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一篇独家采访,追忆《开国大典》的导演李前宽

科若 2021.08.12 来源:1905电影网
时长:05:00      建议WIFI下打开

我的电影故事——李前宽:我要通过我的光影艺术歌颂祖国

1905电影网专稿 “我要通过我的光影艺术歌颂祖国,通过我的角度,一个电影人始终把镜头聚焦在我的祖国和人民上。”8月12日,长影集团宣布,长影著名导演、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前宽于12日上午因病逝世,终年80岁。


李前宽导演


李前宽在1964年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从1981年起,与夫人肖桂云合作执导了《佩剑将军》《开国大典》《决战之后》《重庆谈判》《七七事变》等一系列主旋律影片。

这对“银幕伉俪”创作的作品集中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领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塑造出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历史人物的银幕形象,影片拥有气势恢宏的史诗风格和强烈的“共和国情结”。

李前宽和肖桂云夫妇

李前宽和肖桂云夫妇 《开国大典》是他们的代表作之一,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和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该片在香港上映后,还打破了国产片在港连续上映时间纪录。


1991年电影《决战之后》获得第1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三项提名。1993年电影《重庆谈判》获得“华表杯”政府优秀影片奖和第1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影片奖。


李前宽关注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频道的成立就是他建议的结果。1993年,他在全国两会期间提案,建立国内的电影频道,“我就想如何把电影嫁接在电视上,让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屏幕也看到中国电影,看到中国电影曾经的辉煌,看到中国电影那些过去的好片子”。


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之际,李前宽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2008年,他当选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


李前宽认为,中国电影的第一要义是弘扬民族精神,反映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人的情感和精神面貌,迎合西方口味的电影是没有前途的。

李前宽导演的辞世,令文学艺术界、电影界的工作者为之扼腕痛惜。中国电影家协会特别发文哀悼:“李前宽同志的逝世是我国电影界的重大损失,他深厚的家国情怀、杰出的艺术成就和高尚的精神品格,将永远铭记于中国电影的史册!”


 李前宽在生前多次接受《中国电影报道》专访,我们特别根据《足迹》《封面:我的电影故事》等系列专题节目的采访,整理出以下独家内容,重温《开国大典》的光影幕后,回顾李前宽导演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电影人生。一同缅怀李前宽导演,愿他一路走好!永远怀念!

李前宽独家专访回顾

中国电影报道:1949年10月1号是开国大典,您经历过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当时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李前宽:1949年10月1号,我是8岁,当时我在大连念小学二年级。小时候我就爱画画,我爸爸给我买了个黑板。在开国大典之前,社会上已经喜气洋洋地在迎接新中国的成立。

我就在那个小黑板上画了个天安门,画两个大灯笼,底下画了一堆花,写上1949年10月1号开国大典。画完了之后,我妈看着高兴,经常在房前屋后跟人显摆。 

这是我表达的童心,我爱天安门,我爱祖国,我爱新中国。8岁正是吸收知识,吸收新鲜事物最纯朴的时候,就是这样,我自己创作了一幅《开国大典》的画。 

1959年,我成为电影学院美术系的第一届学子,到了北京的第一件事是参加文艺大军彩排,在故宫前面的大广场上,十大艺术院校组成一个文艺大军,接受毛主席的检阅。 一到天安门城楼,我们喊着“毛主席万岁”,沸腾的海洋,大家的欢笑,眼睛挂满了泪水,那是一个激动的,火红的年代。什么叫庄严、神圣、沸腾、激动,都在这一刻体现出来了,这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时刻。

中国电影报道:后来您和肖桂云导演拍摄了《开国大典》,这是出于什么样的感情和使命? 

李前宽:《开国大典》这样的大片可遇不可求,这个机遇让我们抓住了。我们俩在1980年拍摄《佩剑将军》的时候就阅读了很多资料,都钻到历史里去了。 

当时我们就想,如果把这个故事继续拍下去,跟着南下大军一直拍过去,拍到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到天安门前五星红旗升起。这个场面,这个史诗画卷如果在银幕上拉开就太牛了!这是电影人的梦想,但当时只是一个想法而已。 

八年后,我们接到了厂里交给我们的《开国大典》剧本。138个人物,从三大战役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正是我们原来所想的。我和肖桂云当时看了本,几乎是一口气看下来了,我们坐不住了。 

但是太难拍了!天安门怎么拍?百万雄师过大江怎么拍?让你不到10个月就把它拍出来,筹备时间有多少?时间的压力,条件的压力,人员的压力,资金的压力,就没有没压力的事。但是我们俩这种亢奋的心情没有泯灭,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这是个挑战,也是个机会。

中国电影报道:筹备《开国大典》的时候,应该看了很多相关历史纪录片的影像资料,对创作有什么帮助吗? 

