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峰爆》导演李骏:年度灾难片,要“爆”了!
1905电影网专稿 “电影的开头就紧张刺激弄得我呼吸紧张,一刻也不敢错过。”“电影很不错,是直击人心的‘不会放弃每一个人’的中国式救援。”“这部电影传达了基建人不为人知的艰辛和铁道兵精神,值得大家了解和敬仰。”距离中秋假期不到48小时,备受期待的《峰爆》正式开画。阔别银幕已久的灾难巨制,宣布回归。
伴随着极强的视觉冲击,一场史无前例的地质灾难来袭,耗费10年修筑的隧道面临被毁,生活着16万人的小镇危在旦夕,临危受命的救援飞机在空中盘旋,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深入灾区……
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极速救援,中国救援军团的燃点满满,导演李骏坦言,希望透过这部电影,向平凡英雄致敬。
从点映开始,《峰爆》口碑不断走高,猫眼开分9.5,淘票票开分9.4。上映首日,该片票房近3000万,位列单日票房榜首。
李骏自信地向我们“安利”,“《峰爆》肯定值得大家走进影院。对于中国灾难片来讲,它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峰爆》导演李骏 |
01
李骏不算是高产的导演,拍戏更喜欢“随心所欲”,机缘巧合之下,了解到中国铁道兵的历史,被战士们身上那份甘于为祖国建设事业奉献一生的精神感动,他随即决定拍一部关于这个群体的故事。
他记得自己当时思考的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式,既能把战士精神传达出来,又能遵循电影规律与观众建立勾连,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沿用自己的习惯——打造一部商业类型片。
“好几年没有一部灾难电影出现在大银幕了,想创作一部这样的作品给观众。”在他看来,“期待能够以这种不同的视角,展现中国人面对灾难、迎战灾难时的态度与勇气。”
虽然首次挑战执导灾难电影,但他并没有翻看此前的同类经典,反而把大量时间花在通读中国铁建的历史上,把心思专注在剧本打磨,“单初稿剧本,就改了六个版本。”
他分享自己创作类型片的心得,“该是怎样的剧作形态,就怎样去做,类型片更重要的是分配叙事节奏和视觉元素。”
对灾难感的呈现是灾难电影创作最难的部分,也是李骏拍摄《峰爆》最为注重的一点。山崩、地裂、泥石流、人群混乱狼藉,明火四处流窜……这些宏大的场面构建,除了得益于成熟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一点,是李骏坚持实景拍摄。
导演强调,无论是悬崖、溶洞还是小镇,只要是能够实地拍的,就排除万难实地拍,不能直接拍摄的,就1:1搭建还原出来“实拍”。
像电影开篇,发生地震之前,一辆火车缓缓驶过小镇,看似一个非常简单的画面,剧组其实是先到云南勘拍了一个火车行驶的长镜头,然后又按照当地小镇重新搭建了一个地方,在那里衔接到戏里“地震的环境”。
为了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剧组上下可谓殚精竭虑,奔走四方。前期筹备阶段,美术团队先后踏遍湖北恩施,湖南古丈及贵州荔波,寻遍多个隧道进行实景考察。
如今大家在片中看到那条即将竣工的隧道,正是剧组花了足足八十天还原出的一条真实施工隧道。主创介绍,从地基铺设,地面硬化,制作拼接大小龙骨网,再到近千平米封面及岩体翻模,它都按照真实中国隧道的标准严格执行。
此外,戏里焦俊艳带着孩子们躲避泥石流的山洞,实际是个非常深的谷底。李骏分享,剧组去看景的时候,大家都非常兴奋,早上八点到达时,植物上面还铺着一层露水,像仙境一样,非常漂亮。
但他也直言,决定在那里实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因为谷底本来没有路,加上地势险峻,交通闭塞,大家只能半滑着身体下去。
拍摄过程中,需要将下雨器、吊车等很多设备运到谷底,这些工作都非常困难。
剧组最终克服困难的方法是,在没有路的地方,人工开凿出一条小路,“那时我们光是运设备就三百人,一整天还得往返四次运输。”
回忆起来,导演不禁感叹,一切都不容易,一切都是为了真实。
02
《峰爆》里,朱一龙饰演的是爆破研究室主任,黄志忠饰演的是退伍铁道兵。在李骏看来,前者虽然话不多,但一旦跟他聊天,就能够感受到他与角色的连结,“这种连结是外在的敏感和脆弱,也是他藏在眼神里的光与藏在内心的狂野。”而后者身上,有一股坚韧、顽强的军人劲头,也是他适合老洪这个角色的理由。
为了更好地贴近角色,朱一龙和黄志忠早在筹备阶段就开始做功课,研读资料书、走访博物馆、参观隧道工程、向真实基建人请教经验、每天进行攀岩训练等等,本以为已经准备充足,但到了正式拍摄,他们才发现,“这次拍摄是不断挑战极限的过程”。
晚冬,零度低温,将近一个月时间,朱一龙和黄志忠都是挂在悬崖上淋雨拍摄。朱一龙笑言,拍这部戏,不记得有多少天身上是湿透的,只能记得有多少天身上是干着的。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是最后和“老洪”一起在湿滑的岩壁拍摄通往“地狱之门”。
“导演当时跟我说要实景拍摄,我都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朱一龙表示,虽然此前在训练馆有过训练,但因为那场戏还需要“下雨”,别说要攀岩,就算只是僵持在岩上,然后表达台词,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最后,他还是坚持亲自上阵,拒绝用替身,“我当时还好一点,我附在上面的岩石,黄志忠老师在下面岩石,所以我是低头说话,水冲在后脑。但黄老师要抬头说话,相当于水是直接打在他的脸上,他的眼睛根本没有办法睁开。”
还有一场戏,老洪和小洪等一行人困在山洞,只能透过水路寻找出口。朱一龙透露,谷底的水特别凉,但因为拍摄需要,黄志忠和他都是长时间泡在水里,“黄老师当时心脏有点不舒服,但也坚持完成了拍摄,才慢慢走去休息。”
要攀山、要涉水,黄志忠形容,《峰爆》是自己从业以来“对体能和意志力要求最高的作品”。
老洪年轻时,一直为中国基建事业默默奉献,甚至把基建事业的地位置于个人家庭之上。而小洪长大后,继承了父亲的基建意志,面对可能失去生命的任务,展现出无畏无惧的前进态度。
李骏表示,老洪和小洪的付出,正是中国救援力量的体现。
洪氏父子之外, 影片关于“基建工作者”的群像展现,同样可圈可点。
陈数和焦俊艳两个女性角色的融入,不仅丰富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她们所饰演的基建团队负责人丁雅珺和物探雷达技术员卢小靳为代表,其他基建工作者的形象也得以勾勒与呈现。
前者在灾难面前,一句“我必须和我的兵在一起”,就将中国基建人的团结、无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后者在泥石流倾泻而下时,一个人带领一群孩子在山洞中躲避、取暖,也彰显了基建人的大爱救援。
实际上,正如影片所表达,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祖国伟大的背后,永远离不开平凡英雄的牺牲与奉献……”李骏动情总结,这就是《峰爆》想告诉大家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