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

古装剧应该精准避开观众的哪些雷点?

2021.08.14 来源:新浪娱乐

>忍辱负重的傀儡皇帝和誓死效忠于他的女侍卫,故事背景又落地于国人熟悉的唐朝,那么观众对于《与君歌》的要求,一定不仅仅是男女主角谈恋爱这么简单。

>然而,剧情更新到现在,宰相两个死里逃生的女儿如何帮助新帝重振大唐的桥段几乎没有看出来,但却看出了过于惨白的妆容、并不贴脸的配音、容易出戏的道具错误,以及台词上的不考究。

>古装剧对于观众来说是刚需,无论是仙侠剧、还是历史正剧,亦或者古装甜宠剧,基本都有不错的受众基础。与现代生活拉开一定距离,古装剧内容也就更能满足观众心中的想象。

>但在近些年,随着优秀作品的产出,观众对于古装剧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除剧情之外,服装、造型、演员是原声台词还是配音等,都成为了观众对于古装剧的审核标准,甚至细节上的出众,也可以弥补一部分剧本上的缺失。

>《与君歌》一定不是观众口中的“烂剧”,但从这部剧,我们也能看出观众看古装剧时最容易被触碰到的雷点有哪些。

>《与君歌》,成毅、张予曦

配音不贴脸

>在某社交平台上,网友晒出《与君歌》的配音阵容,虽然女主角的声音终于不再是乔诗语、季冠霖,但男主角依旧是雷打不动的阿杰,粉丝们说这是“声控福利、梦幻联动”,但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请问《与君歌》是广播剧吗?”

>就任何类型的剧集作品而言,配音都是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只不过偏现实题材的剧集配音使用情况比较少,一些偶像剧的配音情况较为严重,古装偶像剧更是重灾区。

>台词配音并不一定是减分项,《甄嬛传》中的甄嬛、《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白浅,都是台词配音为角色加分的作品,配音演员的声音表现力搭配演员的演技,成就了角色的经典。当然,有成功案例,就存在争议典型。

>《甄嬛传》,孙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杨幂

>《千古玦尘》中,周冬雨的配音就曾引发观众吐槽;《有翡》中,赵丽颖与略带少年感的配音也有些不搭。观众太熟悉周冬雨和赵丽颖的原声台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配音都会显得违和。

>《千古玦尘》,周冬雨;《有翡》,赵丽颖

>除了熟悉感带来的违和外,存在争议的另一种情况就是配音与表演的不匹配。在观众心中,对于演员的演技评价是包括台词功底的,使用配音本身就会面临一些争议,《与君歌》的配音阵容堪称豪华,也确实表现优秀,但仍有一种不贴脸的感觉,台词声音的表演力明显大于演员表演的表现力。

>以第一集齐焱回忆起上一任持剑人龚荪菁不肯效忠于他的这段剧情来举例,齐焱此时的内心应该是心有不甘的,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受制于仇子梁,不但没有解决办法,甚至自己的难处也不能与人解释。

>“剑本凡铁,因人而灵。”这句台词听起来已经略带颤抖,稍微用力,但是配上画面,成毅的面部表情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眼眶微红。面部并没有因为用力说台词而带来的肌肉变化,这样的错位就会给观众一种“不贴脸”的感受。

>《与君歌》,成毅饰演齐焱

>女主角程若鱼和她的配音之间也存在这样的错位。同样是第一集,程若鱼故意冲进来喝下逍遥外物丹,她的台词是,“陛下,臣是不是立了大功?”如果仔细看,能看出来配音的语速要比演员的台词语速稍微快一些。

>台词与演技的违和感就在两者不匹配的表现力中形成了,台词配音的情感充沛反衬了演员表演的无力,如此强烈的对比,反而让配音成了减分项,观众自然也就不买账了。

>《与君歌》,张予曦饰演程若鱼

审美过于现代审美

>“小皇帝,又拽又美”,这是《与君歌》的一条弹幕,可以看出,这是粉丝对于角色的夸赞。但形容一位古代帝王,用拽和美这样的词汇,真的匹配吗?按照设定,齐焱是一位忍辱负重的皇帝,属于他身上的形容词应该是人物负重、威严、稳重。

>成毅的剧中造型有一些过于阴柔了,再加上雪白的滤镜,即便是一个需要装得无所事事、秉性顽劣的角色,也不应该是看起来瘦弱、易推倒的。在穿朝服的那场戏中,成毅的脸完全被盖在帽子之下,帽子都显得过大了,实在是难找出帝王之气。

