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第一梯队”的集体作业《在一起》,有可能量产吗?
>《在一起》让电视剧市场也有了“国庆档”的氛围。
>六大卫视联播,关于电视剧的话题几乎都被《在一起》占据。不同于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围绕着祖国各地发展展开的一系列温情搞笑故事,“抗疫”的话题更为沉重——如何讲好这样一个关于阻击疫情的故事,也是《在一起》开播前最大的悬念。
>另一重悬念在于单元剧的表现形式——如何在一个大主题下,去保持各个单元故事的个性和共性?各组导演、编剧、演员究竟在各自单元中的表现如何?以及在命题作文的大前提之下,如何克制、理性地去描述一场远没有结束的疫情?
>《在一起》之后,《功勋》也已经筹备多时,同样是多位导演联合执导多个单元的创作模式,《在一起》的操盘经验也给了后续作品一些启迪,甚至未来跳脱出“命题作文”的主题要求后,这样的形式是否有可能常态化,也是值得讨论的议题之一。
克制与理性
>会不会强行煽情?会不会全剧高唱凯歌?这是《在一起》开播之前网友们最担心的问题,“抗疫”本身就充满泪点,仅凭新闻就可以让观众泪湿眼眶,在电视剧的创作过程中,现实真实和戏剧真实之间要如何把握?
>“我怕拍那种太过于违背事实或者太过于歌功颂德的东西。”导演沈严说,疫情远没有结束,又是在“十一国庆档”这个特殊时期播出,这个沉痛又有温度的话题曾经让多位导演心存犹豫。
>刘江导演也是一样,“如果剧本看着没劲,就不拍了。”结果大家在拿到剧本的时候,都看得热泪盈眶。
>《生命的拐点》中,张嘉益饰演患有渐冻症的老院长张汉清在开会时问上级领导,“我不明白这个歼灭战要怎么打,用嘴打吗?”谭卓饰演的陆曼琪满脸都是口罩和护目镜的勒痕,这些都在真切地告诉观众:战斗在一线的医生,他们的坚持和勇敢是没有性别之分的。
>医生和护士们的形象是理性的,蒋欣饰演的护士长台词不多,但是在劝平小安回到医院的时候,没有道德绑架,只有失去她的时候,工作要如何分担的讨论。张汉清院长的原型人物是张定宇,张嘉益把他因渐冻症而蹒跚的脚步表演得入木三分,同时也把他对于工作如何开展的睿智表现了出来。
>在谭松林和张汉清一起吃热干面的那场戏中,谭松林的哽咽、咳嗽、转身,几个动作一气呵成。在咳嗽和转身之间,或许是因为想到师傅的病,谭松林内心有些难受,不想让师傅看到自己的难过,又或者是医护人员的敏锐,一声咳嗽就能想到感染的可能。
>《在一起》之《生命的拐点》单元gif,周一围饰演谭松林
>在《救护者》单元,朱亚文饰演的黎建辉一层一层地穿上防护服时,画面远处还有一个看不清脸的护士。在一片危险的红色中,这些医护工作者脱下自己的防护服,背景音里只有一句,“你没事吧?”——医护人员的常态,在这样的细节中被描述和刻画了出来。
>同时,在感动和煽情方面,《在一起》十个单元的内容,基本上都保持了克制的原则。吕中饰演的老太太在医院不肯走,精心照顾着医院里的每一盆花草,在得知儿子过世时,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没受罪,就好。”一个深深的鞠躬就已胜过了众多台词的表达。
>《在一起》之《生命的拐点》单元gif,吕中饰演老奶奶
>《摆渡人》单元,在家中独自守着奶奶,又找不到爸爸的小女孩没有一场哭戏。奶奶过世之后,她说对雷佳音饰演的外卖小哥说“把药给需要的人吧。”吃饭的时候,她也不忘叮嘱外卖小哥要做好防护,不该出现在她身上的成熟或许就是疫情带给她的最大的影响。
>“时代报告剧”的定位,让《在一起》的故事更多偏重于真实,众多原型事件没有捆住编剧们的手脚,而是成为了剧本创作的基石,理性和克制反而让整部剧的感染力更强了,在疫情的巨大压力之下,拒绝由丧变喜也是这部剧的主要基调之一。
写人而不是写神
>汪俊导演看到《方舱》单元的剧本时,就想到了情绪的转变,“一开始的时候,医生、护士们可能会想,‘我还能不能回去,我们会不会死。’”这是在用常人的视角去看待这些在奉献的人。
>在胡庆生身上,观众也看到了他的压力,对于妻子、孩子的担心,那些正常人身上该有的情感,在《在一起》十个单元的内容中,每个人物身上都有。这一系列的故事,把医生、护士,敢于奉献的普通人从神坛上拉下来了。
>《在一起》之《方舱》gif,靳东饰演胡庆生
>传染科主任陆曼琪说话干脆果决,在面对患者时,她不是知心大姐,也不过分圣母,所有的嘘寒问暖点到即止。护士抱着她痛哭时,她也在强忍着泪水,但在面对爱人和孩子时,她又会流露出属于家庭的一面。
>平小安在路上的一段崩溃说出了大部分护士的心酸,“我就是怕,我也是个人,我不能怕吗?”