李前宽:拍这样大的史诗性巨片,我们事先要做很多功课。在拍《开国大典》之前,最难的就是要去寻找什么样的表现手段,在艺术上有所突破。它的艺术风格必须定位,不定位就不要开拍,开拍就会一锅粥,乱了分寸,也完不成。 

我们不能够循规蹈矩的按照旧的程式化去表现,去讲一个故事,讲一个环节。那种拍法是很传统的,也给自己增加了压力,同时也可能完不成。既然此路不通,就必须另辟蹊径。 

如何另辟蹊径?我和肖桂云经常看一些纪录片,纪录片的真实性,是任何载体都不能替代的,特别是在近代,为了真实的记录我们民族和国家经历的战争过程,有很多前辈摄影师献出了性命,他们用生命换来了这么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所以我就想,如何在这个影片里探索一种风格?把历史真实的纪录片和我拍摄时假定性营造的空间,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一种风格。于是,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一种办法,将这部影片的风格定位是:纪实性和表现性相结合的一种表现手段。 

所谓纪实性就是把纪录片最好的镜头,珍贵的镜头,能让你震憾的一些镜头,拿来用在片子上。所谓表现性,就是我站在今天的视角,如何调动浪漫主义的电影语言,去把它升华,把它再现。 

纪实性和浪漫是可以结合的,只要结合得好,结合得在点上,在关节的结点上结得巧妙,这就看智慧了。所以当我们把这个风格定下来的时候,纪实性和表现性相结合,就豁然开朗了,打开了一个天窗似的,空间变很大。

中国电影报道:通过《开国大典》这部影片,您想告诉观众什么? 

李前宽:我想要告诉观众,我们这个民族走到今天不容易。我们是曾经经历过灾难深重的民族,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站起来了,建立了自己的新中国,要让人民知道,江山来之不易。 

所以,片中毛主席在喊“人民万岁”的时候,在礼花中我叠了那么多镜头,战士在爆炸中一个一个的倒下,都化为毛主席喊的“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这四个字太沉甸甸了,我让饰演毛主席的演员喊了一下午的时间,用最大的力气喊出来“人民万岁”,就要这种感觉,礼花“蹬”起来,主题音乐要推上去,必须要达到一种强烈的震憾。 

影片放到这儿的时候,很多人都掉眼泪了,我觉得一个深沉的主题,就要通过各种艺术手段营造出它的艺术效果,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

中国电影报道:今天的观众或者年轻人能够从《开国大典》里感受到什么激情和使命吗?    

李前宽:我觉得这个片子,今天看它依然都不会感到过时。因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这是一种悲哀。不仅从文字上,也要从影像上了解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曾经的灾难和曾经的辉煌。 

《开国大典》推出后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当时在香港连续放映147天,这个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这部作品不仅是被中国人,也被国际认可,影片参加了1990年第62届奥斯卡外国影片展映,是中国选取的唯一一部,奥斯卡还给我们长影发来了一则感谢文,说很高兴看到贵厂送来这部影片,让他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当时的情况。 

这部片子经得起30年多来的考验,依然被认为是一个经典,所谓经典就是它是国家和民族的记忆。我作为一个电影人,和肖桂云参与制作了这么一部令我们终生感到欣慰的作品,参与了国家记忆,这是我们平生的一件幸事。

中国电影报道:您和肖桂云导演,是享誉影坛的银幕伴侣。您的第一部导演作品《佩剑将军》就有她的助力,回首合作近40年,如果让您跟肖桂云导演说几句话,会说什么? 

李前宽:肖桂云是我的老师,没有她的帮助就没有我的后来。我没有拍戏之前,她就拍了三部。当时长影有个规矩,必须有老导演带我,那得她带吧。 

当时只要让我干导演的事情,干导演的活儿就很开心了!有的人说宣传她多了,宣传你少了,我说无所谓,这不是事。只要拍上好戏,俩人一块能在一起,为共同的事业做点事,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这是最重要的。

中国电影报道:回首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电影人生,您有什么感想? 

李前宽:国庆10周年,我18岁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前参加文艺大军,我是文艺大军的排头兵。国庆20周年的时候,我们选择十一结的婚。国庆30周年的时候,肖桂云拍献礼片《包公赔情》《桃李梅》。国庆40周年的时候,我们俩拍的《开国大典》。国庆50周年的时候,我们拍的是《世纪之梦》。国庆60周年的时候,我们拍的是《星海》,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十一”这个日子和我们的生命和事业相联系。国庆这个美好而神圣的日子,好像是在我们生命里边融在一起的,离不开的。 

这个日子对于我们来讲实在是很有缘,好像我要通过我的光影艺术歌颂祖国,通过我的角度,一个电影人始终把镜头聚焦在我的祖国和人民上。

文/科若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