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电影专题片《我们的旗帜》第三集:点亮《星火》

大陆 2021.07.15 来源:1905电影网
时长:28:00      建议WIFI下打开

《我们的旗帜》第三集:星火

1905电影网专稿 百年壮丽画卷,光影雕刻丰碑。电影频道大型电影史诗专题片《我们的旗帜》的前两期节目《破晓》《惊雷》在CCTV6电影频道、1905电影网及全网主要平台首播告捷,专家影人集体发声力荐,全网媒体联合报道支持,全国观众点赞好评如潮。

《破晓》将观众视线带回百年前的中国,电影人黄建新冯远征黄晓明宋轶等将带领观众穿越电影编织的时光走廊,从清末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运动,直至关键的1921年,重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之路,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何诞生,为何成为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惊雷》则在电影人王洛勇的讲述中,回望九十四年前的南昌起义,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一起见证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那刺破黎明前黑暗的枪声,那打响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惊雷”第一枪。

7月13日21:50,《我们的旗帜》第三集《星火》如约而至,讲述人王传君重回星火燎原地,致敬井冈山精神,为我们讲述从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到进军井冈山、再到古田会议,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终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也为世界革命开创了一条“山沟沟里的马列主义”的特色之路。

《我们的旗帜》第三集《星火》讲述人王传君

毛泽东说过:“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伟大的旗帜意识,决定了伟大的创新实践。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鲜红旗帜立起来了,才使1927年井冈山上撒下的火种,终成全国的燎原之势!

今天的主讲人王仁君在2019年的电影《古田军号》中扮演毛泽东时36岁,刚好与1929年的毛泽东同岁。这一年,36岁的毛泽东与朱德、陈毅一起,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发展,却遭受接连的打击和排挤,同朱德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争论,甚至提出“难以继续工作,准备赴俄留学”,最终黯然离开他亲自创建的红四军的领导岗位。这一切,距离毛泽东初次登上井冈山,开创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还不到两年……

王仁君介绍毛泽东早年经历

毛泽东早年是以笔杆子闻名天下的,当年主持《湘江评论》时是何等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年轻的他甚至反对暴力革命。但1927年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失败,让毛泽东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正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从枪杆子上,看到了面临生死存亡的中国共产党的出路,必须打出自己武装的旗帜来号召民众。

毛泽东认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军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徐焰为大家讲述了为什么当年要发动秋收起义:秋收是中国特定的矛盾激化的时节——中国当年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百分之九十的国家。农村大多又是贫苦农民,秋收的时候就要交租子。辛辛苦苦一年到秋收的时候,要把自己收获的粮食交给地主,家里头粮食不够吃了,所以这个时候矛盾特别容易激化,共产党人振臂一呼,农民就容易起来响应。

军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徐焰介绍秋收起义

据电影《秋收起义》中的毛泽东扮演者王霙介绍,毛泽东要上井冈山,因为革命要继续,共产党要带领老百姓翻身当家作主。毛泽东虽然有着丰富的革命经历,但从没有打过仗,也不会打仗。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使他只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武装斗争的洪流,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统一领导起义行动。1927年10月,进军井冈山,是毛泽东在黑暗中面对白色恐怖反复思考后的结果,也是立足于中国革命现实的选择。

毛泽东扮演者王霙介绍毛泽东的井冈山经历

之后的三湾改编,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使这支革命队伍艰难奋战而不溃散;而士兵委员会的成立,使官兵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变成了兄弟般的平等关系,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官兵平等,让部队在艰苦卓绝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旺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由此成为建设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

据军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徐焰介绍,在三湾改编的时候部队只剩下七百人了,这七百人编成一个团。团有党委,连有党支部,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军队的行动从此由党委来决定,由党支部来决定。这就奠基了人民军队由党领导的基础。

1931年,毛泽东将部队上井冈山时就定好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改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了铁的纪律和群众的坚定支持,共产党的军队才从此战无不胜。据《井冈山》编剧刘仁德介绍,“群众他能载舟也能覆舟。你看那个时候,为了把群众关系搞好,一碗水都不能随便动,要水到溪边去挑,不准用老乡缸里的水。”

