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电影评论

《革命者》:艺术意蕴书写广阔历史与深厚使命

胡湃 2021.06.28 来源:1905电影网

1905电影网专稿 1927年4月28日,一位38岁的革命者,率先登上了绞刑台,神色未变,慷慨赴义。

他在题为《牺牲》的文章中这样写道:“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这位革命者,就是李大钊,怀着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激发着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时代轰轰烈烈,李大钊波澜壮阔的一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当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的希望。目睹着革命浪潮遍及中华大地,李大钊奋力高呼:“试看三十年后,必是赤旗的天下。”

他从一位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在他的感召下,一代代革命者们迸发出了锐不可当的力量。如今,李大钊牺牲已过94年。当年他所感召的青年如今已将神州大地建设成一条腾飞的巨龙。

当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的理想成为现实后,如何再借光影之力,将百年前的激荡风云、革命火种在银幕上肆意燃烧,沸腾当代青年的热血呢?

《革命者》便通过艺术意蕴书写广阔的历史与深厚的使命,再现李大钊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引领下,将革命星火传播中国。

在百年后的今天重新讲诉百年前的历史,《革命者》采用了不同寻常的叙事手法,打破线性叙事,将多个不同时间线上的事件重组,以主题和不同事件、人物形成对位关系,完成了一次影像上的复调音乐创作,谱写出一曲20世纪初期中国革命的浪漫史诗。

打破线性叙事,是这部电影的监制管虎惯常采用的创作手法。《革命者》的8组人物关系,因为时间线性的打破,在参差对照中,格外彰显了李大钊作为中国革命“播火者”的无畏精神,更将李大钊从一面精神旗帜,分解为理想挚友、革命伴侣、良师益友、铮铮烈士等多重身份,还原成一位有血有肉的革命志士。

与陈独秀的“南陈北李”建党之约,彷如风雪夜归人,两位挚友的再度相遇,浪漫的表现手法,暗淡下李大钊营救陈独秀的刀光剑影,让观众因两人的相聚而迸发对革命胜利的希冀。

和青年毛泽东的忘年友谊,无论是火锅店里的家乡风物,还是雪后景山上对未来中国的展望,充满了北京味道的画面中,展现着李大钊对青年革命者的言传身教,又将革命的火把递与青春之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是一蹴而就,“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青年毛泽东结识李大钊,这些情节让我们所熟悉的历史变得更为厚重,将历史事件从不同维度进行解读,这种多线索、多角度叙述故事的能力,见证着创作者对厚重历史的把控。

彼时,共产主义的传播在中国充满了艰难与曲折。李大钊寻找到了知己,却也要面对着对手。为了推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李大钊拜访孙中山,却也要和蒋介石赌一个对未来中国的期许;和吴育文的最后对峙,彰显着李大钊就义之时仍从容不迫。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李大钊的这声呐喊,仿佛吹散了心存斗志却不知何去何从的仁人志士面前的浓雾。他用矢志不渝鼓舞激励着年轻的革命志士庆子,启迪着普通群众群众徐三,唤醒他们心中冲破黑暗的斗志。李大钊始终坚定地将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毕生的使命,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李大钊看到了未来将属于追寻真理的时代青年。他是革命者,也是先行者。“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他的呼吁,唤起了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宛如青春之火,历经百年风雨征程,恰是风华正茂。

 

《革命者》用颇具浪漫主义的镜头,展现着受到李大钊感召的青年力量。开滦煤矿的数万名工人点起矿灯、挽起双臂,齐刷刷地在铁轨躺下,进行声势浩大的反帝总同盟罢工;军人们在手工缝制的党旗下庄严宣誓;工人和农民们撑起用无数块红布拼接而成的巨幅红旗。

这部电影想要表现的,便是这份革命先驱的精神鼓舞。当这些恢弘的镜头和丰沛的细节呈现在银幕上,坐在影院里的观众也会被这种情绪点燃。观众之所以会与电影的精神共振,就是因为《革命者》在重述李大钊故事的同时,强调了历史进程中群众的力量。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正是在共产主义的指引下,中国人民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投身革命的洪流中,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可以说,《革命者》回答的是共产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落地生根的问题。正是有了像李大钊这样的一代革命者们,从中看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希望。敢为人先,承担传播思想的重任,为这一理想奋斗终生。

同时,《革命者》又是一部不一样的影片。除却演员们勇敢尝试更多可能,为主旋律电影带来新的青春热血之余,青年导演也勇于进行艺术上的探索,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相结合,使主旋律电影的艺术创作又多了一条新的路径。

李大钊为之奋斗的理想早已变成现实。放眼百年,正是因为这份坚定的理想与信念,中国共产党人才能一次次奋起,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电影是照进现实的梦;当这个“梦”再现百年前革命者的风华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段广角镜下壮阔的历史,更是革命者们百年前的梦想与使命,如何凝聚起亿万民众的磅礴力量。

文/胡湃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