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幕后|独家揭秘《我和我的父辈》《峰爆》对白指导

keva 2021.10.04 来源:1905电影网
时长:06:42      建议WIFI下打开

幕后网络版:《峰爆》对白指导程寅 用细节塑造多样的声音形态

1905电影网专稿 “全世界人民就应该以革命战争消灭侵略战争,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看过《我和我的父辈》的观众应该有些印象,这句出自《乘风》中的旁白,抑扬顿挫,简短精炼,道出了我军战士面对战争从未退缩的钢铁意志,以及与敌军展开殊死对决的坚定信心。

有一定岁月沉淀的观众可能会感受到,这句播音腔浓重的台词演绎,颇像著名播音员夏青的经典风格。实际上,这确实是电影对白指导程寅故意而为之。程寅表示,不同年代的播音腔调大有考究,他想借助夏青的腔调,突出《我和我的父辈》中的年代感。

说起对白指导,他们不是大家熟悉的职业,但却是录音棚里实打实的“关键人物”。除了为旁白配音之外,对白指导的工作,还需要帮助演员在后期对白补录阶段,把声音、情感、语言准确度都调整到更好的状态。可以说,几乎每一句台词的背后,都离不开对白指导们的功劳。

本期《幕后》,电影频道主持人罗曼就亲自来到录音棚里,对话资深对白指导程寅,为大家解锁一个新鲜的声音世界,揭秘大牌明星台词演绎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1

通过“家国”视角描写几代父辈奋斗经历,再现了中国人努力拼搏时代记忆的《我和我的父辈》,无疑是本届国庆档的焦点之一。而它之于程寅而言,则是这位对白指导参与制作的,最新的大银幕作品。

程寅这次在《我和我的父辈》中主要负责《乘风》和《诗》两个篇章。前者由吴京自导自演,延续了《战狼》系列的霸气,尽显豪迈;后者由章子怡初执导筒,更多是从女性电影人的视角出发,娓娓道来。程寅直言,它们是两个风格完全不一样的篇章,但相同的是,两位主角都在配音方面下了不少苦功,表现出令人惊叹的专业态度。

《乘风》聚焦冀中骑兵团与冀中人民共同抗击日寇侵略的军民群像,戏里不乏震撼的大场面,尤其战争戏甚为抢眼。程寅透露,吴京为大量战争戏配厮杀声和喊叫声时,曾一度陷入呼吸困难,“因为配音画面时刻在流动,演员的呼吸和情绪调动必须跟随画面同时进行,尽可能保持声画一致。这就要求他保持绝对专注,也很容易导致他喘不上气。”

程寅解释喘气声的配音方法,演员不是单纯地站在原地呼吸,而是要不断地使劲呼吸,连续快速地进行100次,如此反复。他特别谈到,《我和我的父辈》后期制作时间特别紧,吴京为了不耽误时间可谓十分拼命,即使缺氧喘不上气,但休息一会,又继续投入工作,非常敬业。

事实上,离开片场,没有对手,没有情景,演员们却要在录音棚里还原拍戏时的角色演绎,难度不低。对于普通戏份如此,对于情绪戏份,更是难上加难。

章子怡在《诗》里的情绪戏份不少。其中一场表达内心非常痛苦的戏,她需要在后期重新打磨台词表达。程寅回忆,为了追求精益求精,章子怡对自己要求极高。为每一帧画面的配音,她都竭力释放出自己真挚的情感,前前后后配了四次,完成度都很高。

但他也补充,后期配音不可能每一遍都跟原来的画面完全同步,最后是将章子怡这几次配出最真挚的声音,契合地串联在一起,从而达到更好呈现角色本身。

《我和我的父辈》之外,热映影片《峰爆》的幕后名单也能找到程寅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峰爆》注重实景拍摄,现场杂音较多,因此大概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对白,都是在棚里重新录制的。为了令演员们的配音更具现场感,程寅领衔的对白指导团队,可谓使尽浑身解数。

影片的名场面,要数朱一龙黄志忠“父子”在雨中的攀岩戏。朱一龙整个人挂在岩壁上,雨不停地打在他的脸庞。

“来到棚里还原声音,我们总不能把他真的吊起来吧!”程寅一边打趣,一边为我们“揭秘”,他们当时给了朱一龙一根杆儿,让他把自己拽起来做引体向上,模拟攀岩的感觉。

此外,程寅也观察到,人被吊起来时,需要腹部和臂部用力,会影响发声的松紧程度。因此,他给朱一龙的另一个建议,就是说话声音尽量紧些,尽可能贴近真实。

不难发现的是,每一句对白演绎背后,都蕴藏着高深的学问。“说话谁不会啊,说好了就难了。”程寅生动地形容,后期配音其实就是演员对自己创作角色的终极调整,“像女孩出门照镜子一样,做最后做一次修正。”

#2

年少时,程寅梦想是成为一名播音员,结果阴差阳错上了中戏,才进入了对白指导的领域。这个对声音敏感性要求颇高的行业,也促使着他成为一名声音捕捉者。

声音捕捉者要学会在生活中观察所有人,所有事,要学会对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多了,自然会对声音有更深一层感受。程寅谈到,一个人从高处跳下来,很多配音会在他跳下来的时候发出“啊”地一声,这其实是假的。

“因为人在悬空的时候是无法发出声音的。就像我们站不稳时,身体在抗拒倒下,就要憋着一口气,所以不能发声,只有完全倒下,这口气被颠出来了,声音才能出来。”因此,在空中就发出声音,实际并不真实。

慢慢地,对白指导需要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所得,打磨成为创作想法,并融合在电影里头。程寅形容,他们其实就是帮着导演讲故事的人,“这个层面的人,要利用专业资源、专业态度、专业精神以及专业能力来辅助导演把故事讲好。” 

以《峰爆》举例。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场典型的中国式救援,陈数饰演的丁总作为戏里的项目负责人,临危不惧,果断勇敢,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个人物,对白指导就曾不断跟导演探讨台词细节。

陈数有一场戏和焦俊艳的对手戏:陈数看完焦俊艳拿到了传回来的塌方数据之后,“丁总”的原台词是“谢谢你!洪翼舟传回来的数据非常重要!”。但后来,“谢谢你”三个字改成了“干得好!”,这个修改小建议,正是程寅提出的。

“‘谢谢你’这句话说的也没有毛病,因为现在很多领导都会对下属道谢,这也是一种亲切的感觉。但我总是觉得,在动魄惊心的灾难环境下,按照丁总平时说话的感觉,‘谢谢你’有一点不符合于她的这个人物身份。”

程寅解释,这个修改建议是基于角色性格特点而提出,“丁总极少直接表达对下属的肯定,一句‘干得好’可能会比‘谢谢你’更有力量,更符合她这个角色的表达。”

程寅直言,对白指导不能导演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跟导演沟通和探讨,“可能你提出一百条建议,一百条都会被否掉。但也不需要因此自我否定,只要是符合剧情,能够为角色加分,就应该要帮他们提出建议。”

说到底,对白指导的核心,是斟酌每一句台词,以塑造更立体的人物。

正如在程寅心里,他始终坚持着,不断观察,不断揣摩,“不管是旁白还是对白,给观众听到的每一个声音,都应该有用。每一个声音都要认真完成,要对得起所有观众。”

文/keva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