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婚礼》口碑票房两极 爱情片为何如此卖座
独家观察:青春爱情片为何从不缺席?
1905电影网专稿 《悬崖之上》的票房已经成功反超了《你的婚礼》,同时,《扫黑·决战》也成功逆袭,不出意外,这两部电影均有机会在未来10天内,凭借口碑优势,以强大后劲,收获不错的票房成绩。
毕竟,5月20日那天,预计有近6部爱情电影扎堆,在这个谐音“我爱你”的日子里,收割一波“爱的票房”,而次日,期待多时的好莱坞大片《速度与激情9》强势冲击影市,根据往日的风向,该片首日至少拿下超30%的排片。
今天并不是要讨论《速激9》,而是暂时把眼光放到5月20日。在这些影片中,谁又会有机会成为佼佼者呢?从灯塔专业版来看,目前仅有沙漠执导的《我要我们在一起》想看人数破10万,其他国产影片不足前者的零头。
《我要我们在一起》有机会复制去年《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在七夕当日的票房奇迹吗?我们无法给出任何的预判。但有看过片的业内人士表示,影片质量在近期几部同题材的电影之上。或许这能让我们相信,它有一定机会复制。
当然,也有人并不太看好它,很大原因就是它的故事内容,有些和《你的婚礼》撞车。对于爱情,这里同样“意难平”。一句“我要我们在一起”幸福的话语作为标题,实际却是男主现实的反语。电影里,当男孩长大成为男人时,而女主角准备牵起的则是另一个男人的手。
好像在青春爱情故事里,观众痴迷时间长河里的浪漫,可最终悲剧结局的故事,似乎是补上了青春最后的那一笔。或许在大家眼里,青春中能完美落幕的爱情终归只是个例,真正的生活永远有那么些“意难平”。
那些年“意难平”的套路
《我要我们在一起》翻拍自豆瓣长帖《与我十年长跑的女友明天要嫁人了》,了解这个帖子的人都知道,那个新郎并不是“我”。
《我的婚礼》翻拍自海外同名电影,不管是原版电影,还是翻拍后的故事,都被不少人吐槽,完全就是“低配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这段故事的跨度不管是10年,还是15年,这类青春爱情片似乎已经落入窠臼,承袭某种套路之中——
后进生和优等生的标配,一方暗生情愫,可能中间经历了适当的升学考试的磨练,然后一同走上大学或者社会,不得不面临生活的考验,出现分手危机,又时隔几年,一方最终出现在另一方的婚礼上,彼此宽恕。
从《那些年》开始,到后来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再到青春爱情电影票房天花板《后来的我们》,这些电影几乎都在这个套路框架中做加减法。
我们并不是说这种套路之中的创作,就一定会产生质量不佳的作品,毕竟套路只是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框架,至于最终是精品,还是破絮其中,仍要看创作本身。
譬如《你的婚礼》,甚至连基础分镜都是直接照搬了原版的模式,而内容改编方面,也显得非常的”随意“,本土化处理,比如炸鸡变烧烤,棒球变足球,但整体而言,还是没有诚意。
电影里那段烟花戏份,在不少人眼里是电影的华彩片段,同时也被部分网友认为不切实际。甚至有观众直接在见面会上问导演,这么大规模的烟花,似乎对于男主还是大学生的身份而言,开支不可小觑,有些不切实际。浪漫成了一时的冲动,但冲动过后,少了实际的踏实感。
再对比《那些年》和《你的婚礼》中,男女主的情感催化戏。
前者是两人在地震后望着一轮明月,而到了《你的婚礼》,这场戏变成了台风砸中男主,从而促进了两人的在一起,当然也为后面两人的纠葛画下了伏笔。细想之后,这段戏同样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不够落地,观众能理解其中渲染出的情绪和剧情推进作用,但很难产生共情。
《你的婚礼》中,最让人难以放下的可能还是两人的分手,是来自男主的顾虑。男主患得患失的性格在这里被烘托到的极点,可是到后面传递的为爱放手的成长,显得并没有那么联动。
再看未来要上映的《我要我们在一起》,故事把误会矛盾交给了现实,成长中日渐岔开的社会地位,让双方在情感中也有了更多的顾虑,加上父母朋友等周边的影响,隔阂也渐渐加大。这种更现实的情节也迎合现实生活的情节,更具真实感。
《后来的我们》亦是如此。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看来,它对生活有更多的表达,里面有一种因为生活的艰难而错过感情的北漂经历,这种经历跟相当一部分观众有很大的共情度。与此同时,每个人都有青春的回忆,也都有爱情的经历,尽管每一个人可能都不一样,但都可以在影片当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套路从来不是错误的示范,而是在套路中,如何让观众找到共情,把“玛丽苏”“杰克苏”的情节变得更加写实,或许才有机会被观众认可。
谁在为它们买单呢?
