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信条》:如何读懂诺兰“操控时空”的花样
映后解析《信条》:如何读懂诺兰“操控时空”的花样?
1905电影网专稿 十年前,《盗梦空间》尾声那个从“潜意识边缘”梦境中惊醒的小李,环视周遭“现实世界”的目光,带着难以置信的茫然。十年后,很多人在这一幕中,看到了《信条》散场后放空的自己。
随着映前及映后首波口碑发酵,“看不懂”成了这部“诺神”暌违三年力作的最大卖点。
而每一位声称“看不懂”的观众,无非经历了一场植入式“盗梦”——抑或,只是一场被盗梦的幻觉。
信条植入,似梦非梦
当一切“全景解析”式影评都在围绕“时间钳形运动”等没点量子力学基础基本拎不清的概念打转之时,对于《信条》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恐怕是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封“神”轨迹。
让我来看看谁在…… |
从以黑白影像一鸣惊人的处女作《追随》,到敲开世界影迷心门的《记忆碎片》《致命魔术》;从被认为令超级英雄电影“封神”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到“集大成”的《盗梦空间》……
带有谜题视角的罪案,是诺兰最为钟爱的主题。这一次的《信条》,显然也是这一题材时隔十年的归来。
当我们细究上述每一部作品的内核时,往往会得出与华丽表面截然不同的朴素概念。追踪、失忆、复制人、思想植入……所有概念都难言初创,可被诺兰包装后却是另一番“不明觉厉”风味。
《追随》,1998:“神”的起点 |
其间用于“提鲜”的灵药,就在于那用于包装的“花活”:无论结构上的非线性剪辑或倒叙,还是作为强牵引元素的电力大战、堕落都市和梦境潜意识拟真建模,都令相对平直的主线以绕了至少三个弯子的复杂形式呈现于观众眼前。
放到别人那里,这叫有话偏不好好说;而在诺兰这儿,就是“烧脑”。
《致命魔术》,2006:辅以电击,“烧”果更佳 |
2014年的《星际穿越》,是诺兰首部非犯罪题材作品。但这个可以用“爸爸去哪儿”一言蔽之的故事,还是被心气日益高涨的诺兰发射进“虫洞”“黑洞”概念齐飞的太空,并在诺贝尔奖获得者、天体物理学大佬基普·索恩的加持下,确保其中出现的每一寸科幻图景都硬桥硬马。
在去年黑洞“真实”照片问世之际,就连路人影迷也都不得不对《星际穿越》里描画出的“卡冈图雅”黑洞具象顶礼膜拜。
“卡冈图雅”(左)与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 |
当诺兰借演员之口,在《信条》里飚起“时间钳形运动”“熵减”“祖父悖论”等词组之时,心里会不会涌上往昔凭此获得的甜头?不得而知的我们,只能在观众一声声“看不懂”的反馈里听到创作者“抓到你了”的窃笑。
《盗梦空间》曾言:当你回想自己的梦时,是永远记不得开头的。从这个理论出发,《信条》中直至最后时刻方知事件“起始”的主人公(是的,他在片中的名称就是The Protagonist “主人公”),正是与导演一体、带领观众跳入迷局的“造梦者”——而观众,则是影片“造梦者”诺兰预想中的“梦中人”。
《盗梦空间》,2010:陀螺不停,梦境不息 |
而同样在《盗梦空间》中,植入式“盗梦”任务的完成并非简单地插入规定意识,而是让目标对象自发将其吸收并融于自己的潜意识。
从这场“梦”中醒来高呼“我看不懂我的梦”的观众,显然偏离了诺兰“精确”设计的美梦轨迹。
再嗜睡的观众,终有醒来一刻
在《信条》以主人公为轴的巨大时空闭环里,正向与反向的人物各自遵守所在“向度”的物理逻辑,进而达成时空交汇时“不可思议”的戏剧及视觉冲击。
但这份“不可思议”,真的还是那些“看不懂”甚至“听不清”的高深概念带来的吗?
商业节奏下的《信条》,没留出让子弹飞一会的时间 |
在类型化的快节奏表达中,这种“不明觉厉”的唯一来源,只能是观感与设定间的巨大偏差。
大概也曾想到这一层的诺兰,在片中借角色之口给出了直白的观影指南:不要试图去理解它——(你只需要)感受它。
来自庞贝碑文的片名TENET就是一切的答案 |
可惜的是,在诺兰作品“大炮打蚊子”(语出影评人沙丹)的“传统”及观众对于解谜跃跃欲试的期望合谋下,多数给出“看不懂”评价的观众,恰恰费尽了本该“感受它”的时间,也没能“理解”到仅作为包装的那些概念。
如若抛弃一切高速高能、玄之又玄的台词再次“浸入”《信条》,你“感受它”的门槛,其实只剩下“一切相反却整体守恒”的设定及基本的“穿越剧”常识。在避免剧透的情况下,《想见你》或《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就是对全片庞大设定的最佳概括。
来自影迷的恶搞,宣传力度比起“看不懂”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
上映五天,《信条》的豆瓣评分已从8.4“跳水”至7.8分,创其长片导演作品倒数第二低分(最低为目前7.5分、翻拍自挪威同名电影的《失眠症》)。首周2.05亿、总票房破三亿都略显吃力的票房表现,也没有兑现由《星际穿越》《盗梦空间》重映带动的“诺兰保护月”期待。
诺兰一贯“稳定”的银幕输出,似乎在今年突然与观众需求间出现了错位。事实上,有着主动求变诉求的《信条》,甚至在诺兰一向倚重的配乐环节大胆“换血”:获奥斯卡肯定的瑞典新锐配乐家路德维格·戈兰松,用节奏及声压都更为诡谲多变的电子元素取代了以往汉斯·季默符号化的大气磅礴。
2019年,戈兰松凭《黑豹》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 |
或许,问题依旧出在诺兰对自己核心舒适区的坚守“初心”。重温诺兰涉足影坛的“敲门砖”——1997年摄制的2分56秒短片《蚁蛉》,你会发现它与《信条》在“自我闭环”的概念层面是那样相似。
而当《星际穿越》那由极端精确的宇宙概念与全靠煽情推进的父女情感碰撞出的怪异,又再度于高概念却低快感的《信条》复现之时,你就已经清楚诺兰向来背负的“炫技”指责非虚。
在一次访谈中,诺兰曾向发问记者反驳称自己的电影一向最重视现实感。作为当今世界观众缘最佳的顶级大导,诺兰收获的唯一一次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正来自结构最为规矩、内容也完全写实的《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2017 |
评论界与观众都不曾误解诺兰的创作,而可能早与时代创作“脱钩”的诺兰,放不下的不仅仅是烧钱的胶片,更是“高概念摆平一切”的心气。
没有足够情感依托的“梦”,再嗜睡的观众也将迎来醒来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