>黎建辉看到一排橙色的裹尸袋之后,走到下一个墙角时,下意识地扶了一下,有一个轻微呕吐的动作,背景音里面满是嘈杂,还夹杂着电话铃的声音,这些细节的呈现,都在告诉观众:医院不是安全的天堂,医生和护士也并不是所谓的“天使”,而是活生生的人。
>《救护者》单元一开篇就是长镜头的运用,把黎建辉刚刚深入一线救护工作中的紧张和不适应都进行了展现,也让观众完整地看到了医院的真实情况,没有过多的修饰,残酷是抗疫的底色。
>“我学医是为了救死扶伤,不是和他们一起等死的。”平小安的焦虑熄灭了护士身上“天使”的圣光,这句台词里也有沈严导演的思考,“作为一个创作人,在这件事情上,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表达?”
>《在一起》之《摆渡人》单元剧照,倪妮饰演平小安
>《我叫大连》单元中,宋小强进入重症病房时,贴着墙壁走进去,碰一下病人吃过的盒饭都心存余悸,病人的一声咳嗽都能吓得他一个踉跄,没有医学知识,他在担心防护服是不是真的有用,自己能不能活着出去。
>《在一起》之《我叫大连》单元剧照,邓伦饰演大连
>《武汉人》单元中,负责社区工作的涂芳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大人物,也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是她说,“武汉在渡劫,我们做好眼前该做的就是为我们这座城分忧吧。”
>《在一起》之《武汉人》单元,刘敏涛饰演涂芳
>《摆渡人》中,辜勇和小帅两个人在大桥上,看着援鄂医疗队的大巴车驶入武汉,在空无一人的马路上,那是绝望中的希望。拍这场戏时,导演沈严看着监视器哭了,“疫情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了不起,也看到了普通人的善良和可爱。”
>《方舱》单元的情人节那场戏里,胡庆生很细心地给每个护士的房间里都放了一朵玫瑰花,在那么紧张的情况下,他依然在尽力疏导大家的心理,这也是他内心温情的体现,领导的角色除了伟光正之外,也有很多面相可以表达。
>《在一起》之《方舱》单元gif
内容大于形式
>单元式的创作模式难免出现同类对比的情况,《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上映时,不同的团队都在同时接受观众的检阅,《在一起》也一样。该剧十个单元中,《生命的拐点》《方舱》《摆渡人》《救护者》《武汉人》的口碑颇高,引起比较大争议的则是滕华涛和林妍执导的《同行》。
>在此前的探班中,娱理工作室也曾问过滕华涛导演关于对比的问题,他回应说,“不同的导演,不同的编剧,不同的演员,同样的题材,《在一起》播出的时候,观众一定会有比较的,但是我觉得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做了一些事情,而且我们觉得这也是我们这个行业需要为这些一线抗疫英雄们做的。”
>《在一起》之《同行》单元剧照,杨洋
>单元式的故事+多个创作团队的创作模式需要一个足够强大的主题,而这个主题的包容性也决定了内容的整体调性。
>《在一起》“抗疫”的大主题是早就确定好的,在这个大主题之下,如何让每个故事之间保持风格、调性的统一,又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内容,是制片团队需要研究的课题。
>在内容的统一性上,“我们从海量的事件中,挑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件和原型人物,同时也开始找合适的编剧。编剧老师们也会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根据和编剧老师的交流,调整选题的方向和核心人物、故事的不同组合。”制片人孙昊说。
>剧本创作方面,制片方一直都有责编在做整体把控。在各个剧组的把控上也是如此,耀客传媒执行制片人队伍奔走于各个剧组之间,“有一个阶段,同时3个单元在拍摄,给我们的工作人员调配确实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仅是制片人团队,耀客传媒的宣传、财务、法务、娱乐营销等,全力都在支持这个项目。
>足够有包容性的主题和足够有执行力的制片公司,是单元式内容创作进行下去的关键。
>《在一起》gif
>今年依旧是“献礼年”,《在一起》之后,《功勋》也是采用了这样的创作形式,每个单元讲述一位功勋人物,这背后也依旧是一场硬仗,但好在《在一起》为后续作品提供了操作范本。
>其实,此前电视剧市场中,也并非没有类似的操盘形式,《深夜食堂》在同一个主线之下,穿插不同的单元故事,每一个故事的导演也有所不同,一共3位导演,或是独立执导,或是联合执导,但是编剧团队是统一的。
>根据作品的口碑来说,或许《深夜食堂》在当年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也为电视剧的创作形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在一起》和一系列献礼剧之后,这样的创作模式是否能够市场化,其实还是充满未知数的。
>没有了任务要求,或许很难有一家影视公司能再次撑得起全明星的创作阵容,但如果单从编剧的层面来看,一个编剧团队为一部长剧效力,将写作压力分摊则是更为科学的创作模式,国外的长篇连续剧一般都是一个团队来创作完成的。
>《在一起》的操作形式并不是内容捷径,而是在面对观众更为严格的审阅时,让电视剧内容在直观对比中达到更高的水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