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李现新片VS陈坤新作,谁将是下一个《捉妖记》?

中国电影报道 2020.08.19 来源:1905电影网

1905电影网讯 随着影院复工,票房节节攀升,一众新片也纷纷放出预告,为中国电影呐喊助威。8月19日,《怪物先生》上线视频平台。从预告片看,其中三部电影不仅颇具卖相,还很有“怪”相。该片是继《悟空传》之后黄智亨郭子健的再次合作,在尝试过古典奇幻故事后,他们立足现代背景重新建立起一个怪物宇宙,给予日常生活中被否定的“超自然”现象种种合理的说法。

余文乐春夏惠英红涂们这两对最佳男女主饰演的四位不同常人的角色,也都保留了自己的”怪“,这便是片名“怪物”先生的第一层含义。第二层含义则是真正的怪物,本片中的怪物没有好坏之分,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情绪。

雪怪开心时会温柔的下雪,生气时却又会刮起风暴

无独有偶,除了《怪物先生》,近期还有两部“妖怪”电影放出预告,分别是《赤狐书生》《侍神令》

01

谁是下一个《捉妖记》

我们先看“现男友”与陈立农主演的《赤狐书生》,书生(陈立农饰)赶考遇见妖怪(李现饰)的故事无疑取材于《聊斋》,当妖怪由女变男,原本的爱情就成了兄弟情,人气正红的两位主演之间的卖萌打趣和情感“羁绊”无疑成为影片最大卖点。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片制片人、监制——江志强。这位“亚洲最佳制片人”不仅推出过华语电影经典《卧虎藏龙》《英雄》,还投资了《捉妖记》系列奇幻题材里程碑式作品。可以说,最懂“妖怪”的人来为《赤狐书生》保驾护航了。

江志强参与《捉妖记》宣传

本片原名《春江花月夜》,充满了诗意氛围和文艺气息。但正是江志强觉得原片名指向性不强,不能让观众在第一时间get到影片讲什么,便将赤狐、书生两个主角“同框”,换了个一目了然的名字《赤狐书生》。

从演员看,面容清秀的陈立农很符合在妖怪世界里“傻白甜”的书生形象,而高大俊朗的李现则与传统妖媚飘逸的狐仙形成了微妙的反差萌,不仅见到烧鸡两眼放光,被抓尾巴会大喊疼,还拿黄瓜片给自己做眼膜,可谓最贴地气最“臭美”的狐仙了。

特效和场景则是该片另一大看点。无论是夜空飞过的长尾孔雀,还是帷幔穿梭的飞天仙子,抑或翻手为刃、化字为牢的能力设定,都充盈着东方美学的浪漫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妖仙形象也颇具《捉妖记》那不走寻常路的风格。

接下来,让我们把视线移到《侍神令》。

这部周迅陈坤主演的奇幻电影改编自《阴阳师》游戏,开头便道明“妖分善恶、阴阳侍神(阴阳师与妖灵结契并驱使它们)”的世界观,这与《捉妖记》中捉妖天师对抗的妖怪的设定相反,更像一个“召唤师”的身份。

陈坤饰演的是晴明,是传说中人与狐妖的爱情结晶,更是游走在人类与妖怪之间的灵魂人物。无论是持扇遮面、自报家门的“在下,晴明”,还是挥扇施法、目光如电的动作,气质独特的陈坤都找到了晴明或淡然自持、或凌厉庄严的气场。

周迅饰演的八百比丘尼同样是介于人与妖之间的存在,还曾经是晴明的师傅,早在《像雾像雨又像风》就开始合作的周迅和陈坤二人演技让人放心之余,将怎样演绎师徒关系无疑成为本片最大看点。

该片编剧张家鲁曾参与《寻龙诀》《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的编剧,对于奇幻动作类题材可谓驾轻就熟,此前已经与陈坤三度合作(《寻龙诀》《火锅英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的他无疑能精准定制陈坤版“晴明”。

“狄仁杰”系列的主演赵又廷则在郭敬明版的“阴阳师”系列上下部《晴雅集》《泷夜曲》中饰演晴明,而这两部电影直接改编自梦枕貘的小说。究竟陈坤和赵又廷,谁的“晴明”更深入人心呢?我们拭目以待。

02

中国奇幻电影将走向何处?

随着这些讲述人类与妖怪故事的奇幻题材作品集中亮相,我们会惊奇的发现,中国电影在大银幕上的想象力似乎越来越丰富多彩了。

让我们回望上个世纪。从《蜀山:新蜀山剑侠传》(1983)中的血魔到《僵尸先生》(1985)中的僵尸,再到《倩女幽魂》(1987)中的女鬼、树妖,以及《青蛇》(1993)中白青双姝,这些取材于民间传说、奇幻小说和志怪小说的奇幻电影随着电脑特效的发展,在香港电影开启了“天马行空、群魔乱舞”的奇幻电影浪潮。

相比《倩女幽魂》而言,《赤狐先生》或许可以改名“倩男幽狐”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电影进入大片时代,《画皮(1、2)》《画壁》《九层妖塔》《寻龙诀》《盗墓笔记》《捉妖记(1、2)》《钟馗伏魔:雪妖魔灵》《奇门遁甲》《鲛珠传》等奇幻题材作品同样在民间传说和《聊斋》《盗墓笔记》《鬼吹灯》等志怪、盗墓小说等基础上,借助合拍片的兴起和数码特效的再度升级,在中国大银幕上一次次展现国人心中的神怪传奇,勾勒出一幅幅光影的奇幻画卷。

《画皮》开始,陈坤就成为了奇幻题材作品的常客

事实上,中国奇幻作品古已有之,最经典的莫过于《西游记》《封神榜》和《聊斋》,《西游记》被无数次改编成影视、动漫作品,《封神榜》题材的电影作品则多被人气颇高的哪吒形象所占据,最知名的无疑是1979年的《哪吒闹海》和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两部动画片,而整个《封神榜》在大银幕上的集大成者——乌尔善导演的《封神》也即将与大家见面。

《画皮》系列和《画壁》都改编自《聊斋》,而《赤狐书生》的原著《春江花月夜》对狐妖的设定同样离不开对《聊斋》中小翠、青凤、婴宁、红玉、辛十四娘等狐狸精的借鉴。

不难看出,从上世纪到本世纪,中国奇幻电影(以及电视、动漫等)真正的根源无不来自小说名著和民间传说等传统素材,并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改编和加工,使其更加贴近观众的想象、适应观众的理解、符合观众的审美、映射观众的生活,换言之,将传统素材进行当下性的生活化“二度创作”,并借助特效技术一次次完成类型突破,是中国奇幻电影立足之本和成功之源。

仅仅一部《倩女幽魂》,就已创造视效高峰,拔神怪片头筹,诉尽东方韵味,更开国产电影“人鬼恋”之先河,可谓奇幻电影集大成者

与此同时,我们还没挖掘的传统“宝藏”还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影视改编同样还有很多。未来,在中国电影一次次向前看的同时,也请不要忘记回头。

文/大陆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