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欣一出手,治好了我妈的焦虑
>2021年第一部现象级电视剧已经出现了——《小舍得》。
>这部讲“小升初”的电视剧,每天都有让人感同身受的剧情出现,今日让大家动容的是学霸颜子悠当众坦露心声:
>“我觉得,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你每次都说你是为了我好,但其实都是为了你自己的面子,从来不管我开不开心、愿不愿意。”
>“如果我将来有了小孩,我绝对不会逼他去上什么辅导班,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么就那么难呢?”
>这是子悠第一次公开谈自己的感受,也是一向乖巧懂事的子悠第一次情绪爆发。大家愣住了,这才知道小小年纪的子悠原来承受了这么多。
>子悠的爆发,让剧中所有人以及剧外的观众开始反思:子悠妈妈田雨岚的教育方式真的是对的吗?对孩子真的只有正面影响吗?
>说到田雨岚,估计大家都不陌生,近期被热议的影视剧角色之一。
>她身上的标签很明显——一个为了让孩子考取重点中学(翰林中学),不择手段、强逼孩子学习的妈妈。
>田雨岚这个人物很丰满,分分钟就立住了。
>她手机里有无数个家长交流群,无时无刻不在和其他家长交流孩子的成绩、分享考翰林的“秘方”……
>她在家里最明显的位置摆了个架子,上面放满了孩子的证书和奖杯。
>每每看到这个架子,田雨岚都会两眼放光,她觉得那是身为一个母亲的最高光时刻,是她价值的最大体现。
>她的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孩子身上,是典型的望子成龙的母亲,甚至给孩子取名都带有深意,“子悠”谐音“子优”,意思是希望孩子优秀。
>但是随着剧情逐渐深入,不少人也发现了田雨岚对子悠是爱,是近乎窒息的爱,压得子悠喘不过气来。
>田雨岚极其看重成绩,孩子在什么阶段要考什么证书、考到前几才有资格进翰林中学、拥有什么样的成绩最保险……这些她都门儿清。
>田雨岚要求子悠考到班级前二,年级前五。一边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一边四两拨千斤地说“妈妈对你要求不高啦”,一旁的子悠只好闷着头吃饭,大气不敢出。
>田雨岚是个很有紧张感的人,她生怕孩子不认真学习,所以在明确了要求之后,还会每天告诫孩子一遍:不要掉以轻心,考不上翰林怎么办?
>为了能时刻关注到子悠的动态,她把子悠每天写作业的地方移到客厅。
>这和《小欢喜》英子的学习环境差不多,孩子没有一点隐私,家长的控制欲极强,需要每时每刻知道孩子在干嘛。
>田雨岚对子悠严格到什么程度呢?不放过任何检验孩子学习的时刻。
>子悠吃个西瓜,她都要进行临时抽查“西瓜的英文怎么说?”
>田雨岚不仅严格要求子悠,更是严格要求自己,她会和子悠一起学习,在子悠的作业本上认真批注。
>其实这是剧中一个不太明显的伏笔,为田雨岚不断逼着孩子学习做了一个合理解释。
>因为田雨岚比其他家长付出了更多心血,所以她会觉得孩子拼命学习是对的、是合理的。她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自己当妈当得十分不易。
>果然,田雨岚说出了那句父母口中的经典台词:我这个当妈的做到这份上,你还想让我怎么样啊?
>然而田雨岚的问题不止这一处,除了看重学习,还喜欢比较孩子,炫耀孩子的成绩。是那种会让孩子当众汇报学习成绩、浅谈未来理想、展示各种才艺的妈妈。
>《小舍得》最经典的一幕是田雨岚让子悠当众背圆周率,她觉得这可以展示孩子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在子悠开始背圆周率之前,她着重加了一句,“我们子悠已经突破两千大关了喔。”
>弹幕都在说,至于做到这份上吗?可能我们觉得不至于,但于田雨岚而言,只要能突显自家孩子学习好,就至于。
>其实田雨岚在教育上的最大问题,她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子悠身上,她“想当然”地对为子悠做出了选择,从不问孩子的想法。
>她看重学习成绩,认为除了学习什么都不重要,便想当然地切断了子悠的“兴趣爱好”,这对子悠来说是压死骆驼的的最后一根稻草。
>子悠喜欢研究生物,理想是当生物学家,对于一个刚上五年级的孩子来说实属不易,因为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理想是什么。
>可是子悠研究的蚂蚁、蜗牛,在田雨岚看来都是“脏兮兮的东西”,是阻碍子悠考不上翰林中学的东西。
>田雨岚看不上子悠这一兴趣爱好就算了,平日甚至不允许子悠去踢球,她觉得踢球就是在浪费时间。
>每当子悠想下楼踢球的时候,田雨岚都会阻拦,理由是踢完球心就散了,没办法静下心学习。
>昨天更新的两集中,田雨岚给子悠又报了一个奥数集训班,占据了子悠踢球的时间。
>子悠不满,田雨岚一气之下不仅不让子悠踢球,还让子悠处理掉他研究生物的那套家伙事儿。
>可以说刚刚上五年级的子悠,生活已经毫无乐趣,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很矛盾又好笑的一点是,田雨岚在得知竞选班干部有助于孩子上翰林中学之后,决定让子悠去竞选班委,在竞选演讲中特意让子悠加上“兴趣广泛”这句话。
>子悠丧丧地说,“我之前也没有兴趣广泛……”
>田雨岚厉声说道,“让你背你就背,哪这么多废话啊!”