>张予曦也有同样的问题存在,作为武功颇高的执剑人、宫中的女官,简单干练可以理解,但是同样因为惨白的面色和过于现代的妆容而让观众瞬间出戏。相比之下,宣璐的造型似乎更符合审美。

>《与君歌》,成毅、张予曦、宣璐

>如果模糊朝代,这样略有现代感的造型和审美似乎也没什么大错,但是《与君歌》落地唐朝。在唐代,形容女子美丽的诗句是这样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以云喻衣,以花喻人,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用牡丹花的雍容华贵来类比唐代的标志性美人杨贵妃,也就说明,唐朝的审美风格是相对浮华的。但很明显,《与君歌》在演员的服装和造型上,是更靠近现代审美的,男女主角似乎都有着“白瘦幼”的状态。

>《与君歌》,成毅、张予曦

>在现代的审美体系下,不否认成毅和张予曦的颜值,但是二位的颜值、体态、造型、妆容,又有多少符合古代审美呢?

>《延禧攻略》之后,观众开始注重剧中的服装和造型,并开始不断研究,要求越来越严格。汉服文化也在近些年逐渐流行,观众看古装剧时,真的会仔细查看衣服的制式,对比妆容。相比于简单的美,观众更期待的是还原。

>早年间,观众可能还可以接受阿宝色滤镜和演员的韩式平眉+欧式大平行双眼皮的妆容。但现在,观众更愿意在古装剧中找到沉浸感。这期间,也有很多优秀的古装剧在不断地引领着大众往更高级的审美方向前进,这种情况下,想再用简单的现代美来糊弄观众,很难了。

悬在半空,不讨好

>《甄嬛传》让观众熟悉了半文半白的台词;《清平乐》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朝代背景的考究;《延禧攻略》带来了服装造型上的新审美;《长安十二时辰》则几乎还原出了一座1:1的长安城。

>这些古装剧都做到了一点——落地。无论是剧情,还是服化道,至少是在其中一个方面做到了还原。这些作品或许不像历史正剧一样,所有的时间节点、历史背景都能做到一一对应,但在剧集对应的古代背景大框架中,他们仅做少量的创新,大部分还是符合历史史实的。

>《长安十二时辰》

>《御赐小仵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案例,虽然剧情涉及探案、恋爱,但该剧在历史大框架上几乎找不到任何错处,主角们的官服扮相完全符合历史事实,为了开篇的城楼场景,全剧组更是从横店转场襄阳拍摄,只是为了还原。

>《御赐小仵作》城楼外景

>除此之外,那些没有落地朝代,完全架空的甜宠古装剧也同样受到了欢迎——没有了朝代背景的拘束,甜宠剧的故事内核多为现代的,观众看的是男女主角恋爱的过程,古装设定更多是丰富想象空间,提供不同的世界观背景。

>《双世宠妃》《传闻中的陈芊芊》《我的女主别太萌》等被观众所喜爱的古装甜宠剧,几乎都是这样的设定——古装扮相、架空朝代,以现代爱情观和价值观取胜。

>要么落地,要么完全架空,这两者都可以得到观众的认可,唯独那些悬浮在半空中,上不去也下不来的剧集,最容易被观众吐槽,《与君歌》就是夹在中间的作品。

>以女主角的行事风格为例,唐朝虽然民风开化,但是君臣之间的礼仪也是不能少的,程若鱼在皇帝身边,先不说出场方式是否合理,日常礼节是否到位,就单是每天质问皇帝“为什么不上朝”这一条,基本上已经算是藐视皇权了吧。试问哪一个朝代的臣子可以如此行径?将君臣之礼置于何处?

>除此之外,《与君歌》的故事背景是唐朝,但总是会出现一些一眼就能被看穿的错误,比如齐焱去吃biangbiang面的那场戏,很明显能在面的特写中看到西红柿,但事实上,西红柿的原产地是南美洲,1492年冒险家哥伦布才发现美洲新大陆,而唐朝的历史时期为公元618年-907年,怎么可能有西红柿呢?

>这些细节上的粗糙,注定都会成为观众抨击的对象,即使剧集整体质感不错,这样的错误被看到,似乎就已经失去部分观众的印象分了。观众对于剧集内容的审美水平和理解能力在不断提升,内容创作上的任何一点不用心,其实都是瞒不过观众的眼睛的。

>《与君歌》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