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数字工业化体系探讨 《流浪地球2》有惊喜
1905电影网专稿 当中国电影银幕数量突破8万块,《长津湖》观影人次突破1亿大关、票房向影史第二迈进时,“电影工业化”已然成为行业内的高频词。而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始普及,影视文化产业更是进入数字化赛道,影视的数字化革命已经全面铺开。
2021中国(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大会暨影视精品创作和数字工业化体系论坛日前举行。在“中国影视第一城”横店中,众多影视人齐聚一堂,探讨中国影视文化产业未来的精品创作。
影视作品因人而创造,因人而创新。横店影视文化产业作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重要缩影和代表,它是风向标。
电影频道主持人蓝羽 |
在一系列的报告和对话中,最令人难忘且对行业起到掷地有声效应的,则是以傅若清、于冬、王中磊、李捷、侯鸿亮、龚宇、韩志杰以及曾茂军等影视领军人物聚成的行业大咖团,以“数智聚星辉”为主题,对中国影视精品创作和影视数字体系进行的讨论。该活动论坛由电影频道主持人蓝羽主持。
数字化创作
对于数字化的发展,出品了《流浪地球》的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或有更多的发言权,坦言,“没有数字化,就没有我们从9亿的市场份额到现在600多亿。”数字化的进程,已经从最初的放映端,带动了制作端的数字化发展。
在去年金鸡影展上定档2023年大年初一的《流浪地球2》,已经于10月13日低调开机。傅若清透露,《流浪地球2》是一部完全按照数字化进行拍摄的影片。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 |
在电影开机前3、4个月,主创团队就已经完成了预览拍摄,“在预览里,所有(后续)会遇到的问题和整个影片的节奏都已经呈现出来了,接着一个个去套现在新的影片制作。”
正如傅若清谈到的,放映端的数字化影响着制作端。随着中国自主研发的高帧率放映设施CINITY影院系统升级,带动了不少电影选择高帧率技术去复原电影部分内容的最本质画面。傅若清也透露,《流浪地球2》将会是中国第一部全片高帧率的电影,“但至于会是60帧,还是120帧,还要等到电影后期时,找到最适合的帧率表达。”
正在热映中的《长津湖》同样借助了数字技术的力量。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透露,因为各种不可控因素,《长津湖》中不少场景都难以去到海外实景拍摄,同时因为历史长远,很多东西最后都是通过数字技术进行还原的,为此他们在全球找了80多家特效公司进行制作。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 |
在电影《长津湖》中,涉及了一场仁川登陆的戏份,主创借着数字技术,在电影正式开机时,就完成了相应的画面内容。于冬不忘补充,数字技术进步之后,也能让电影拍摄的安全系数有了更近一步的提高。
同样的战争电影的拍摄,华谊兄弟CEO王中磊坦言,在拍摄《八佰》的时候,使用IMAX摄像机是为了电影画面更符合这部作品的气质,但恰恰也是采用了这种方式拍摄,发现其中的困难更多。这段经历也让他明白,数字化建设工业化体系提升,可以让观众在电影院里面有更直观的感受。
万达影视总裁曾茂军则表示,未来会将数字化拍摄更多运用在科幻、玄幻等类型影片中。据他透露,陈思诚执导的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计划明年暑期和观众见面,电影里也会有一个特殊角色是全程用数字化打造的。
万达影视总裁曾茂军 |
有了数字化拍摄,对于像万达影视这类制作公司,希望数字化应用可以延展整个产业链,进而能降低电影的投资风险。未来,他们会和郭帆导演开启另一部科幻电影的创作。
事实上,数字拍摄并非只限于幻想类作品的拍摄。正午阳光董事长侯鸿亮透露,即便是像现实主义题材剧集《乔家的儿女》,也涉及了数字化应用,“因为数字化最核心的就是创新和效能,就是对影视内容的创新,乃至于对我们影视内容的效率提升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
正午阳光董事长侯鸿亮 |
数字化生态
对于创作者而言,数字工业化有着从前端到后端的关键问题,而对于爱奇艺和腾讯这类平台而言,数字化更是意味着整体的生态链条。
爱奇艺创始人龚宇博士强调,工业化体系可以从投资回报角度来讲,可以更稳定,“如果能形成预测,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方式,把这种预测准确率能提高20%—30%,对于财务投资人就是一个福音,少了风险,投资率都会加大,对于我们行业来讲肯定是长期的助力发展。”
爱奇艺创始人龚宇 |
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韩志杰也提到,目前国内影视平台上,都能看到用户的行为轨迹,包括留言、弹幕等内容反馈,让平台运营者明白用户对一个剧集的兴趣在哪里,“数字化帮助我们更了解用户,也更了解内容”。他也提到,目前好莱坞很流行通过大数据和用户调研去决定剧情的走向,“内容创作本身还是比较艺术的行业,AI或许可以是一个辅助,非常值得探索。”
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韩志杰 |
傅若清则对其坦言,“创作本身是一个文学作品,有时候完全依靠大数据,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它不是决定方向的东西。因为艺术的很多东西是需要在理性之外,有很多感性的东西才可能发光发热。”
数字化体系
在论坛上,傅若清和于冬都谈到,自己分别在电影《金刚川》和《长津湖》遇到的相同问题,因为这两部电影均是由三个导演共同完成,所以在后期文件素材非常庞大,“一定要建立自己版权的知识产权的数字片库,形成工业共享的大数据库。”未来就可以将这些数字资产应用在不同场景。
傅若清则表示,在《金刚川》拍摄中,就是通过这种数字制作的共享,管虎、郭帆和路阳三位导演通过这种方式,才实现了三个月从无剧本到上映。
阿里影业总裁李捷 |
而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则强调,阿里本身定位是“内容+科技”,在数字化赋能上,做了更多的应用。除了大家所熟知的购票软件之外,阿里将数字化应用到了前期制作和后期的宣发上,以完全电子化的方式,服务影视作品。
除此之外,阿里目前在北京和杭州建立了两个虚拟化拍摄棚,努力通过高品质的内容和先进的科技来实现产业的增长。
中国电影正一步步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在内容不断优化的同时,只有当技术同步升级,继续以为人民创作为出发点,才有机会给中国电影的未来带来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