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名》首期测评:除了易烊千玺说不要叫他们回锅肉,还有可看度吗?
作为2020年迄今的男团选秀独苗,《少年之名》首期最大话题是“回锅肉”选手,易烊千玺的“我挺讨厌回锅肉这个词”和张艺兴的“哪能出好苗子啊”分别登上热搜第一和第三。
据统计,《少年之名》的84位选手里,有30位都参加过其他节目——4位《偶练》出来的大厂男孩,排名最高的李希侃位列第13名;10位出自《青春有你》;2位出自《创造营2019》,其余还有《明日之子》《快乐男声》《以团之名》等节目的选手,有的曾经成团出道,可惜出道即解散,只能重新“回锅”。节目组也努力从新兴经纪公司和海外搜寻好苗子,但目前还没太多能令人记住的选手。
截图自微博
《少年之名》看起来成了一场“回锅肉大团建”。就连导师团里的张艺兴、郭敬明、胡彦斌、程潇、易烊千玺,也都不是第一次做选秀导师了。
首期节目一开始的VCR里,张艺兴便直怼节目组:“今年你们就不该做这个节目,前面都淘完那么多波了,哪能出好苗子啊?”
节目中,在《以团之名》出道过的苏勋伦调侃说,“我第一锅都还没煮熟,怎么就成回锅肉了呢?有的菜煮两次才会好吃。”《创造营2019》学员林染直接点名:蔡徐坤、孟美岐、李汶瀚、周震南,不也都是回锅肉?
选秀不在多,有回锅则名。人气选手通过一个又一个节目回锅,最终在某个合适的契机实现突围,成了选秀节目的固定套路。出道选手后续发展空间有限,暴露出内娱偶像工业链条失衡的窘境。
训练生选秀到底还能办几年?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豆?本期线上圆桌,娱理工作室邀请到常年关注选秀节目的圈内人花花、吴尊家的宝、艾安、唐音共同来聊一聊。
主持人:第一期《少年之名》最大话题就是“回锅肉”,为什么这档节目会出现这么多熟悉的选手?真是像张艺兴说的那样,一波一波训练生已经选得差不多了、没有好苗子了吗?
花花:国内公司开始效仿韩国模式培养训练生,不过才五六年时间,且资本投入、运营规模、市场环境都很有限,导致国内的训练生选手储备其实并不多。
在《偶练》《以团之名》《创造101》等节目之后,国内的训练生就已经差不多耗尽了。所以《少年之名》大量启用“回锅肉”也情有可原,对这些年纪轻轻,除了唱歌跳舞什么都不会的训练生来说,除了这些选秀节目,也没有别的舞台可以消化他们,所以只能不停从一个节目流浪到另一个节目。
除了“回锅肉”,《少年之名》还启用了大量零基础训练生,不得不在节目开始前的两个月进行集中训练,然后才能登场,这也能看出国内专业训练生资源真的已经见底了。
截图自《少年之名》第一期
吴尊家的宝:张PD的说法,我80%认同吧。
内娱没有韩娱那样成熟的训练生培训体系,又很少有公司愿意去投入,因为耗时烧钱变现慢,导致训练生的储备量低,偏偏节目却很多。《偶练》结束没几个月,《青春有你》《创造营2》海选就开始了,紧接着《以团之名》来了。这些节目每次都是奔着100+选手去,但哪有这么多的人呢?
去年有个选秀节目邀请我认识的一个男艺人参加节目。我当时很惊讶:他会跳舞但不是唱跳训练生出身,这么缺人了吗?对方说没关系,可以培训。后来,我们婉谢了。不能因为他演了一个热播剧,把他往不适合的领域里凑。
《少年之名》有30个“回锅肉”,我一点也不意外。如果节目做的早一点,可能还有更多。因为有些人在之前的节目之后去做演员了,还有的去做主播了,发展的其实比做男团好得多。
至于另外的20%,是我相信一定有一些很有能力的苗子还没被发掘——可能是年龄不到,可能是被节目pass了。
我认识一个学音乐的小孩,唱歌很好听,年纪小,颜值身高条件也好。但是,他去参加选秀,一轮海选就被pass了。我后来看节目,比他能力差、颜值差的都至少进了100名。他为什么不行呢?后来,我们想明白了,选秀首先还是个“秀”。站在节目的角度,唱跳只是一部分,选手的综艺感很重要。但是,站在观众的角度,我更愿意看到更多唱跳出色的选手。
艾安:“回锅肉”在我看来不是娱乐圈好苗子断档,而是节目需要话题。无论励志向逆风翻盘也好,还是自黑型回锅越挫越勇,都比完全的素人容易有梗和受到关注。
主持人:《少年之名》一上来就是“进港考试”,选手以组合(但不一定是同经纪公司的)形式表演,每位导师有一张守护卡。你喜欢《少年之名》的这一赛制吗?
