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电影资讯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曝主题剧照 诠释中国人心事

2021.09.23 来源:1905电影网
共18张

1905电影网讯 9月23日,由贾樟柯导演的最新作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发布十八张主题剧照,通过出生于不同年代的贾平凹余华梁鸿等中国文学大家口述各自时代与家庭的经验,围绕着70余年间的社会变迁,讲述了共同困扰中国人的十八段心事。

电影上映5天,深受年轻观众和众多家长喜爱,许多观众称影片“呈现了最日常、最真实、最本质的中国”、“是一个让孩子了解父辈记忆很好的窗口”,年轻观众看完影片后纷纷表示“开始对乡村文学感兴趣”、“后劲很大,值得二刷三刷”。

十八章节串联影片三重结构

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自上映起就从家庭、社会、故乡、文学等不同角度引起观众广泛讨论。影片发布十八张主题剧照,用十八个关键词串联起一部1949年以来的“中国心灵变迁史”。“吃饭”,作为影片十八个章节的第一章,将关注点聚焦在困扰了几代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从当今山西汾阳贾家庄的老人院中老人能免费集体吃饭,到贾家庄村民回忆起1949年之前“吃不饱饭”的回忆,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马烽是如何带领村民治水改碱而获得了粮食自给自足。

而第二章“恋爱”则关注中国人在精神需求上的进阶,讲述了那个时代下的自由恋爱是需要去宣传和推广的。“马烽”、“回乡”两个章节的展开,则是通过马烽之女段惠芳的口述更全面地叙述了马烽的文学之路是如何开展。

贾樟柯表示影片的18个章节串联起来的有“三重结构”,第一重是“作家们讲述的过去时代的故事”,即马烽、贾平凹、余华、梁鸿等作家的个体经验的叙述。除上述有关马烽的四个章节外,影片还从“贾平凹”的“病”,到“余华”的“活着”再到“梁鸿”小家庭的家史中的“母亲”、“父亲”、“姐姐”、“儿子”等章节,共同勾勒出一段段中国人遭遇的苦难和情感的往事。

第二重结构则侧重“这些往事讲述的历史条件,即当下语境的影像捕捉”。影片以“新与旧”“声音”“远行”“收获”等章节依次展开群像叙述,展现了时代发展变迁给人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在保持客观距离的镜头中去扫视、凝视中国社会中不同空间里的百姓群像,引发年轻一代的强烈共鸣。而影片的第三重结构是关注“普通人跟文学的遭遇”,在十八个章节的衔接中设置了“村民朗读”这一部分,贾樟柯表示“通过他们动人的朗读,发现文学确实能够赋予每一个人一种光芒”。

影片的最后一章“游泳”中则是借余华叙述自己的经历“在我小的时候,看着这个大海是黄颜色的,但是课本上说大海是蓝色的。小时候经常在这儿游泳,有一天我就想一直游,我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从而点出了片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有观众评价:“‘游泳’这一章将电影的叙事突然脱离了现实主义,甚至有了些魔幻主义的意味在。”

国人心事构成青年精神索引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以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为中心,他们与已故山西作家马烽之女段惠芳一起,透过他们几代人对私人经历的讲述,用十八个章节的叙述展现出过去70余年的中国社会变迁,探索国人的精神世界。

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用极致的电影语言与叙事的方法挑战大众对纪录片的全新认知。据悉,这是贾樟柯导演首次在自己的电影中采用这样的结构来解构电影,贾樟柯表示这十八个章节是中国人一直在处理、在面对的问题,从马烽到贾平凹再到梁鸿,其中“吃饭”这一问题,是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问题。

不少观众表示看完更是想二刷寻找更多细节,这十八章节彼此独立又相互贯穿。正如贾樟柯导演所说,电影讲述了“中国人的十八段心事”,这十八章的结构就像是一个索引,每个人都能按图索骥,最终游进的是自己的“情感大海”。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