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

离婚两次,结婚三次!向她学习!

2020.11.02 来源:新浪娱乐

>“寡姐”斯嘉丽·约翰逊再次步入了婚姻殿堂。

>想必已经有很多娱乐公众号盘点了“寡姐”的感情过往,我在这里就简单说一下。

>“寡姐”的第一段婚姻持续了不到四年,丈夫是“死侍”的扮演者瑞安·雷诺兹。

>第二任丈夫是法国人罗曼,此人并非娱乐圈人士,是一个广告公司的总监,两人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rose。

>第三任老公,也就是刚刚结婚的这一位,Colin Jost,《周六夜现场》的首席编剧及演员。大家开玩笑说,相当于“寡姐”嫁给了国外版本的“王建国”。

>“寡姐”结婚有一个很友好的现象——大家都在祝福。

>OK我知道这句话听起来很平淡,但,你应该知道第三次结婚的女人还能收获祝福已经是很难的一件事了。

>首先我要说,西方人在婚姻里真的是比较自由的。进进出出、结婚离婚,非常自在。

>这个现象并非只发生在名人领域,普通人也是这样的。

>我家一个远方亲戚在国外生活,他们过年回国探亲,随意聊起来国外夫妻和中国夫妻的诧异,说国内的夫妻忍到极限才会选择离婚,一般能将就就不会进行其他选择,美曰其名,为了孩子能过就过吧。

>国外的夫妻真就是随心过日子,爱就是爱,不爱就散。孩子不是婚姻的挡路石,两个人离婚之后依旧是朋友,孩子的成长环境其实是相对健康友善的。

>并且国外的夫妻离婚之后,会依旧恋爱、疯狂恋爱。遇到合适的人会进入下一段婚姻中,说不定婚礼上还会邀请到前夫和孩子出席。

>大家,peace&love.

>这种婚姻里的自由气息,一方面是因为国外的法律对于离婚双方是相对公平的。

>我这个未婚的女青年今天特地查了一下国外的离婚法律,发现他们没有太多条条框框,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对于孩子判给哪一方也相对公平一些(不排除有个别案例发生)。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社会对于“离婚”这个字眼没有那么敏感,大家都很平常心,没有那么强烈的舆论。

>在我上学的时候,如果哪个孩子出身于离异家庭,别说家长了,同学都会窃窃私语。然后孩子会变得敏感、自卑、内向。

>以及,婚姻失败的女性会更容易受到大众的吐槽、议论、甚至是非议。

>比如,离婚两次以上的女性会被大家说是“不正经”、“人品有问题”……

>这种例子简直是太多了。

>我小时候住在姥姥家,隔壁楼有一个阿姨离了两次婚,有两个孩子,但都判给了男方。

>其实我蛮喜欢这个阿姨的,总是笑呵呵的,见谁都是一副热热闹闹的样子。但长辈们好像都不大喜欢她,当长辈们正在聊天的时候,只要这个阿姨路过,大家就会很有“默契”地停止聊天。

>有一次阿姨和一个奶奶聊天,拜托这个奶奶介绍对象给她,那个奶奶嘴上说“好呀好呀”,但等阿姨离开之后却是另一副模样,念叨着“谁会愿意和离过两次婚的人谈对象噢。”

>你看,就是这样了,有时候婚姻失败的人不是不想再次去爱,是身边人的态度成了他们迈步的绊脚石。

>其实这样想想还蛮可笑的,“爱”本来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可是被我们捆绑上了太多,就变得极其不纯粹。去爱,要衡量;不想爱,还要思前想后。

>很希望我们环境能从“她怎么又结婚了”变成“真好,她又结婚了”。

>既然我们能大方祝福开启第三段婚姻的“寡姐”,为什么不能祝福身边人?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