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奖独家策划 | 一秒钟的24帧,他放了40年
1905电影网专稿 随着金鸡奖落户厦门,这座城市的电影氛围也越来越浓郁。这几年,厦门胶片露天放映大会主理人颜志坚都在进行胶片放映活动。但在他看来,为放映活动付出最多的一个重要群体,就是放映员们。
现在已经很少有年轻人能完成胶片放映了,即便会操作,但多数不会解决放映中的突发事故。活动进行了3年,他们已经有合作非常密切的放映员师傅。
胶片放映设备不如数字系统那般轻便,光是每一场放映的组装和拆卸设备就要花费数个小时的时间;再加上放映地点的多元,转场工作的繁复也是不可估量的,有时遇到的下雨天气,更加是考验放映技术团队的随机应变能力。
苏团结师傅是合作较为密切的一位放映员,重重关卡到了他们手上都能迎刃而解。除了他以外,苏师傅的儿子同样也会到现场,分担部分放映工作。如今看来,胶片成为了苏师傅生活中很难割舍的事物,他时常会说,“胶片才是电影的味道”。
从1980年开始的故事
我们走进苏团结师傅家时,一块“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先进集体”的荣誉奖牌就映人眼帘。这是苏师傅引以为傲的一面。他经历了黑白胶片到彩色胶片的进步,又来到了数字放映的新时代,自己也从全职到如今退休兼职帮忙,甚至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儿子后续也都干起了胶片放映的工作。
光影被刻在了胶片上,苏师傅的生活也同样被胶片定格。在1980年,苏师傅被选进了厦门前埔村的电影放映队,做放映至今,已经40年。在七八十年代的厦门这些村里,一开始只有5个地方组建了电影队。“那时要获得放映电影的申请、要成立电影队是很难的,因为是要经过文化局严格审核批准的。”
而被选进电影放映队更是并非易事,都需经过层层考试和筛选。“那会儿也要考试,需要考电工知识,考机械常识,还有一些电影拍摄制作的内容。”但并不是考完之后就能有资格进放映队,这仅仅只是初选。
理论考试之后,苏师傅就给他的师父当学徒,跟着对方学习放映机组装、胶片上机等等实操技能,“整个过程要求非常严格,就像考驾照的时候,必须达到规定时间才能合格,正式成为放映员。”
最终,每队只有3人能获得电影放映员的资格,而报名人数多则两位数。苏师傅所在的电影放映队和常规的影院放映还有所不同,他们更像是电影《美丽的大脚》里的露天放映,设备和片源相对城市影剧院会更加落后,所有东西都要提前向电影公司、文化局等相关机构和组织报批。
他从房间拿出了厚厚的几摞文件,向我们展示了当时1993年厦门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对建立16毫米流动放映队的批复通知。“我当时经历了8毫米到16毫米,再到后来32毫米的胶片放映,所有放映设备和内容都要和公司进行报批,我们放映员也都要重新进行培训,才有资格上岗和放映。”
放一场,火一场
“那会儿放电影,不管是放什么,或者放了多少遍,只要放电影,永远都是人山人海。”那会儿户外的大银幕和现在电影院都不一样,是那种十字银幕,它背面也能看到。所以那会儿很多来晚找不到位置的观众,就会跑到银幕的背后,从模糊的镜像画面里,走进光影世界。
陷入回忆中的苏师傅,放慢了语速,似乎在想些什么。末了,平静地说起,“不像现在的观众,很多电影看一遍就不看了。”后来,志坚告诉我们,苏师傅每次都会担心如今做胶片放映活动,不会有太多人来看。
时光在卷轴里转动,为这个时代带来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带来了电视,带来了手机,带来了更娱乐化的事物,可选择的电影同样也越来越多。那时候的电影没有太多选择,流动放映队会从市放映公司拿到片源,然后轮流到在不同的村庄放映,“可能放了几轮之后,才会去公司换片。而且当时公司的片源也不像现在定档一样,也是根据他们买到的影片而定。”
那会儿,一部片子可以播放半个月到一个月,每周播一场。一开始,放映队放映比较多的还是《英雄儿女》《上甘岭》这类电影,到后来比较多的就是《少林寺》,或者是香港电影。“还记得自己放映的第一部胶片电影,是《英雄儿女》。”那时候的电影放映可火了,即使是在夜里两三点的放映场,依然人满为患。