花花:谈不上喜欢吧,因为选秀节目看多了,也不会再真情实感地在意赛制和排名了,就是一场有“预设”的真人秀而已。不过看了一连串的“101模式”后,再看这个赛制,确实还是会有点新意,不然上来就是选手按公司亮相,再表演分班,真的太没有新鲜感了。现在偶像选秀节目密集扎堆,赛制再不创新,就真的毫无竞争力了。
唐音:在如何平衡个人特质和经纪公司团体展示上,各个选秀做出了不同选择。《青春有你2》比较传统,还是按照经纪公司划分做初舞台展示,实力较强的选手再单独Solo;加入不同风格的个人训练生,所以很多个性选手都是一亮相就能被记住,比如上官喜爱、陈珏、蔡卓宜、“张总和小王”等等,圈了很多性格粉,百花齐放;
《创造营2020》尝试把单项最强的选手单独拎出来Battle,第一期就火花四射,给人选手专业实力超强的感觉。这样做的好处是希林娜依·高这样的选手很容易突出出来,但出道位、十名以外选手的关注度基本就断层了。
《创造营2020》学长助演时的希林娜依·高
《少年之名》非常特殊,开播前选手已经封闭训练磨合两个月了。这样做的好处是把一些水平不太达标的选手突击加强一下,请了张艺兴等顶级特训导师来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再有就是不必局限于经纪公司内部,选手可以找到更合适的搭档。有一组双人舞给我印象很深,有很多互动的设计,居然是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磨合出来的。
只有45个进港位,上来就要淘汰一半的赛制很残酷,但《少年之名》本身开播就晚,的确是需要加快进程。目前导师团发出两张守护卡,但没有很清晰的理由说明,尤其是韩宇作为舞蹈导师,将宝贵的保送名额给了一个唱破音的Vocal,有点诡异。
艾安:这个赛制换汤不换药,这些年这类节目在赛制方面希望推陈出新留住观众,但事实上选择追这类节目的观众从来不是被繁复的赛制吸引的,节目节奏和悬念感,故事讲得好不好,学员身上的成长线挖掘够不够,甚至导师们的“表演”是否吸引人,才是追看的动力所在。回到这个赛制,其实不外乎表演了打分嘛,只不过包装了新的名词。没有耳目一新。
吴尊家的宝:不一定是同经纪公司的选手组合,这个赛制我接受。比如,《少年之名》第一期节目那个宝来屋三人组,虽然是临时组合,但合作默契,非常亮眼。
导师守护卡这个设计,我目前无感。因为我希望捞回来的是真正好的选手,但就第一集,我还没看到,希望这个设计在后面的阶段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截图自《少年之名》第一期
主持人:导师阵容是吸引你看这个节目的原因之一吗?《少年之名》的导师阵容搭配如何?
