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是少年》:主旋律电影的青春书写与信仰言说
1905电影网讯 近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指导,陕西文化产业(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联合电影频道节目中心、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等制片机构共同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永远是少年》全国公映。这部影片以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为时代背景,通过青春成长的视角,讲述了五位青年学生甘愿放弃富足的生活,为了新中国的未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牺牲的故事。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永远是少年》讴歌了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塑造了灵动、饱满的青春人物形象,围绕“青春梦想”和“革命信仰”进行了符合当下时代精神的阐释。不仅让身处和平年代的观众切实感受到了一百年前的青年们的信仰和热血,也为当前电影市场注入一股红色的正能量,更为主旋律电影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研究借鉴的样本,为未来同类题材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大处不虚,小处不拘:宏观历史与微观叙事的结合
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以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革命事件为背景,绕不开对大时代、大主题、大环境的反映和折射。《永远是少年》描述了建党初期一批风华正茂的有志青年在中国前途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阶段,坚守初心,胸怀天下,上下求索,勇于牺牲,探索民族解放和振兴之路的艰辛历程。
本片以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国土沦丧、主权丧失、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以就读于唐山铁道学院的五位普通学生对救国之路的探索作为故事发生、发展的驱动力,与彼时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相互呼应,在银幕上具体、生动地呈现了一些惊心动魄的历史史实,比如中国共产党诞生、建党初期工人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创建工农革命武装等。本片的主创团队学习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先后辗转江苏、广东、福建、上海、浙江、山东、辽宁、黑龙江、陕西等九个省市拍摄,使整部影片最大限度地复现了彼时的历史场景,从而呈现出真实可感的年代感和生活感,让现实主义诉求令人信服地落在了实处。这样的创作思路,能够唤起观众对那段历史的文化记忆,传承爱国爱党情怀,可以实现理想的革命传统教育效果。
但是与传统革命题材主旋律影片不同,《永远是少年》没有停留在对历史史实的陈列和对革命口号的宣讲,而是别具匠心地把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与五位青年学生的情感延展糅合在一起。两条线索交叉缠绕,时而相互交织,时而并行推进,以复合式的结构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现了中华儿女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火红的青春与燃烧的激情。
一改以往主旋律影片习惯着眼于伟人领袖的宏大叙事视角,本片采取了平民化视角,将故事聚焦在五位青年学生身上。整体上既对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严肃把控,又对传奇色彩的人物故事进行生动活泼的演绎。五位青年学生既有热血的青春悸动,也有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关怀;既有挥斥方遒的青春意气,也有向死而生的浪漫主义革命牺牲精神。他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纯真的革命理想,与高尚的人生境界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相互交融,让无数观众深受感动与倍受激励,这成为影片的最大亮点。历史上真切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也因为这五位普通学生的“闯入”显得更加具体生动,更加真实可感。
二、类型拓展:从革命主旋律到励志青春片
“主旋律”电影一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提出,用来指代那些承载中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并以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正面人物形象为主要旨归的影片,可视为“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变体或延伸。
一直以来,主旋律电影是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国家意志的呈现、国家形象的传播以及对人民大众的教育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一些主旋律电影也存在情节设计公式化、人物塑造扁平化、场景设定符号化等缺陷。尤其是历史题材,往往存在距离观众生活太远和代入感欠缺的弊端,在时代命题与大众现实的接轨中存在着主题瓶颈。
《永远是少年》的独特之处在于突破了以往大批同类题材的“宏大”叙事和“正剧”面向,面对时代现实和观众群体的变化有效调整了影片的叙事诉求,实现了对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继承和超越,合奏了一曲革命激情与青春励志的交响乐。