>可见在田雨岚的价值体系中,孩子不是不能有兴趣爱好,但都要服务于“考重点中学”这一项。
>田雨岚为了孩子的学习可以付出一切,所以有些时候她是不大理智的,这也默默影响了子悠性格形成。
>比如在得知钟老师在家私开辅导班的时候,她果断进行举报,最终导致钟老师被学校开除。
>后来她希望子悠上辅导机构的金牌班,碰巧金牌班的老师是被她搞下台的钟老师,最后田雨岚抛下面子当众对钟老师道歉,只为让子悠顺利进入金牌班学习。
>这一切被子悠看在眼里,子悠看着田雨岚在台上卑微道歉,一个人默默流泪。
>我们可以想一想,田雨岚这一举动让子悠承受了多大压力。
>子悠刚上五年级,人生价值观并未完全确立,他看到自己妈妈这样做,无形中背上了“好学生包袱”,认为自己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父母,继而压力越来越大。
>以及田雨岚不止一次对子悠说,“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你学习好就是对妈妈最大的回报”。
>这些话都在潜移默化之中加速了子悠早熟的性格、加重了子悠背负的压力。
>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子悠在慢慢发生变化。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不爱说不爱笑,少了很多少年元气。
>最开始的子悠,并不是这样的。
>子悠原本是个蛮可爱的小伙子,在大姨的女儿欢欢情绪低落时,会用小蚂蚁的故事安慰欢欢,简直是个可爱的小天使。
>但是在最近的几集中,子悠越来越闷,并且越来越喜欢抠手指,甚至大拇指被他抠褪了皮。
>值得关注的是,抠手指、啃手指这些举动在心理学上都被称为是精神压力过大的具象表现。
>子悠走到现在这一步,的确有田雨岚极端教育方式产生的负面影响。
>子悠班上有个天才少女叫米桃,田雨岚总喜欢拿子悠和米桃做对比,有时子悠只是落后一名,也会被田雨岚说“你离米桃差了一大截呢,你还好意思见人吗?”
>这种言辞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会快速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导致孩子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不相信自己。
>子悠在金牌班上被钟老师语言羞辱,被骂没长脑子、脑袋里都是木头,加重了子悠不自信、不快乐的状态。
>子悠被钟老师语言羞辱之后,他多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保护、多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能和他站在一起。
>但是田雨岚并没有为子悠说话,她觉得孩子在学习上挨点训没什么。
>那一刻,子悠的眼睛里有失落难过,还有不解。
>年纪还小的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无缘无故被老师训斥,妈妈却不向着自己说话。
>后来子悠很认真地提出不想上钟老师的课,结果这一提议再次被田雨岚驳回。
>子悠的求救,并没有得到回响。
>田雨岚不想让子悠离开金牌班的最大原因,是金牌班能帮助子悠提高成绩,次次考试是A+,田雨岚认为只有成绩是实打实的,其他都是虚的。
>这一切被子悠看在眼里,在他看来,妈妈宁愿让他被骂也不愿让他离开金牌班,妈妈眼中只有成绩,妈妈对待成绩好的他才会露出笑脸,只要一次考不好,迎接他的就是否定、训斥和更多卷子。
>所以子悠才会说出那句“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田雨岚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做到了这个份上,却仍然不被儿子念好,在子悠情绪爆发之前,她都认为自己的教育方法没错。
>但,如我们所见,田雨岚的教育方式其实有大问题。
>首先,她没有把子悠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对话,田雨岚对子悠永远有一种身份上的压制,简单来说就是——我是你亲妈,你什么都得听我的。
>其次,田雨岚太过看重子悠的成绩,从而忽视了子悠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典型的看得过远,没有顾及到孩子在现阶段的发展。
>她没有意识到兴趣爱好、心理健康对一个孩子有多重要,她过于“唯成绩论”,导致孩子逐渐产生了逆反心理。
>第三,田雨岚不讲章法的教育方式也加重了孩子的压力。
>公允来说,田雨岚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孩子知识傍身,不靠别人靠自己挣前途,但她在很多时候所用的方法不对,比如会无意间攀比孩子的学习、一味打压孩子的自信心……这都让她最终适得其反。
>田雨岚的出现,确实给了很多人一个反思。家长过于紧张,过于看重成绩,从而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是有大问题的。
>家长切勿“唯成绩论”,切勿想当然地为孩子做出选择,如果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孩子便会濒临崩溃,子悠便是最好的例子。
