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电影中的中国亲情故事 “李焕英”们竟然“输”了

阿淼 2021.09.24 来源:1905电影网

1905电影网专稿 中秋档落幕了,但大银幕的精彩仍在继续。《峰爆》《关于我妈的一切》都将内容直指家人相聚的情节。前者涉及父子关系,后者从片名就能让人明白是关于母女情感。两部电影主创都相应在采访中提及,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父子/母女。 

中国亲情题材成为了2021年电影院常驻元素。除了清明档的《我的姐姐》之外,父母关系,似乎是整个题材中最常见的。春节档的《你好,李焕英》,英文名直接就是《Hi,Mom》,以及后续端午档的《了不起的老爸》,而这部电影最初的片名则是相对隐晦的《起跑》。 

或许有《你好,李焕英》在前,曾有不少人猜测《关于我妈的一切》有机会成为黑马选手,甚至说,讲母爱的影片会比父亲情感“好卖”。可事实真是如此吗?至少这次“父亲”和“母亲”在电影院相遇,父亲遥遥领先。那么,在过去的电影呢? 

数读“父亲母亲”

对于强情感输出的中国人而言,亲情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尤其在当下社会中,孩子与父母的代际关系,或者是父母缺席孩子的成长,是目前各种影视作品最爱讨论的话题。对于这种关系的创作,从戏剧性和社会话题传播上,也非常值得研究。

“父亲”和“母亲”的这场battle,到底谁是胜者呢? 我们整理了2018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23日上映的部分华语电影中亲子关系,试图用数据去解构这些关系中的“胜者”。(注:为突出数据类别可对比性,类似《地久天长》《送你一朵小红花》涉及一家关系的影片不进行收纳讨论)

我们发现,在上述26部电影中,涉及父亲话题的电影数量上远比母亲话题的多,尤其算上《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加成,整体票房完全碾压另一方。不能否认的是,亲子关系是这两部电影重要的“辅助剂”。《流浪地球》在后期制作中,调研观众指出原本作品中父子关系淡薄,在郭帆对其进行内容补拍之后,男主角的父子关系一度成为了电影本身的加分项。

 

在《魔童降世》所改编的原作《哪吒闹海》中,父权有着不可撼动的位置。但饺子在改编中,软化了李靖和哪吒的父子矛盾,把封建的父权加以温柔处理,反而触中了当下观众的软肋。 

如果忽略亲情在电影中的加成作用,似乎“父亲”就不如“母亲”讨喜了。单凭《你好,李焕英》中,导演贾玲对母亲的思念,击中完全观众的内心,拿下票房超54亿。这种情感表达在以父爱为母题的作品中,都很难匹及的。电影《银河补习班》《刺杀小说家》中父亲的行为动机,似乎也很难成为真正走进观众的内容。 

《刺杀小说家》中,父亲为女拼搏的元素,却实际被电影本身的冒险、动作等元素抢走了光芒,直到最后情感涌出的时候,或许也被“冒蓝火的加特林”给打散了;《银河补习班》中的父亲形象,更像是“别人家的爸爸”,在故事里的那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年代,反而成了某个时代成长的人的一种精神寄托。

相比之下,《误杀》中的父亲则是完全出于对女儿的保护,更能引得共情和理解。不仅如此,在明显的动机下,就连陈冲谭卓所饰演的母亲,都能在影片中,让人印象深刻。

 

不能忽略的是,当下商业类型片多是男性主角,因此父亲元素多数会作为支线出现在电影里,从这一角度来看,也造就目前票房存有一定差距的重要原因。在最新曝光的《误杀2》海报上,写着“《我的爸爸》”,似乎也暗示了会再次和父爱相勾连。

当然,我们从统计中也能发现,近年来表达母子/女关系的电影正在增多,上线流媒体的《囧妈》《春潮》也均是这个范畴。 

尤其当越来越多女性电影人走上台前,加上《你好,李焕英》的票房大卖,未来有机会看到更多这类以“母亲”为核心的影视作品出现。在今年的上影节项目创投上,31个入围终选的项目,就有约三分之一在主角设置和故事大纲里,关注母亲与儿女的关系。而《春潮》导演杨荔钠的新作《春歌》,日前也正式在杭州开机,同样将镜头对准了一对特别的母女。

