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袁老一路走好
>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消息——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北京时间5月22日13时07分逝世,享年91岁。
>他是研究水稻的专家,他是奉献毕生经历投入研究的战士,他也是解决了中国十几亿人口温饱问题、一个改变时代的伟人。
>中华上下五千年一直在同饥荒、粮荒作斗争,杂交水稻的诞生,根本性的扭转了农业生产力低下同人口爆发式增长的矛盾,袁隆平院士的贡献功不可没。
>他为中华儿女奉献一生,而如今,他又要去另一个世界继续播种。
>一路走好袁老,历史会永远铭记您。
>袁隆平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梦:水稻比高粱还高,籽粒比花生还大,他就那样坐在稻穗下乘凉。
>为了这个梦,他努力了一生。
>常年奋斗在科研一线,不断的研究和培育着更加高产的新型水稻,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1976年,袁隆平和助手培育的三系杂交水稻“南优2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水稻平均增产20%。
>正是这这一技术,不仅养活了十几亿中国人,还养活了全世界的食稻民。
>1995年,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
>2000年,“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突破日本专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论极限产量。
>2016年,研制出长得比人高、每一粒都颗颗饱满,比瓜子都大;并且比一般常规水稻的生产量高50%以上的巨型稻。
>到2019年,他的神话还在继续。
>9月28日,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了最新一批“海水稻”,这次培育的“海水稻”实现了多个技术突破。
>10月23日,第三代杂交水稻也交出了优异的成绩单,亩产高达1046.3公斤。
>但他依旧不满意,而是定下了新目标,未来要向着一公顷20吨,也就是1333公斤的目标努力。
>工作中,他是迎难而上的战士。而生活中,他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可爱爷爷。
>通常情况下,大众都会觉得搞科研的人严谨严肃,不苟言笑。可事实上,袁隆平却有着强烈的反差,性格非常可爱。
>他爱好广泛,擅长运动,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会跳踢踏舞,会拉小提琴。
>结婚60年,经常和老伴一个拉琴一个弹琴,日子过得相当文艺。
>他还会打排球,而且是每天都在打。
>70岁以前,他每天健身,每天游泳。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吃太多肥肉,不能变成胖子。
>他平时还会吐槽那些老干部,一退休就闲下来,没有事情做,久而久之就老年痴呆了。
>他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事物,心态始终保持年轻。
>他会自称自己是80后、90后。
>旁边有人问他,袁老师,今天帅不帅?
>他也想都没想,直接回答:帅。
>他还会要求自己,每天都保持着愉快的心情,不要为小事儿斤斤计较。
>早前他们去田地里,是走路、骑自行车、骑摩托车,但73岁的时候,袁隆平拿到了驾照,还开上了小汽车。
>不仅如此,他还特别有语言天赋。会英文,而且还会俄文。
>1953年8月,袁隆平走进了安江农校校园,开始了长达18个春秋的教学生涯。
>来校第一个学期,因缺少俄语教师,学校分配他到文史教研组教俄语。性格随和的袁隆平,尽管专业不对口,但他服从学校安排,当上了俄语教师。
>为了教学和科研,他不仅努力学习俄语,而且刻苦自学英语,不断提高听、写、阅读水平。
>以至于后来,一言不合就能飙英文。
>平时大家想跟他合影,他都是笑着说onebyone。
>活的年轻、心态好之外,他还是个段子手,总是神吐槽,随便一张嘴都是梗。
>他表示自己压力也超大,也是要扛kpi的。
>好多人说他是国宝,他直接否认。又着急又委屈的表示:你们怎么能把我变成动物呢。
>大众对科研人员的普遍印象,是意志力强大,始终严于律己。但袁隆平却从骨子里透着可爱,他的老师总结了两个他最大的特点。
>自由、散漫。
>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平时上下班,都是要打卡的,但他就不用。
>他还特别骄傲的强调:我是特殊的。
>出名之后,袁隆平风光的同时,也挺委屈。
>他还吐槽:自己隐私越来越少了。
>自己平时想回家看看,都没有办法。因为实在太火爆,每次不管去哪,大小领导、群众都会出来迎接。
>不过相比去哪都惹人注意,对袁隆平来说,更难的,是带学生。得指导他们搞实验、还要帮着修改论文。
>对于他来说,那就是“麻烦的很,死脑细胞的。”
>主持人继续问:研究团队里,你就是大家长,那团队好管吗?
>面对这个问题,袁隆平什么也没有回答,而是开始搓脸,挠头,并伴随着叹气声。
>曾经种种,每一段采访、每一个镜头,如今都还历历在目。
>投身科研数十载,虽然获奖无数,已被封神。但他依然保持着“勇攀高峰”的动力,质朴的精神,和可爱的性格。
>他真正的魔稻祖师、全植高手,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可爱爷爷。
>如今他去了另一个世界播种,身躯虽陨,但精神长存。我们会永远牢记,永远缅怀,也会时刻保持感恩敬畏之心。
>袁爷爷,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