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寂寞伏兵到文化先锋
动画版《三体》由成立于2015年的武汉艺画开天负责制作。以往国产动画的商业成功案例主要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类型的低幼动画,或《大圣归来》类型的民族动画(尤其以神话题材居多);科幻动画相对数量较少,叫好又叫座的更是寥寥无几。而艺画开天勇于开辟新路,其前作均为科幻题材。
2019年,艺画开天的原创动画剧集《灵笼》凭借精良的制作脱颖而出,被誉为“国漫之光”。观众们惊喜地发现,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平已取得显著进步,终于出现了优质科幻类型作品。艺画开天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大胆尝试科幻题材,用院线电影的品质标准制作动画剧集,在概念设计、视听效果、宏大世界观设定方面追求高水准。
经过数年蛰伏,因其在科幻动画领域的突出业绩,艺画开天成为了《三体》动画项目的制作方和联合出品方。动画版《三体》的推出,是创作者才华与心血的凝结,也是产业培育孵化与优胜劣汰的产物。可以期待,国产动画今后还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科幻作品。
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本土科幻文学与影视正从文化系统中相对边缘的位置转变为一种新的主流文化,广大民众也给出了热烈的回应与支持。从《三体》原作者刘慈欣到艺画开天团队,本土科幻创作者已从寂寞伏兵转变为文化先锋,向世界发声,表达一个既古老又新鲜、既有未来视野又有文化自觉的中国。
“新巴洛克时代”的艺术
动画版《三体》选择原著小说第一部中的“古筝行动”作为开场。刘慈欣编织出一个极具想象力的科幻情节:为截获地球反叛组织ETO与三体人交流的情报,地球守卫者用横跨两岸的纳米材料“飞刃”将“审判日”号轮船切成了数十片,悄无声息地杀死了所有船员,又让船内的电脑数据得以完整落入囊中。该作品用极为精细的动画语言生动刻画了这个高科技飞丝杀人于无形的场面,营造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肃杀氛围,整体上颇具视觉冲击力,“古筝行动”段落广受好评。
然而,第一集中由制作团队自行加入的飙车情节保守诟病,观众直言只想看《三体》,不想看“速度与激情”。《中国科幻新浪潮》的作者宋明炜指出,由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以及深度介入日常生活,可以说人类正进入一个新巴洛克时代,“巴洛克是一种奇观美学”,“也是一种对改变的兴趣大于秩序的物理学和科学思维”。相应的,艺术作品——尤其是紧跟或预言时代变革的科幻文学影视作品——也应该呈现出新的形态。因此,本土科幻应当因时而动,为时而著,切不可不加思索地沿用好莱坞大片的套路。
“巴洛克”(Baroque)意为“不规则的珠子”,特指17-18世纪盛行于欧洲的以强调形式创新、戏剧化、动势为特点的艺术。在当代电影艺术中也有“新巴洛克风格”一说,代表人物有经典科幻片《第五元素》的导演吕克·贝松。无论是纵向的璀璨艺术史,还是横向的竞争激烈的世界科幻文化格局,都向本土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和美学要求。
就国产科幻动画而言,包括动画版《三体》,应在新技术环境、人类生存新境况的画面呈现上精准发力,大胆创新,突破规则,创造新的视觉奇观,形成新的美学典范。
跨媒介叙事与动画审美
小说《三体》有真人影视剧、动画剧集、广播剧等多种改编形式,另外跨国改编的影视项目也在制作中。那么,动画版《三体》应该如何突显自身的媒介优势及中国特色呢?
正如刘慈欣所言,“动画和科幻小说都是想象力的艺术,动画特别适合展现科幻小说的内容和意境。”越是现实生活中尚不存在的画面,越是要处理得丝丝入扣、活灵活现,这是科幻影视剧一直以来的一条创作准则,动画版《三体》的“古筝行动”段落也符合这一准则。但另一方面,创作者也要注意中国式的“意境”生成。
电影《功夫》有双生古筝杀手的设定,导演周星驰将二人绝杀“苦力强”的一场戏处理得虚实结合:安排一位杀手在月下抚琴,另一位杀手则一直不见踪影;用升格镜头将苦力强的行动和整个场面调慢,用猫的影子分为两半的画面回避了血腥却制造了恐怖;辅以《筝锋》琴曲的逐渐劲急的配乐,营造出高手过招只在默然须臾之间的意境。由此不禁想起宗白华先生的名言:现代的中国站在历史的转折点。新的局面必将展开。……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也是民族文化的自省工作。
在未来的创作中,本土科幻动画创作者应深入研究中国美学史、艺术史、文化史,将古典美学的意境融入中国动画的当代表达,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转化为作品的点睛之笔。
毫无疑问,动画版《三体》是本土科幻探索者的一次可贵尝试。科幻动画因其自身的吸金能力和文化影响力,已成为商业扩张和文化扩张的必争之地。从“哥斯拉”到《攻壳机动队》到《铳梦》,好莱坞不断购入日本科幻动漫进行电影改编,近年网飞更是开启了全球大笔买入科幻IP的囤货模式。当今动漫界与科幻界,美国或日本并不拥有完全的艺术规则和商业规则制定权。中方是雄心壮志的追赶者,也开始兼具IP输出者、投资者、项目核心主创等话语权更多的身份。而中国科幻动画的真正崛起,还是要有质量过硬、影响遍及全世界、不断吸引代际受众的好作品拿出来。期待《三体》动画能渐入佳境,引领本土科幻艺术的发展进步,以独有的方式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者:徐璐,系湖北工业大学数字艺术产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