套路是一回事,放眼目前的电影市场,青春电影依旧是能实现以小博大的影片之一。本身这类电影成本并不太高,而且演员多数启用青年演员,加上后期营销的配合,这类电影最不缺的就是话题和热度。
我们选取了若干部获得票房成功的电影案例,能看见除了《后来的我们》之后,多数影片的票房还是能实现4亿乃至更好的成绩。当然,这并不代表着这类影片就一定是成功的范本,同样还有《六弄咖啡馆》这类并没有获得较好市场成绩的案例。
非常巧合的是,其中《致青春》《同桌的妳》《后来的我们》《你的婚礼》均是在五一档和观众见面,而除了《后来的我们》之外,几部影片背后的推手也恰好都是光线传媒,似乎这个季节已经成为了他们对毕业季的一份定制礼物。
根据灯塔专业版来看,男性观众对这类影片的兴趣正在慢慢减弱,从当初的超40%,慢慢稳定在了27%左右。当然,一方面也可能是数据系统近年才开始优化纪录,相应数据会有偏颇。
除此之外,95后和00后是目前这类电影的主要受众,根据数据显示,这个年龄层受众占据了超50%的比例,可见,这种题材的电影在贩卖爱情浪漫的同时,青春氛围更抓观众的心。对于刚踏入社会,或者即将迈入社会的青年人而言,或许能更加的从中找到共情,和满足对爱情的臆想。
从评分来看,这几部电影在各个平台上并不是特别理想,罗列出的7部电影中,抛开购票平台年限问题,只有一部《最好的我们》超过了8分,但对于动则就超8.5分的购票平台而言,8.3分似乎只是一个良好的成绩,而挑剔的豆瓣上,更是仅有一部《致青春》的评分在6分以上。
这似乎就和上文提到的那样,观众痴迷在时间长河里感受爱情故事,加上适当的营销话题,自然而然就能带动受众的观影欲望。但是,情感是百态的,单一的故事套路中,难以让观众找到适合的落脚点。
更不能忽略的是,当下社会环境的进步下,不少观众对情感和婚姻有了新的认知,态度也产生了转变,所以价值观矛盾,也容易影响自身对青春爱情电影的理解。这种价值观的转变,或许也是让一二线观众选择慢慢远离这类题材电影的原因之一。
青春爱情电影里的“意难平”,或许成为了一部分观众的遗憾。可是等到看哭之后,故事的逻辑会重新被观众梳理,在没有配乐烘托的情感之下,故事逻辑才终被放大。
木心写道,“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过去多数人对爱情的认知;《山楂树之恋》中的纯爱故事,是一个时代对爱情的向往。可如今,年轻人对爱情的解读有千万,经历的故事有百种,没有人能真的定义对错。
《后来的我们》有句slogan,“后来的我们,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回到现实中,青春爱情电影,能教会我们爱吗?显然是不能的。那么,等到下一部青春爱情电影上映的时候,你还会走进电影去看吗?我们或许还会,想看看别人的人生,也想看看创作者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