首先,影片人物形象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区别于以往同类型题材对英雄人物形象进行“伟光正”和“高大全”式的塑造,《永远是少年》更加注重对人性元素的凸显。冯健行的崇智笃行、文婷的俏皮秀美、豹子的憨态可掬、老武的成熟冷静等等,让观众看到了英雄人物身上朴实平凡甚至有缺陷的一面,使得这些形象更加亲切、真实,更加符合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这里要特别说一下文婷这个形象。与以往革命历史题材中女性所处的“陪衬”地位不同,文婷不仅在家庭出身优渥,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出类拔萃的。面对自己所喜欢的异性,她主动示爱;当得知对方已有妻室,又优雅地保持了“发乎情,止乎礼”的距离。在不幸被捕后,家庭的营救本可让她免予被害。但是对信仰的坚持却让她拒绝在悔过书上签字,而是毅然走向刑场。临刑前,她平静淡然地对刽子手说“别往我脸上开枪”。一个信仰坚定、沉着勇敢,但又爱漂亮、向往爱情的女孩子形象跃然于银幕之上。文婷这一形象在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女性角色中比较少见,对于平衡过度表达的雄性气息也有启示意义。
其次,影片在情感元素的运用上也十分有新意。以往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情感大多倾注在对人民、对国家、对党组织的“大爱”上,而《永远是少年》对“小爱”的表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影片的前半段,在对帝国主义、无良资本家、封建军阀的控诉之外,导演将很多笔墨放在了青年学生的校园生活上。课堂上的踊跃发言、下课后的爬山荡舟、男生之间的怄气斗嘴、男女生之间的相约树下……无不迎合着当下对大学生活的想象。由此延伸出来的师生情、同学情、若有若无又戛然而止的爱情悄然绽放,充分挖掘了那一代青年感情丰沛的内心世界,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染穿透和心灵震撼。
这种励志青春片的路线和类型化的尝试,突破了革命历史题材的固化模式,拓展了主旋律电影的审美想象空间。在主旋律影片类型化与类型片主旋律化的双向互动中实现了一种更为年轻态的美学追求,能够将年轻观众的认同快速缝合到革命历史叙事中来。
三、信仰传递: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不能有效结合时代特点,将革命信仰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当下年轻观众的心中,那么历史就只能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和一堆干巴巴的资料。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当历史的亲历者逐渐离开,如何唤起这一代人对革命理想的认同是当前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都要面临的课题。
《永远是少年》不仅致力于还原历史的真实性,还格外强调历史的当下性,这正是这部影片更加难能可贵之处。影片上映之前,出品方在抖音、快手、B站等年轻人喜爱的短视频平台发布“青春版”片花;最近一段时期,导演及主创人员正携影片在西安、成都、北京、苏州、上海等多所高校进行路演,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关于电影的话题和感受。这种播出方式的大胆尝试目标定位准确,符合年轻观众的收看习惯,赢得了观影群体的喜爱。
时间的区隔往往使得历史题材脱离当下观众的生活经验,由此带来的观影体验陌生化是制约主旋律电影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永远是少年》在还原历史语境中真实的革命事件之外,更具突破性的方面在于运用年轻人的视角实现了革命信仰与青春价值的同构。通过年轻观众将认同投射在五位青年学生身上,突出历史语境中的个体青春史的当下书写,并达成革命信仰在现实中的传承。
《永远是少年》放弃了生硬的道德说教,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建党初期一群年轻人对青春价值的实现上。与当下的年轻人一样,他们也有对未来的好奇和对现实的担忧,他们也有激情飞扬的友情和爱情,他们也在对信仰的追求和真理的求索中寻求着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影片并未因青春化叙事而损害其现实观照价值,反而更让观众产生代入感、认同感。
在影片的结尾处,已经牺牲的五位学生穿越时空,再次相聚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共同观看天安门广场上盛大的阅兵仪式。银幕之外,影片在西安某高校路演结束后,三十位学生预备党员在主创的见证下与片中入党画面共同宣誓入党。此时此刻,一百年后的青年继承了前辈的革命理想和光荣传统,一百年前的青年则借后人之眼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部既强调信仰又落脚青春的影片以家国梦想与青春价值的同构达成了主流意识与大众文化的共享,从而也完成了对美好未来的想象。
结语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发表讲话:“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 此后,党中央在多个场合都强调了当代中国青年与中国梦的重要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通过青春叙事感召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去是这个时代赋予中国电影的责任。
《永远是少年》一片在题材选择、叙事架构、人物塑造以及艺术包装、影片宣发等方面都尽可能彰显青春元素,把历史的真实与情感的真挚贴切地整合在一起,舞动了一段清新隽永的励志青春。该片的成功开拓出一种符合社会主流期望的革命历史题材青春言说模式,为未来同类题材的创作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启示意义。(作者:徐雅宁,系电影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