亲情还需外界加成

近年来,从《红海行动》《中国医生》,越来越多表现家园情怀的电影被观众关注和热爱,反而以小家为出发点的亲情电影被相应束缚。留意今年上映的电影,不管创作者是如何思考的,很多电影在宣传上,都会将其中的父母和孩子的情感提炼出来,作为“催泪弹”或者是“反思”。

前期全程打出特效卖点的《刺杀小说家》,最后依旧拿出了“父女”的情感来烘托人文的一面;社会议题更强的电影《兔子暴力》,在上映的时候,多少还是选择避开了新闻原型,转头深挖这对错位的母女关系。

类似的案例更是层出不穷,这些宣传目的多数明确,让观众与之共情,或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能感同身受。很多这类影片都能取得不错的市场反馈,甚至其中的“妈妈”“爸爸”的角色多能引起认可,演员后期更是在其他作品中,包办了类似的角色。过去,创作者喜欢给主角添加爱情线,如今反而变成了亲情线。 

结合上文的市场表现来看,档期对于影片的加成不可忽略。

除了《误杀》《一秒钟》等影片之外,其他票房过亿的亲子影片均诞生在重要档期,尤其那些票房超10亿的影片,多数是靠着春节档给予的重要加成。而像月初上映的《妈妈的神奇小子》,即便有情感和品质,但票房目前不过2000万。 

很显然,亲情题材的电影在市场上仍有一定的局限。在《关于我妈的一切》上映前,不少人寄予它会成为“下一个《你好,李焕英》”。很显然,目前仍未破亿的票房成绩,很难实现大众的期望。回顾过往单纯描写亲子关系的电影,除了《你好,李焕英》之外,多数并没有像商业大片那样亮眼的票房成绩。 

完全关注两代关系的电影作品《柔情史》和《春潮》,即便均获得了品质认证,但市场表现也是不尽如意。

可见,这类题材在表达上,有着较高的要求。上映期间,亲子关系被宣传所强化的《找到你》《银河补习班》《一秒钟》等影片,实则更容易被影片中的其他社会意义引导。

《找到你》聚焦社会上的儿童拐卖等新闻事件;《银河补习班》针对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一秒钟》则把重点放在了电影人的情结之上。可见,这类影片多数从社会议题或者热门话题出发,拔高本身的社会性。

 

而那些获得商业认可的电影,多数把亲情当作调剂品。不少创作者在映后采访时,都表示融入了自己对亲子关系的看法,但在拍摄中,多数使用商业化的手段进行包装,或者是将其融入在商业类型片中。

《流浪地球》的成功依赖于中国科幻电影的探索;《误杀》前期对外主打的也是悬疑类型;《刺杀小说家》则用特效来支撑整个奇幻叙事……甚至是连《你好,李焕英》,虽然最终母女是一个强有力的“催泪弹”,但故事前期仍是用全民偏爱的喜剧进行讲述,后期又埋了不少反转,让情感有了更强烈的抒发。 

类型化的叙事方式,能让观众从观感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刺激。虽然《了不起的老爸》和《妈妈的神奇小子》主打的是运动题材,但影片的叙事形式单一,并没有给观众带来直接的趣味。诚然,亲情题材的电影难,难在“生活化”,难在“戏剧化”。太靠着前者,容易沦为文艺片,太偏向后者,则影片难以让观众真正共情。 

不可否认,现实,是这类电影永恒的基底。电影从生活而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浓情时刻的催泪故事,似乎一直是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可是单一的催泪,并不是绝对有效的武器。尤其是随着电影市场化的发展,这类题材电影渴望有更好更现代的表达方式。离家久了,可能会想念父母的一句唠叨;待久了,或许会想逃离他们。这就是孩子和父母矛盾玩味的关系。这份普世的情感是永远不会过时,在所有的生活中,它永远也是最真诚的。 

《你好,李焕英》之后,不少人都想创作第二部类似的作品。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这部电影的动人,是基于导演贾玲对自己母亲真实的思念,是她先把自己最软的部分展现出来,这种情感是难以被模仿的,若不是真心的创作,最终只会变成“东施效颦”。电影人每一次对亲子情感关系的描写,落笔之处,应该更多有自己的情感,以及泛观众角度的思考。

文/阿淼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