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网>新闻>原创深度策划

院线电影转战网络,谁有望成为下一个《囧妈》?

中国电影报道 2020.07.01 来源:1905电影网

1905电影网专稿 6月25日,原计划4月上映的电影《灰烬重生》登陆流媒体。这是今年继《囧妈》《肥龙过江》《大赢家》等影片之后,又一部院线转网络的影片。

相比其他影片的“空降”流媒体,这部影片从上线前半个月时,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宣传。

随后在上线前后5天内,开启了“云路演”,通过直播、微访谈等形式,空降九大平台。



与此同时,加上有罗晋聂远黄觉等卡司的加盟,这部“院转网”影片被不少观众所关注。

相比之下,6月27日上线流媒体的电影《寻狗启事》,不管是从宣传模式,还是卡司阵容,都略显“小家子气”。最大的卖点或许只是“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的入围影片”。



      从播出平台的数据显示,电影《灰烬重生》热度超过7000,位居平台电影热度榜第二。《寻狗启事》的热度则不过前者的三分之一。


      对比之下,《囧妈》凭借前期的疯狂宣传,以及徐峥等演员的国民度,上线短短3天,就获得了超6亿的播放量。这个成绩是后续《肥龙过江》《大赢家》等作品都难以打破的。

这些“院转网”的影片是否吸引到了它们真正的观众呢?

 

      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暂且抛开《空巢》《寻狗启事》等小体量的“院转网”影片,把目光集中在《囧妈》《大赢家》《肥龙过江》《我们永不言弃》《春潮》和《灰烬重生》上。


“院转网”的成绩

       字节跳动最早以6.3亿的天价,火速地完成了对《囧妈》版权的购买。
 
      如果将这个数据转化成实际票房的话,差不多是20亿的成绩。而随后采买《大赢家》网络版权的价格则在1.5亿左右,对应的院线票房在5亿左右。

      对比《囧妈》播放成绩,《大赢家》3天的播放量只有9800万左右。业内有人猜测,由于《大赢家》的播放成绩并不如意,导致了“字节系”后续在购片行为上,更加谨慎。
 
      和《囧妈》《大赢家》的免费播放不同,《肥龙过江》前期则是非会员单独支付12元,会员五折优惠,实行了平台与片方放账的模式。

      影片同时上线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双平台,根据之后的网络影视周报来看,《肥龙过江》共收获了超1.1亿的付费点播。


      在上线一个月之后,影片变更为会员免费点播的策略,间接导致播放量暴增。根据后续相关资料计算,《肥龙过江》会员免费点播量预计达2亿次左右。
 
      而随后上线的《我们永不言弃》,即便有韩庚这位初代流量加持,但在后续的热度依旧不如预期。


      有关媒体透露报道,爱奇艺为这部影片向版权方寰亚支付了不低于5000万的保证金,而迄今为止,平台从《我们永不言弃》中获得的点击分账收益不及保证金的一半。


      从上述的各项数据来看,《囧妈》已然是“院转网”的大赢家。
 
      当然,《春潮》《灰烬重生》这两部相对成本较小的影片,则是另一种理解模式。


      成本只有1500万的《春潮》,宣发费只有其中15%。但片方和平台以一套文艺片网络发行的模式,最终实现了回本。

      根据各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春潮》5月17日的微博指数暴涨1202.9%,百度指数增长195.8%。而爱奇艺指数排行中,《春潮》达到了4498的热度值,位于电影榜单的第二位。


      《灰烬重生》则作为2017年的“老片”,上线至今,虽然仍位居播出平台的电影榜单第二位,但豆瓣标记人数并不理想。


      无法忽略的是,这部电影背后的出品方正是同优酷一样,隶属阿里大文娱的阿里影业。如今实现“院转网”,只不过是一次“左手”换“右手”的行径。
 
      由于国内目前网络数据普遍缺乏第三方平台的监管,很难直接从各家平台的不同数据算法上,得到最直观的体现。

      因此,我们姑且以影片在豆瓣上标记“已看”人数作为基准。


      可见,从市场的种种表现反应,如今都很难复制出第二个《囧妈》。

不存在的《囧妈》2.0

      有人期待第二个《囧妈》的出现吗?我敢说,肯定有。
 
      五一假期前夕,一则“有大片上线流媒体”的小道消息“从天而降”,不少人对此频频猜测。《夺冠》、《唐探3》、《爵迹2》……当时不少人细数了所有曾定过档的影片。当然,最后事实证明这只是传闻。