花花:不是。导师除了易烊千玺外,其他人对我真的毫无吸引力,因为这几个导师都在其他同类型节目中出现过不止一次了,他们就是导师界的“回锅肉”,比选手看得更腻……
目前来看,看不出有特别吸引我的导师,也没有特别能让人记住的金句点评。反而易烊千玺作为国内近年来最成功的偶像男团成员之一,在演艺事业有小成之后,再来担任导师角色,他个人的成长线有了连贯性,而且他担任这个角色也有一定的传承意义。不过目前来说,他的话还是比较少。
艾安:为了郭敬明的热情去看,他真的太真情实感了。我想看一下他的审美有没有改变,以及这帮选手及节目呈现是否对得起他这份真情实感,哈哈。
唐音:我个人对易烊千玺、程潇、张艺兴都比较有好感,就一直有关注这个节目。但目前觉得他们都比较温柔,我更期待听到一些言之有物,甚至比较犀利的点评,“四菜一汤”的导师阵容组合应该再差异化一点。
比较意外的是郭敬明吧,在节目开播前就真情实感地在微博上写了一个月小作文,还包揽了主题曲歌词创作、MV拍摄,甚至修图,以及由修图带来的争议和热搜……郭敬明不愧营销鬼才。能看出他在点评唱跳上不如点评表演时有那么强的表达欲,叫“话题担当”比较合适,包括凡宇为什么戴面具、可不可以摘下面具看看的问题也是由他提出来的。节目组把小四的营销费给结一下吧……
吴尊家的宝:其实,我看《少年之名》是奔着张艺兴去的。没想到,他是幕后培训,不上台的。在我看来,内娱选秀,张艺兴是最适合做PD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做PD的次数多、专业能力强、敢说敢点评、对训练生很认真负责。
就目前台上的5位——郭敬明、易烊千玺、胡彦斌、程潇、韩宇,我感觉不到导师席有什么火花。大部分时间是郭敬明在说,可他不是专业的音乐人,评价不出这个选手哪里好、哪里不好。他说某某某有男团的潜质,但潜质在哪儿呢?颜值吗?每个人审美不一样。他觉得好的,我目前还没get到。
我很希望导师们可以给出一些专业的点评,而不是说场面话。比如,程潇点评苏勋伦、胡文煊的唱跳,是“基本功很扎实”。扎实在哪儿?这时候,易烊千玺说他们的舞蹈有问题——“腿比较松,比较空”,那就清晰多了。但是,我看过千玺的《这!就是街舞》,他很谦逊,放他到台上直接跟练训练生掰头,可能更适合。
主持人:第一期给你印象最深的选手是?
花花:那个退赛的凡宇。一个是乐团的表演形式在这个类型的节目里比较少见,再是他们组的实力确实比较强,演唱、演奏实力算是目前这些男团节目选手里比较出类拔萃的,很吸睛。
二是他个人出场带着面具,在表演炸完全场后自曝因为合约纠纷会退赛,这种落差和反转非常有戏剧性,故事性一下就出来了。加上面具之下的神秘感,挺能吸引人去关注他本人。
唐音:有两个,一个是任选项目Battle的崔少鹏,实力很强也很有性格;还有一个肯定就是凡宇了,伯克利认证,高音和假音都很好听,唱跳均衡,有巨C潜力。凡宇大概就是张艺兴所说的那种,在一波又一波选秀里淘出来的遗珠吧,没想到初舞台就是告别舞台,这个真是太让人意难平了。
当然,互联网时代想了解一个人太容易了,我看到凡宇的粉丝一夜间暴涨,他的弹唱视频吸引了很多新的粉丝。希望他能尽早解决掉跟经纪公司的纠纷,是金子总会发光。
吴尊家的宝:凡宇,现场退赛的那个,他是真正靠才华吸引人的人——能唱、能写、能跳,伯克利音乐学院,学的是电子音乐与制作专业,好苗子、潜力股。他明明可以坐C位,太可惜了。
还有一个叫陈俊豪。第一期节目,他是“捧场王”。徐圣恩唱歌,他举着手写的应援海报,还有错别字。其他选手唱歌,他也在那里很陶醉地欢呼。感觉他是《少年之名》版的虞书欣或者张雨绮。搜索后才发现,原来陈俊豪就是Drcchen,网易云音乐他是有名字的唱作歌手,他的《Sense Of Alienstion》,很好听,有一万多网友点评。没想到,他真人颜值可以啊。更没想到,这样的唱作潜力股跑来参加男团选秀。
艾安:第一期有印象的选手一个是叫得出名字的崔少鹏,节目剪辑把他的人设做得很突出,另一个不记得名字的是唱粤语歌《命硬》的小孩。当其他年轻的小孩献唱的全是我完全不知道的歌曲时,大粤语金曲库还没有翻新,让我很欣慰,与年轻人的代沟还没那么深。
主持人:在接下来的节目中你想看到什么内容?第一期有没有什么遗憾?