>“子悠”的另一个谐音是“自由”,很多家长一味想让孩子变得优秀,却没发现剥夺了孩子童年中的自由。
>而在《小舍得》中,另一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也并非完全正确。
>和田雨岚不一样的是,南俪和夏君山一直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的长大,所以他们给女儿取名为夏欢欢,一个欢乐的“欢”还不够,要两个“欢”才可以表明夫妻俩对孩子的希望。
>欢欢在家里是个小公主,爸爸是“女儿奴”,弟弟又是个“姐姐控”,妈妈对她又没学习上的苛刻要求,全家都把欢欢捧在手心里。
>这样的孩子确实很幸福,但时间长了也会有一些问题出现。
>首先,这样的家庭氛围让欢欢非常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她接受不了别人忽视她的存在,所以在欢欢成绩下降之时,会哭着问南俪,是不是变成差生就没人喜欢了。
>其次,南俪只看重欢欢快不快乐,过于呵护欢欢、过于在意欢欢的感受,会让欢欢养成一个不太能接受打击、不能接受外界否认的性格。
>所以我们看到欢欢经常会掉眼泪,一点点小事都能成为她情绪崩溃的原因。
>考试成绩不好,哭;
>被外人说成绩不好,哭;
>没有竞选上班委,哭;
>欢欢掉眼泪的次数越多,越代表着家长需要重视欢欢的心理健康,逐渐为她建立更强有力的心理防线,但是没有,南俪一家依旧事事顺着欢欢。
>比如南俪一开始坚决不让欢欢上辅导班,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但在成绩下滑,看到身边同学都去上了辅导班之后,欢欢主动要求上辅导班。面对孩子的要求,夫妻俩并没有去详细了解辅导班到底适不适合自家孩子,而是盲目给孩子报了一个竞赛班。
>两个人一致认为,孩子主动说出自己因为成绩不好被同学欺负是在求救,面对孩子的求救,他们不能见死不救。
>于是南俪费尽千辛万苦也要给欢欢报这个竞赛班,她只想让孩子当下是开心的。
>但我们也看到了,欢欢在上了竞赛班之后,并没有变得开心,反倒越来越不开心,老师讲的东西她听不懂,不由得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太笨了。
>南俪只想到把孩子送进竞赛班让孩子开心,并未考虑到孩子是否能跟得上竞赛班的进度,如果不是孩子主动说出听不懂,南俪都不知道原来孩子在竞赛班这么煎熬。
>这时他们才开始反思自己,原来对竞赛班和竞赛班的老师都没有过多了解,他们也不知道老师每天在讲什么,以为把孩子送进去就完事儿了。
>这几乎让欢欢陷入到了一个恶性循环中,本就缺乏抗挫能力,父母又顺着她的意把她送进了竞赛班,她听不懂,挫败感更强;被老师当众羞辱脑子不灵光,挫败感更甚,于是身心都非常疲惫。
>欢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以前自信活泼的小姑娘,如今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不管南俪怎么逗她开心,她都只有三个字:没意思。
>子悠,欢欢,两个孩子都在家庭教育中发生了性格变化,由此可见“教育”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田雨岚,只看重孩子的成绩,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南俪,只注重孩子当下的快乐,从而忽视了孩子的抗打击能力。
>两个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一个想让孩子未来成大器,一个想让孩子一生无忧,但她们都忘了一点,孩子是不能被家长预设的,家长需要和孩子一同成长。
>这两个角色的出现,其实是为了让我们反思自身,有网友甚至说,是蒋欣治好了我妈的焦虑。
>田雨岚和南俪,都算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田雨岚因为从小到大都没有安全感,所以希望子悠能以真才实学傍身,谁也抢不走;
>南俪因为小时候父母离异过得不快乐,所以希望欢欢能快乐度过每一天,不被烦心事所干扰;
>她们都忽略了“大环境”这三个字,没有根据现阶段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从而陷入到了一种困境中去。
>家长和孩子在成长路上不是谁压制谁的关系,而是战友关系,大家要一起并肩作战,打怪升级。
>世界上没有完美孩子,没有完美家长,更不存在完美教育,家长能做的只有和孩子联手,一起走过这一条困难些许、艰险些许,但终会看到曙光的路。
>在这一路上,家长要时刻根据大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很难,因为没有固定流程供每个家长参考,但往深了想,这也许就是“养育”的真正意义。
>《小舍得》对焦的这几个家庭,实则是我们铺开了当下几种真实的教育方式,是万千家庭的真实缩影,我们动容是真、反思是真。
>我们通过《小舍得》要认真思考的是,家长和孩子是两个人独立的个体,在此基础上一起过五关斩六将才有成功的可能。
>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这是一门需要终身修学分的人生课程。
>好在《小舍得》为我们揭开了这一面,确有残酷,但感情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