      这些电影人多数态度坚定,期待和观众电影院见面。
 
      比如陈思诚,“《唐人街探案3》如果不在院线上线,就将不是‘唐探3’”。


      比如唐季礼,“《急先锋》拍的时候就是一个大电影的格局,IMAX、中国巨幕、3D、4D版本都有,是在大银幕上很好看的动作片。有的电影也许影院看和网上看差别不大,但《急先锋》这种大场面大制作的影片不太适合”。

      比如方励,“电影《阳光劫匪》不会转为网络首播,因为电影里用了五只真老虎,这个就是给影院大银幕放的。”


      从他们的话语中,这些电影如果院线转网播的话,必然会带来观看体验上的损失。除此之外,这些拍摄中,高成本的投入,在转网之后,也很难保证有那么高的商业回报。
 
      相比优爱腾为了维护自己的长视频领地和保障商业回报,“字节系”更追求用内容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新用户,以挤进这个已经被瓜分完了的市场。

      从《囧妈》到《大赢家》,“字节系”再也没有拿出高费用,来买断一部电影的版权并免费播出。其6月上线平台的日本动画电影《无限》,就采取了单片付费的模式。


      有人曾根据《囧妈》当初24亿的保底协议来预估《唐探3》的版权,意味着平台要拿出约10亿的价格,才能实现片方30亿的票房预期。很显然,对于任何一家平台而言,这都很难实现。


      抛开这些商业性,单就这些电影从制作上来看,都是值得大家等到电影院开门的。
 
      事实上,《大赢家》监制李潇在后续采访表示,从没想到会有院线转网络的可能,而且最终电影很多镜头语言都没有得到最好的呈现。从电影人角度看,这是一种损失。


      《灰烬重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伤害。导演李霄峰从色调到摄影,都非常讲究。但如今,当这部电影在小荧屏或者在手机上被观看时,呈现出来的效果都被打折。


      《春潮》这类作者性极强的电影,同样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电影本身还曾获得过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但因为小屏幕,效果并没有得到展现。


      但最终,对于这些小体量的影片而言,是商业层面上的角力争夺。
 
“春潮”之后的“重生”

       电影局曾在应对疫情工作视频会议中,强调要维护院线的窗口期,但官方同时也表达了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辅助功能。
 
      《囧妈》放在市场上会赚吗?会!但《春潮》《灰烬重生》呢?不一定。
 
      同样是女性题材的电影《送我上青云》,有姚晨袁弘等阵容加盟,上映首周末排片不过2%,即便是在后期口碑逆袭的情况下,第二周排片依旧被《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碾压,最终票房不足3000万。


      如果《春潮》上映院线,票房会比它更好吗?我们不知道。但我们肯定的是,以这个票房数据,很难让1500万回本。同样是犯罪悬疑题材的电影《暴裂无声》,同样是靠口碑逆袭,但票房最终不足5500万。


      《灰烬重生》能激起更大的水花吗?我们很难预估。
 
      文艺电影一直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自身处境也相对尴尬:观众少,排片不会太高。
 
      但正如上文提到的,在《春潮》实现“院转网”之后,平台和片方以一套针对性的文艺片宣发体系,让它最终获得了不错的收入成绩。


      2016年,《路边野餐》在发行时,大胆地缩短了窗口期,放映时间只定了短短的十天。而到了放映最后一天,当时全国商业院线的排片近乎为0。
 
      电影上线某平台之后,实现了一周775万的点击量。同时,在这一周中,观众依旧需要通过付费才能观看。或许,《春潮》的成功能让体量较小的文艺电影有更多可能的探索。


      文章写到这里,我们并不是要探讨院线和网络窗口期的问题。
 
      而是放眼当下,我们之所以能依旧保持着热情,是因为我们都深爱着电影。或许,这些“院转网”的电影,除了让我们得到精神享受之外,更能让我们在未来的市场布局中,有更多思考的可能。

文/青果

最惹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