而他印象最深的放映还属《少林寺》。“这刚出来的时候,是当时少有的武打片,还是宽银幕电影,大家可积极了,很早就来现场等着放。那会儿可能8、9点才开始放映,但大家通常会提前了3、4个小时就来,我们就会放其他影像,他们就坐着看,等最后等《少林寺》。”
“城里放映的电影就会更浪漫,记得十年前,曾经在厦大对面做过放映,当时的学生明显更喜欢浪漫喜剧的外国片。”苏师傅告诉我们,当时农村放映几乎没放过外国电影,“大家不喜欢外片,译制片也不行。”
当时,所有人都想和苏师傅搞好关系,希望能借此占据最佳的观影位置。放映员成为了他们眼里最神圣的职位,总是想尽办法给苏师傅送点吃的,或者用的。“这都难免的,所以那时候放映员的职业可吃香了。”谈到这里,苏师傅脸颊微微泛红。
日常生活
“放映只是我的日常。”这40年的放映工作下来,放映已然成为苏师傅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即便如今退休后,他还是会时不时捣鼓出那些胶片来研究。“在电影放映前,收到胶片电影时会做一些检查,确认胶片是不是对应正确的卷数,胶片本身有没有发黄,有没有划痕,操作倒片。”对于放映,苏师傅有一套很严苛的工作流程。
放映员苏团结师傅 |
“那在你的放映生涯里,有没有遇到翻车的事情呢?”我们对这位有40年放映经验的放映员发起了“挑衅”。苏师傅摆了摆手,拿起手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整个谈话在此时似乎陷入了僵局,刚才善谈的他反而变得“谨慎”。
“曾经有次差点导致放映进行不下去。”那会儿还是以16毫米胶片放映为主,它本身保存和后来32毫米的胶片盒不同,只是靠一条胶布缠绕着胶片,“有一次骑摩托车时候,那个影片没有绑得太牢靠,就从车上掉下去了,那卷胶片就一直滚。我的心也都要跟着滚出来了,但还好,正要滚进河里的时候,被岸边的树枝卡住了。”
胶片盒 |
回忆完这段故事,仿佛往事重现,苏师傅又连喝了两口茶压压惊,“那时候真的胶片很贵,如果真的掉到水里,可能后面的各种放映就都没有了。“
故事未完待续
苏师傅的两个儿子大一点之后,就开始跟着他一起放映。“那时候换片速度要求很快,真的只有几秒的时间。我儿子大一点就开始跟着我一起帮忙,后来我们还弄来了两套设备更替,减少了放映成本。”
正因为童年时候的这些经历,苏师傅的大儿子在部队期间,也担任起了部队的放映工作;而小儿子时至今日,同样在为流动放映队出力。
“现在会做放映的人越来越少了,上次我们在厦大做放映,有个北电的学生过来,他和我们说,那是他第一次看到胶片机。”苏师傅还是感叹着,“毕竟在声光效果、操作放映、拍摄成本等方面,数字放映是有很多优势的。”
“但在我心里,胶片才是真正的电影的味道。不只是一次投影。”苏师傅这么说着,眼神看向了远处,又收回,落在了地上。虽然如今放映工作减少了,但是胶片依旧没有离开苏师傅的生活。在交谈结束之后,他带我们参观了他的仓库,“我现在陆续开始在收一些胶片做收藏,似乎有一天能做一个展览。”
苏师傅收藏的部分胶片 |
在他的收藏品中,有着各色各样的电影,尤其是过去那些和厦门有关的电影。他指着地上的胶片盒,“这是我前阵子刚收的《疯狂的赛车》,当时拍摄我还去看了。我准备再收一部《郑成功》。”苏师傅看着他收藏的这些宝贝,喃喃自语,“可惜现在收藏的条件不好,这些胶片保存都要讲究湿度和温度。”
《疯狂的赛车》是在厦门拍摄的电影 |
当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苏师傅又说起没想到我们会采访他,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放映员,没有那么多的故事。他谦虚地聊着过去的故事,谈着他和胶片的故事,没有过多的情绪浮动,就好像刚刚他下楼来接我们,碰见邻居时的那句随口的,“中午吃什么呢?”(部分图片由双栖影展官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