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重温《红海行动》 谈“中国式大片”的方向
《今日影评·百花六十》:和于冬一起重温电影《红海行动》
1905电影网专稿 在过去的两周里,《今日影评·百花六十》特别策划系列节目,和电影人们一起回顾了大众电影百花奖六十年走过的足迹。日前,第3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落下帷幕,博纳影业出品的电影《长津湖》摘得最佳影片桂冠,仿佛又再一次带领观众回到了四年前一片红海的夜晚。
大众电影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至今已走过60年的时光,用光影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聊起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不得不提动作战争电影《红海行动》,获得了当年最佳故事片的荣誉,那是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上面的高光时刻。
那是佛山2018年11月12日的晚上,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带领《红海行动》主创团队近20人的队伍一起参加颁奖典礼,非常壮观。由于《红海行动》的出色表现,观众纷纷把选票投给了《红海行动》,那一晚也因此得名“红海之夜”。
于冬表示:“其实当晚有很大的悬念,竞争最厉害的是吴京的《战狼2》,两部影片都是有关撤侨的故事,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对我来讲是非常紧张,但我还是宽慰林超贤导演,说反正你两部电影都入围了,哪部获奖都是荣誉。”
《红海行动》当晚最终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人等五项荣誉,那一年也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在最佳男配角的争夺上,让很多人没想到会那样激烈。由《红海行动》的杜江跟《战狼2》的张翰,两人争夺最佳男配角奖,在第一轮中有101张票,评委现场投票,两人得票一模一样,都是32张票,所以这两个人再投一轮,最后杜江险胜。
于冬提到:“那天大家都特别开心,有幸参与电影的创作,不管是拿没拿奖都很高兴。大家喊得最多的是在庆功晚宴上,‘吐槽’导演‘虐待’他们,当时怎么拍得这么艰苦。我为什么说林超贤是一个疯子,他拍起电影不要命,有一个镜头是坦克大战,前面有高速运行的坦克,导演要求摄影机追着坦克跑,然后从坦克前面转过去,拍前面坦克过来的镜头。摄影师不肯拍,说太危险了,不能保证车中间会不会撞到,林超贤就自己上,但是,这个镜头由于速度太快,这个车就翻了,连车带机器化作一股尘烟,啪啪啪打滚,所有人都吓坏了,真的是拿命在换镜头。”
最后林超贤导演的脑袋上被磕破了,翻了几个跟头,但是他只是站起来,拍拍脑袋,说没事没事,继续,下一个镜头准备。这种敬业的态度,感染了在场所有工作人员,也正是这次疯狂难忘的拍摄经历,成就了《红海行动》这样一部大片,收获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而当背后让人惊心动魄的拍摄过程被人分享出来,更让人感到电影的来之不易。
于冬曾说过,要拆除主旋律电影和观众之间的那道墙,那么拆除这道墙意味着什么?
于冬回答道:“我们在研究中国式大片的方向。过去很多战争片、类型片,受很多局限,一个是过于突出主题,缺乏一种强剧情的叙事结构,一个是在技术上不敢于投入,不敢于把同类型题材作为对标来超越他们,这也是我们不断探索的一个话题。像《湄公河行动》已经是警匪片加特工片加动作片,是几个类型的混搭,所以博纳影业这些年把电影的镜头聚焦消防员、飞行员、海军陆战队、缉毒警察,这些观众身边的故事,这也正显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种大国的责任与担当。我们特别希望中国电影的类型呈现出更多样式,给观众更多选择,比如说《流浪地球》就是用东方人思维实现了一次类型突破,包括《我不是药神》这样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把一个社会问题片,变成了一种情感,很了不起。”
这么多年来,大众电影百花奖对于电影创作起到了什么样的引导作用?作为电影人的于冬认为:“对百花奖的关注是从我小时候开始的。那时候我姐姐特别喜欢买《大众电影》杂志,每期一出来总会带回家,大家抢着看,投票的时候大家还讨论选谁,我小时候肯定投过刘晓庆的《小花》。后来喜欢电影,也经常看电影,就去考了电影学院,毕业之后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那时候都是带着北影厂的影片、跟着宣传科长去参加百花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激发了于冬对于电影的兴趣,引领他开创了自己的电影事业,大众电影百花奖也将继续在神州大地发光发热,吸引更多的光影爱好者,一起为中国电影事业添砖加瓦。
百花奖选票代表了观众的喜爱,也折射出中国电影创作的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来反映新时代,讲述观众身边的故事,由此表达创作者的情感,抒发英雄梦想。希望大众电影百花奖这个中国最古老、最悠久、最有历史感、最有分量的观众评价,代表观众的奖项能够越办越好。能够更加地深入人心、更加地影响我们每一个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