花花:还是想看到一些真的有个人实力,且不同类型的舞台表演吧。《少年之名》有几个选手,尤其是Vocal组这几个还是比较有特点的。
之前同类型节目的Vocal都是歌声条件比较出色,但多少都有局限性。但《少年之名》目前这几个亮眼的Vocal选手(粤语组、乐队组)唱歌不错、器乐能力不错、有专业背景、有创作潜力,唱跳方面也有期待空间,我比较期待这几个选手的后续发展。他们如果能出道,就还蛮有看点的。其他的唱跳偶像选手看起来都有些传统了,没什么期待感。
遗憾的话,就是凡宇吧,给人惊喜后再宣布退赛,一种人为的留白和遗憾。
唐音:我对第一期很不满意的一点是——舞台太蓝了……舞美、服装,连广告都是蓝的,整个调子都太阴暗、太冷,再加上摸不着头脑的剪辑和特效,完全没拍出少年的阳光帅气感。
初舞台整体风格还是太统一了,舞曲听着都一个调调,穿的衣服也差不多,也就在前面的Vlog里能稍微了解一些他们有趣、独特的一面,希望以后的节目能有更多呈现吧。像那个学汽修的,唱粤语歌的,还是要有故事吧。
《少年之名》初舞台,一片蓝
选秀没有剧本是好事,但众所周知,真没剧本的节目最后都糊了。
目前第一期能让所有人都记住的选手不超过五个,这个数字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已经退赛的凡宇,如果到最后还是一个都没出圈,那作为选秀就有点尴尬了,起码得捧红一个啊,不能再让孩子们没完没了回锅了。
艾安:扫射了第一期后,我希望节目对选手的包装能跟上,妆有点过浓,有几个小孩都浮粉了。
吴尊家的宝:我希望能看到全能型的选手——唱得好、跳得好、能创作、颜值也不错。这样的选手多一点,舞台就会很好看。
第一期的遗憾就是凡宇。我希望这是节目的剧本,他最后能回来继续参赛。或者,《青春有你》《创造营》可以去捞一捞。
《少年之名》初舞台,凡宇表演中
主持人:今年除了《少年之名》外都是姐姐妹妹的选秀,作为男团选秀独苗,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
花花:对我来说,有一定优势吧。我在看了好几档女团选秀节目后,真的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来一档男团选秀还是会有调剂作用的。但从目前的市场反馈和舆论氛围来看,优势不明显。
这类节目的受众其实比较固定,而这个夏天已经有好几档同类节目瓜分了粉丝的注意力,留给《少年之名》的空间并不多。再加上这个节目第一期没有先声夺人的“天降猛男”,后续还是比较难的。
艾安:我觉得优劣势要看节目的目的,到底是做一档话题节目还是冲着更高的目标去的,为这个偶像产业添砖加瓦?男团到目前为止是没有能很好做出来的,于节目还是个机会。但节目面临的明显劣势就是,观众的注意力都被姐姐们抢走了。
《乘风破浪的姐姐》嘉宾阵容(部分)
唐音:就第一期来看,不仅跟姐姐妹妹PK有点困难,也无法超越以前的《偶练》和《创造营2019》。本身男团跟女团比就处于劣势,在同类选秀里都做不到拔尖的话,很容易有糊的危险,看后续走向吧。
目前最火的选秀依旧是《乘风破浪的姐姐》,每个姐姐都是已经成功的女艺人,经历过岁月沉淀,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自带知名度和话题度。《少年之名》一拖再拖,最后跟这样一档节目撞期,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吴尊家的宝:本来可以成为优势,但目前看来,有点温吞地找不到节目的High点。
第一期节目,首先肯定比《以团之名》好,至少唱歌基本没跑调,跳舞也基本没划水,包装也洋气了。但是,导师之间火花少,惊艳的舞台也少。所以,我第一期看完,记得住的选手很少。
还有个大环境的影响,男团选秀的受众主要是女观众。曾经,粉丝觉得靠自己的能力让哥哥出道就够了。但这些男团并没有得到太好的运营,只是个别人突围了。《少年之名》的定位是“少年青春逐梦同行成长综艺”,不如先告诉观众,这个团出来后的资源是什么,那非选秀粉也直观地判断到底要不要“同行”。
《少年之名》主题曲舞台