《井冈山》编剧刘仁德介绍共产党军队纪律

中共党史专家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认为,共产党通过约束自己的军队,让老百姓知道,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国民党不一样。这样就取得了老百姓的拥护和信任。

中共党史专家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认为,共产党通过约束自己的军队取得百姓拥护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就这样诞生了。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颁布《军事工作大纲》,指示“在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于6月上旬改称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迅速壮大起来。仅仅四个多月的时间部队就由上山时不足一个团发展为两个团。茶陵、遂川、宁冈三县都建起了人民政权。

据《井冈山》编剧刘仁德介绍,毛泽东对中国国情非常了解。所以他知道中国的路绝不能照搬俄国经验,马列主义也要结合中国的实际,自己的路怎么走要从国情出发,从民情出发,所以最后坚持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

《井冈山》编剧刘仁德介绍,毛泽东对中国国情非常了解

1928年1月,朱德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进军宜章,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湘南起义。设计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的何长工,三次冒着被抓被杀的风险,终于联系上这支队伍,朱毛终于走到了一起。两位伟人富有历史意义的握手,为中国革命掀开了崭新的篇章,真正确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朱毛会师高举起一面坚持斗争、雄踞井冈的鲜艳夺目的大旗,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已初现雏形。朱德与毛泽东的伟大友谊也由此奠定,并联手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即后来的红军第四军。“朱毛”从此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

但没想到,才过了一年不到,毛泽东与朱德率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闽西发展时,两人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和争论。据《古田军号》导演陈力介绍,朱毛之争是兄弟之争,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信仰。但是每个人的出身不一样,所以他们在方法上会有一些不同,一会儿就好了。这是在斗争中取得的真理,经过了这样的一个磨练,目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两个人之间的所有矛盾,都不是矛盾。

《古田军号》导演陈力介绍,朱毛之争是兄弟之争,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信仰

刚从苏联留学回来的刘安恭,被中央派到红四军工作。他带来的中央“二月来信”对整个革命形势作了悲观的估计,要求朱、毛红军分散成小股组织,到乡村去开展斗争,并要求朱、毛离开部队。1929年6月,在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落选前委书记,“开除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中央处分也被误传为“开除党籍”。

他无法参加组织活动。国民党在报纸上公开捏造毛泽东病亡的消息,竟使共产国际信以为真,专门刊发1000多字的讣告纪念。党代会结束后毛泽东便离开了红四军主要领导岗位,到闽西指导地方工作,但他的内心始终牵挂着这支队伍。

刘安恭带来的中央“二月来信”对整个革命形势作了悲观的估计

1929年12月28日,著名的古田会议召开了,毛泽东又当选了前委书记,他代表前委写了三万多字的八项决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有了这一根本的原则和制度,人民军队才得以在党的旗帜下不断前进,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革命队伍。

据军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徐焰介绍,1930年1月5日,古田会议一周之后,毛泽东给第一纵队司令林彪回信,回答他所提出的“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并以党内通信形式印发给部队干部,对广大指战员进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

这封信被编入《毛泽东选集》,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成为传诵一时的名篇,在红军当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这篇文章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虽然当时红军的力量还很弱小,相当于星星之火,但是遍地是干柴,将来势必能够燎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旗帜就有方向,有旗帜才有希望。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百年历程中,中国电影从未缺席,始终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记录者、推动者和传播者。在一代代中国电影人的不懈努力下,一批批时代经典不断涌现,潜心雕刻着历史长河中一个又一个经典瞬间。

如今,中国电影已经成为学习党史最生动、最形象、最感人的视听教材之一。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电影的视角和手法讲述党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大型电影史诗专题片《我们的旗帜》应运而生。

《我们的旗帜》由电影频道出品,每周三晚22点档在CCTV6电影频道、1905电影网及全网主要平台播出,腾讯音乐平台TME_official、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独家音频播出。

文/大陆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