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天工苏作》:这部高分纪录电影,为什么值得看

keva 2022.04.24 来源:1905电影网
时长:01:30      建议WIFI下打开

用镜头展示非遗之美 《天工苏作》4月24日在电影频道播出

1905电影网专稿 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皆领先于世界。尤其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凝聚的结晶,对于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具有重要意义。

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最新消息,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就国内而言,苏州自明清以来便以精细的手工艺著称,共有6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高居全国前列。

纪录电影《天工苏作》正从12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视角,讲述灯彩、核雕、宋锦、明式家具、船点、苏绣、香山帮营造、缂丝、玉雕9项苏作手艺的前世今生。

4月24日11点40分,电影频道电视端将播出此片,向大家展示“苏工”和“苏作”的时代价值。 

诸多经典苏作之巧得到细致展示

2014年,苏州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全球“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苏州市文广旅局非遗处处长、《天工苏作》制片人李红介绍,这正是《天工苏作》创作的契机。碍于当时罕见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于是苏州便想拍这样一部片子,“让大家更加了解苏州的手工艺。”

历时两年筹备,历经多番走访,创作团队从琳琅满目的苏州传统工艺门类中撷选了9项具有代表性的手艺。除了大家熟悉的苏绣和宋锦,其中也包括一些相对冷门的手艺,比如灯彩、船点和香山帮。

“拿香山帮来说,它其实非常有名。故宫、天安门、苏州园林都是香山帮匠人建造的。”

李红直言片中展现的苏州工艺都是经过反复衡量,精挑细选的结果,既考虑到大家耳熟能详的,也充分考虑到大家罕有耳闻的,希望能够全面地展示苏州非遗。

诸多经典苏作的匠心之巧在影片中得到细致展示。

比如灯彩。灯彩扎架古时用的是竹篾,现在多用更加坚固的铁线。裱糊是用薄纱丝绸一类的织物罩住灯体,套色是用色彩鲜艳的剪纸装点灯面。对于手艺高超的匠人,他们还会在装饰上借鉴吴门画派的技法,在留白处施展丹青。

这些点点滴滴,都在片中一一呈现。

再如核雕。核雕自古以来深得文人青睐。

恰巧苏州舟山村人祖辈习得一手好雕工,尤善微雕,大约从500年前,舟山村就与核雕结缘。就凭一把精心打造的刻刀,一颗百年老树结成的橄榄核,舟山村民就能从“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尽显苏作手上功夫的力与巧。

如果大家细心观察,还会收获藏于这些非遗工艺中“意外惊喜”。

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宋锦在显微镜下是结构复杂的立体空间。经线和纬线按照某种神奇的数学逻辑逐层交错叠加,组成工艺的结构序列,最终才呈现出大家所看到的几何花纹。

不说你可能不知道,2000多年前的古人已经超前地将数学二进制的原理引入宋锦的设计,每一幅精美绝伦的宋锦,实际都是由两种代码组成的神秘图谱。

“《天工苏作》是一个引子,目的是吸引更多观众关注苏州传统工艺,关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制片人李红谈到,每一门苏作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传承人都有自己的温情,苏作之妙,无穷无尽。

呈现当代工匠的崇高精神与涵养

非遗创作源于匠人、亦传承于匠人。非遗传承人既是时代的记录者,更是时代的创造者。《天工苏作》因此不乏对匠人们的“表白”与“刻画”。

苏州灯彩代表人是在灯彩界沉浸超过50年的汪筱文。

汪筱文的工作室半年没开张了,偶然接到一笔灯会的生意,他必须在短短30天里赶起一批数量庞大、要求极高的灯彩。汪筱文不是向时间妥协,更不是向要求折腰的人。两鬓斑白的他选择与团队共同作战,起早贪黑,共同完成这项工作。

在他的认知里,灯彩只有两种。一种是给别人看的,一种是给自己看的。他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不能坏了自己的名声。

汪筱文骨子里的韧劲其实是一代老匠人坚守一生的执着象征——在传统工艺受到时代的巨大冲击下,他们依然对自己的终身事业抱有情怀,要求自己对得起这门手艺。

像汪筱文一样,有匠人年过花甲仍然活跃在一线;同时,也有到了退休年纪的匠人选择退居幕后,深藏功与名。比如,船点大师董嘉荣。

船点是苏菜中最为别致的门类,董嘉荣半生时光都花在了船点研究上。直到年纪大了,手上功夫不再细腻,他才选择回家安享晚年,弄孙为乐。退休以来,董嘉荣一直以负责孙女的衣食住行为寄托。

但随着孙女日渐长大,儿子儿媳希望把孙女接回去教育,董嘉荣也与孩子面临着分别。

孙女临行前,董嘉荣按照她挚爱的童话为她雕琢精美的船点。老人颤颤巍巍的双手,一点一点地揉搓面粉,为船点画上可爱的造型,显得有些吃力。岁月不饶人,这是他时隔十数年之后再度“重操旧业”。

温馨的一幕,恰好透过《天工苏作》的镜头纪录下来,让人泪目。

小小的船点,展现了一代名师的不朽功力,更蕴藏了一个爷爷对孙女的深厚爱意。

无论是汪筱文、董嘉荣,还是其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导演孙曾田这样总结《天工苏作》的创作憧憬:

“通过工匠和工艺的‘厮磨纠缠’,呈现当代工匠精神的核心:开放包容的视野,一丝不苟的钻研、敬天爱人的涵养、持之以恒的创新。”

影片一共展现了9项具有典型意义的苏作,12位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初剪时长是120分钟,后来经过创作团队层层讨论与筛选,才最终定下如今90分钟的版本。

用制片人李红的话来说,作为纪录电影,《天工苏作》在立足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浓缩起来的都是精华。

据她透露,《天工苏作》作为苏州非遗影视创作的尝试,为苏州非遗的传承营造了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此为开端,苏州未来有望创作出更多关于苏作的精彩电影。据悉,影片将在今年于海外上映。

4月24日11点40分,守住电影频道,《天工苏作》率先与你不见不散。

文/keva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