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出圈yyds…万物皆可于和伟 隐于“悬崖之上”
对话于和伟:两次合作张艺谋是人生“高光” “万物皆可”不敢当
1905电影网讯 在张艺谋新片《悬崖之上》中,于和伟扮演了潜伏敌人内部多年的特工周乙。为了帮助同志们完成任务,他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和老练,任务之外,周乙又要表现得丝毫不露声色,甚至尽可能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某种程度上,于和伟和自己塑造的这个人物有些相似。周乙隐于黎明前的黑暗,而于和伟也在一次次表演过后隐于角色。
前段时间,他因为过往作品《新三国》里“接着奏乐,接着舞”的魔性台词意外“出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蹦迪”的极致反差让舞梗网友感慨老戏骨果然“戏路够野”,而随着近期《巡回检察组》《觉醒年代》及《悬崖之上》的密集上线,更多观众这才发现,原来“万物皆可于和伟”。
于他而言,这赞誉初听着实“惊艳”,然而时间一长也不免让创作生出无谓的束缚和杂念。在于和伟看来,“万物皆可”的奥义在于不给自己打上任何的标签——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他愿意主动靠近新事物,比如了解什么叫做“出圈”,掌握花样繁多的饭圈缩写,适应“叔圈”流量的身份,跟着年轻人“接着奏乐,接着舞”。
而沉淀之后,于和伟会重新回到自己熟悉和擅长的边界范围之内——他知道,只有表演才能带给自己安全感。
连拍《坚如磐石》《悬崖之上》
“我确定导演懂我”
《悬崖之上》宣传期,当外界的多数讨论正聚焦在于和伟与张艺谋近期接连两次的合作时,他却出人意料的在首映礼上提起了一段自己很多年前和导演的往事:1995年,张艺谋到上海戏剧学院找表演系学生完成《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中一段舞厅戏的拍摄,还是大三学生的于和伟就这样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次参演电影的机会。
后来,张艺谋曾问于和伟:“你在电影里看到自己了吗?”他坦白回答,没看到。
从当年初出茅庐的新人,到如今经验丰富的戏骨,拍一部张艺谋导演作品始终是于和伟的心愿。尽管26年后才迎来梦想真正成真的这一天,但通过《坚如磐石》《悬崖之上》两部作品接收到的来自导演的理解与默契,让于和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收获了自己做演员的高光时刻。
《悬崖之上》周乙这个角色的邀约,在于和伟《坚如磐石》的拍摄进行到三分之二时到来。这让他更加确定,张艺谋懂自己的表演。
无论开机前还是在片场,两人的交流都并不算多。于和伟将他多年的拍戏经验,和对人物、剧本的理解统统放进表演里,而张艺谋则把对演员的体恤与夸奖化作监视器后无声的信任。
对于演员来说,这样的导演像一面镜子,让你在表达的过程中保持愉悦、兴奋,同时也有足够的安全感。
诠释周乙的过程,于和伟完全是在“跟着感觉走”,这也是他在表演中习惯选择的方式。不同于过往在《觉醒年代》《刺杀小说家》中的“外放”,周乙始终是“收”的状态,要不动声色,甚至降低他的存在感。
如何在这种状态下找准发挥的分寸,是这个人物让于和伟觉得最有意思,同时也是最痛苦的地方。首映礼上他笑说,如果导演没有在结尾安排自己勒死叛徒,他可能会被无处宣泄的克制隐忍“憋死”。
出圈、流量、yyds……
什么是“万物皆可于和伟”
假如“叔圈101”也有打投和排名,于和伟绝对会是C位的有力竞争者。
之前,他因《新三国》中“接着奏乐,接着舞”的魔性台词成功出圈,近期《觉醒年代》《巡回检察组》和《刺杀小说家》的接连霸屏又再次帮他积累下扎实的实绩。不少观众通过考古发现,于和伟参与过的作品前前后后加起来超过80部,古装剧、现代戏类型丰富,主角、配角样样能演。有人因此半开玩笑的评价:“万物皆可于和伟”。
于和伟自认算是高产的演员,碰到好的人物,总有创作的冲动。不过看到网友统计出的角色数量,他起初也吓了一跳。“万物皆可”、“演技教科书”,这些用词“惊艳”的赞美都曾给于和伟短暂带来过被认可的享受,但他很快发现,这些声音会随着时间成为创作的束缚,让自己生出无谓的杂念和压力。
保持“万物皆可”的真正奥义在于永远不给自己打上任何类型化的标签。对于和伟来说,没有标签才是他表演时最轻松的状态,正如他在《悬崖之上》的塑造的周乙,始终隐于黎明前的黑暗,表演最大的乐趣同样是藏在每一个人物背后,不断的、自由的去塑造更多不同的角色,反复体验人物内心的那个过程。
而作为“叔圈”流量担当,于和伟坦言自己也在尝试去适应网络时代的新变化、新身份,无论是伴随“出圈”而来的关注和流量,还是应对采访时需要表现出的“八面玲珑”,都曾让他感到有些无所适从:“我不知道我该演谁。”
如今,于和伟在快节奏的环境与时代的浪潮中找到了同自己和解的方式——放松心态去迎接新事物,一起“接着奏乐,接着舞”。待到流量、热度逐渐退去,再回到自己最喜欢、最擅长、最熟悉领域,“你会知道什么才能给你安全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